植物世界被称为有生命的绿色世界,这是因为植物不同于其他的生物,在它们叶细胞里含有叶绿体,而叶绿体中则存在一种独特的和极为重要的绿色色素——叶绿素。平时,植物正是利用叶绿素来进行独特的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吸收的二氧化碳与水合成有机物,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贮存起来。而其他生物则没有叶绿素,无法自身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从外界捕获现存的有机物。
前不久,英国帝国大学的格鲁斯瓦西植物博士,在研究了叶绿素的进化过程后,再次证实叶绿素是植物的特有王牌,并提出了植物呈绿色的原因所在。
他认为,原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不是如今的叶绿素,而是细菌视紫质,那是一种带有色素的细菌,这种色素吸收中间波长的绿光,所以原始植物便呈现出除去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这种细菌也不会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仅能够吸收原始海底堆积的有机物。但是在以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随着海底有机物的减少,从而逐渐进化出含有叶绿素的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与蓝光,几乎不吸收绿光,此时地球上的植物才披上了绿色的外装。
最近,美国伍兹保罗海洋研究所的斯道卡博士等人,通过长期的考察已查明,海洋中纤毛虫——动物型浮游生物中,几乎有一半在体内存在着叶绿素,令人意外的是,这种纤毛虫也会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己制造生存所需要的有机物营养。这显然打破了叶绿素是植物的王牌之说。(www.xing528.com)
现在,斯道卡还尚未搞清,纤毛虫体内的叶绿素是自身分泌的,还是通过摄食海藻时有一部分未被消化而积累保存的。如果是自身分泌的,为什么另一半纤毛虫的体内却不存在叶绿素?难道纤毛虫是植物与动物之间的过渡状态?如果是通过摄食海藻积累保存的,为什么这种外界摄入体内的叶绿素依然会同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
目前,我们已经清楚叶绿素是由四个吡咯环构成的卟啉环、一个镁原子、环戊酮和叶醇等成分构成并可人工合成叶绿素。如果通过叶绿素会在动物型纤毛虫产生光合作用,自身分泌有机物营养成分的实例,将其扩大应用至家畜动物,甚至人类自身,将可彻底改变饲养或饮食条件,人们可以大量合成叶绿素而替代粮食作物。尽管这还属于科幻之类的推测,但随着叶绿素之谜的进一步揭晓,科幻变成现实的一天终将来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