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仙 70岁
性格:热情、善良。
拿手菜:豆腐泡
-经历-
小学毕业文化程度的张奶奶,曾经在村里连任30年的村妇女主任。制作豆皮已有47年经验。子女也都会做豆腐皮,一家人的生计都是靠捞豆腐皮。捞豆腐皮虽然是累活,但是相对来说收入较好。张奶奶至今仍在靠自己手艺吃饭,一是舍不得手艺失传,二是已经习惯了依靠自己的能力生活,不愿停下来。
张奶奶生育两儿两女,现在都在镇上生活,儿孙五男三女。奶奶家旁边的老屋住着97岁的婆婆,婆婆精神很好,奶奶每天都会去村里的食堂给婆婆打饭。
张奶奶的丈夫敦厚,稍内向,两个人基本形影不离,丈夫总是在旁边帮助妻子制作豆腐皮,打下手,也喜欢喝自家酿的果酒。
这个流程已经延续千年
我们来到张奶奶的摊位前,她微笑着向我们做自我介绍。她的口齿很清晰,笑容很平和,说话有条有理,给人的感觉特别舒服。我能猜出她以前接受过采访,而且感觉张奶奶对拍摄有所了解,知道拍摄是一项苦差事。我向她介绍了我们的拍摄意图,告诉她拍摄会灵活随机,尽量不打扰她的正常作息。
制作豆腐皮是张奶奶生活的全部,她既自豪又谦逊。关于豆腐皮的制作工艺,我们聊了许多,一切都是奶奶亲力亲为,这的确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制作豆腐皮了。奶奶说,今天就开始做豆腐皮,晚上六点钟准时开始。紧凑的拍摄计划、不多见的食材选择,这一切听起来都那么令人兴奋,我们将在夜色降临时见证一个古老手艺的传奇。
豆腐皮这种食材的制作过程是无法人为干预的,不论我们是否在场、设备是否到位,都要按既定的时间安排。而大多数拍摄过程中,我们是可以控制节奏的,让各方面都为拍摄服务。比方说,为了让场景更美观,我们可能会搬到室外去拍摄;有时为了赶进度,我们会准备好半成品用于拍摄。可对于豆腐皮来说,没法讨价还价,它要求我们必须给予充分配合,这一点,我倒是挺赞同、欣赏的。说六点到,就得六点到。拍摄将在张奶奶的家中进行,按照每个步骤的流程真实地进行拍摄。要知道,这个流程已经延续千年了。
揭开豆腐皮传统手艺的面纱
到张奶奶家时,天已经黑了。她的房子很漂亮,对于拍摄来说简直是完美。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豆腐坊的传统木质结构,它与院子里那些比较现代的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站在豆腐坊里,就好像回到了过去。看得出,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作坊。
院子里唯一的光线从豆腐坊中射出,温暖的光线像是有一股牵引力。我偷偷地看了看屋内,屋子中央摆着16个空的银制圆盘,每排8个,一共两排。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了,看起来就像一个工厂的车间。此时,车间里所有的工人都去吃午饭了,整个屋子像被按了暂停键一般,盼望着下一批新料的到来,忙活个热火朝天。(www.xing528.com)
奶奶在一边忙着准备工具,摄制组就在院子里摆放灯箱,做开机前的准备。吃了这么多年豆腐皮的我,一直都不知道它的来源,经过这几个月焦急等待,今天,我终于能揭开豆腐皮传统手艺的面纱了。
做豆腐皮是我们的生计
第一步,简单易懂。将40千克泡发黄豆倒进盛有浦江山泉水的大桶里。张奶奶先用一根长长的木杆搅动豆子,然后用一个大筛子,将浮起来的黄豆壳舀出来。这时,我不禁回忆起自己在北京开“鹰嘴豆泥餐车”的经历。每天,我都在家制作大量的鹰嘴豆泥。为了让它更好吃,我需要将鹰嘴豆去壳,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我经常坐在厨房里给每一颗鹰嘴豆去壳,其大小看起来跟黄豆壳一样。如果时间充裕,干这活儿还算挺解压的。可一旦时间紧张,就会成为最让人恼火的工作了!张奶奶去豆壳的方法非常有效率,通过在水中剧烈地搅拌,将豆子与外壳分离,外壳便自己漂起来,直接舀去即可。奶奶说,这一步要花上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这么长时间?我吓了一跳。每天都要坐在这里,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重复同样的工作,真的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付出。
一起坐在那里去豆壳时,我跟奶奶攀谈起来。张奶奶是比较含蓄的人,不太习惯表露情感。可我却满腔热血地准备了超级多的问题,奶奶可能有点招架不住。不过,张奶奶还是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一一解答了我的问题。她说,制作豆腐皮是一个极度艰辛的过程,需要通宵熬夜。她和丈夫要花整整两天时间做豆腐皮,第三天才拿去市场出售。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制作过程需要不间断的专注力。张奶奶和她的丈夫每晚只能睡4个小时。就睡4个小时!这太让我惊讶了。要是换作我,睡不够7个小时,我整个人就像蔫了一样。奶奶回答说,没办法啊,我们是农民,做豆腐皮是我们的生计。奶奶这47年来,每晚只睡4个小时。就是这样夜以继日的操劳,让奶奶有了一颗钢铁般坚忍的心!张奶奶和她的丈夫就是一个强大的团队,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酷暑还是寒冬,他俩一年四季都在深夜里默默地劳作,传承着这道美味的独特工艺。可以说,他俩生活的全部就是做豆腐皮。
豆腐皮是他们生活的动力
我们还在给黄豆去壳。张奶奶趁爷爷去休息的空隙,聊起了他俩的故事。他们结婚47年了,爷爷出生在豆腐皮世家,祖祖辈辈都是豆腐皮手艺人。张奶奶的婆婆就坐在外面的院子里,是一位爱笑的小老太太,今年已经97岁高寿了,牙齿都“光荣下岗”了。我们朝她微笑,打了打招呼,她用方言回了几句。看着4个高大的外国人在家里采访她的儿媳妇,也不知道老婆婆是怎样的心情。我们很荣幸能遇到这样年长的老人,即便我们与老人的生活只有几秒钟的交织。可就是这几秒钟,会让人觉得世界真是渺小。我们出生在如此不同的年代,命运的牵引却让我们在此时相遇。她咧嘴一笑,整个摄制组也都笑了。老婆婆跟她三岁的曾孙女感情也特别好。曾孙女站在她旁边(大约和坐着的张奶奶一样高),远远地看着我们拨黄豆壳。
有时,我的问题带着明显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我问她周末休息么?她回答:没有周末;我问她和丈夫是怎么认识的,是不是一见钟情?她回答说:是包办婚姻;我问她有没有想睡懒觉的时候?她回答说:从来没有,因为这是她的饭碗。这不禁让我想到城市人的特权。在繁华都市里长大的我,竟然形成了如此固化的思维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在农村生活,因为它会让你反省自己,反思自己的情感,以及自己的思考方式。尽管我们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可是我们却一直有说有笑地交流着。
张奶奶教了我一个新词,叫作“夫唱妇随”。在农村,婚姻生活就是如此。作为一名支持女权主义者,虽然听这个词不太舒服,但是,今天我的角色不是去评论,而是去理解这对夫妇的生活方式。他们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也很赞同她对婚姻的理解。张奶奶说,他俩都不用说话,就能猜出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两个人一对眼,就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了。真是一对甜蜜的夫妻,他俩每天肩并肩努力工作,而豆腐皮就是他们生活的动力,是维系他俩感情长久的纽带。
豆腐皮午夜舞曲
黄豆去壳后,张奶奶和爷爷会休息4个小时。他们设定凌晨12点的闹铃,醒来后进行下一个步骤:打浆。
差一刻钟12点,已是夜深人静了,这对夫妇却忙碌起来。看着他俩彼唱此和地打着穿插,就像一首流动的诗歌,不需要言语,如同一场精湛的双人芭蕾舞,暂且就叫它“豆腐皮午夜舞曲”吧。爷爷依次将大包大包的去壳黄豆倒进粉碎机,当地山泉水通过管道流入机器,机器便开始工作,将豆子与水混合,搅打成非常浓厚的豆浆。这个过程需要1个小时。其间,爷爷需要不停地往机器里加豆子,直到所有的豆子都变成浓稠的豆浆。与此同时,张奶奶一直忙着准备其他工具。她生起柴火,加热巨大的圆桶。豆子都打成浆后,他俩就把豆浆转移到圆桶中。豆浆与泉水慢慢加热时,他俩一直看着火。加热50分钟后,现在轮到那16个圆形托盘上场了,这些直径1米的托盘一直在后面焦急地等待着。托盘的下面装了水,用柴火继续加热。直到凌晨两点半,是时候过滤豆浆了。爷爷用纱布过滤豆浆,张奶奶则在一旁接着过滤出的豆浆,按顺时针方向倒入加热过的托盘里。凌晨3点,16个托盘都装满了过滤后的豆浆,慢火加热着。渐渐地,豆浆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膜,看起来就像变魔术一样。从张奶奶在第一个托盘装满豆浆的那一刻起,每隔20分钟就出一层膜,奶奶需要不间断地揭去薄膜,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张奶奶按照顺时针的方向,从第1个托盘揭到第16个托盘,大约需要20分钟的时间,然后又回到第1个托盘,去揭第二层膜。整个流程从凌晨3点一直持续到当天下午5点,直到所有的豆浆都变成一屋子完美的豆腐皮。此时,夫妇俩才能交替休息两个半小时。真是不可思议!这真的需要两个人默契地配合——我由衷赞叹。
奶奶菜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