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后勤部队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喝水。水是人生存的必需品,一旦饮用水出现问题,再强大的部队都有可能不战自溃。比如在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中,明军虽然存在战斗力弱的问题,但真正导致它走向溃败的,却是瓦剌断绝了明军的水源。缺水的明军彻底陷入溃败的境地。那么,中国历代的军队是怎样解决饮水问题的呢?
但凡行军作战,无论古今,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在“粮草先行”这种后勤保障的大事里,军队的供水补给,乃至饮水的洁净卫生,是其中的头等大事。士兵们一旦缺水,势必导致战斗力下降。因饮用水问题引发疾病,对于全军来说是灾难性的。比如《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情节中,深入山林的蜀军误喝了有毒的泉水,连小说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都急得没有办法。如果不是一位当地的老者支招儿,看似收放自如的“七擒孟获”,就要在这毒泉水畔功亏一篑。
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中国历朝历代的军队在饮水这个重中之重的问题上,都用尽了心思。
用水安全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士们一定要喝到洁净卫生的水。所以但凡军队出征,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挖井。
周朝的军队中有专门负责挖井的官职——挈壶氏。每次军队开拔,挈壶氏要先去下一个驻扎地挖井。水井挖好、确认井水安全后,挈壶氏就在井上悬挂一个水壶,告诉将士们可以放心饮用。对水井的保护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春秋年间的齐国名相管仲认为,井要盖上井盖,防止有毒的东西进去。明朝的精锐部队则有着更严格的军令,下营掘井必令人坚守,防止水井被破坏及占藏私用——别说破坏水井,连未经允许擅自取用井水,在古代军队里都是大罪。
随着挖井技术的进步,到了明清年间,军队里配备的打井部队通常能打出数丈的深井来。但只有挖井技术,有时也并不保险。
明朝“土木堡之变”时,明英宗率领三大营精锐,在一开始对峙时尚能击退瓦剌精锐骑兵的冲击。后来,明军断水了。明军红了眼一样找水,甚至将井挖到两丈深了依然不见一点水。断水的明军在瓦剌骑兵的冲击下节节溃败。因此,没有找到可靠的水源,挖井技术再强也不一定能派上用场。
唐朝的《太白阴经》中总结了部队远征时寻找水源的各种办法:在北方大漠作战时,有野马、黄羊蹄印的地方,就一定有水源;如果地上长有芦苇,那么地下就一定有暗泉……正是凭借这些找水的经验,装备精良的唐军才能够在草原作战中一次次成功地找到水源,吃饱喝足之后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打仗。(www.xing528.com)
不过,在大漠中作战,不可抗因素很多。有时军队深入荒芜地区,很有可能陷入滴水不见的绝境。于是自汉朝起,一种“自来水”装置——渴乌,应运而生。
渴乌,就是利用大气压力引水的器具,由竹筒连接而成。使用时,将渴乌的一头沉入水源,在另一头外点燃干草,使筒内形成相对真空,水源的水就被吸入竹筒,翻山越岭输送到军营。这种以虹吸原理制成的“自来水管”,最早诞生于汉朝,唐朝时已经在军队中普及,成为古代军队南征北战时重要的取水设备。
有了引水、打水的技术以及丰富的找水经验,古代军队出征时的喝水问题有了一定的保障。但还有一个问题同样棘手:找到的水有毒怎么办?
在这类问题上,历代军事家也有不少解决的办法。如果说在唐朝以前,能否鉴定水质取决于带兵将领的能力和意识,那么在宋代以后,这项技能成了中国古代将领们的入门功课。宋代的“军事教科书”《武经总要》有详细的讲解:敌方境内涌来的水,轻易是不能喝的;不流动的死水也是危险的;水源地如果栖息着毒蛇,水发红而且有咸味,这样的水更要万分警惕。如果水有毒,周边又找不到合适的水源,怎么办?据清代的《军中医方备要》记载,军队出征时,需要储备足够的蒜,如果遇到不洁净的水源,就让士兵吃蒜杀毒。宋朝以前,军队有用某种胶来净化污水的办法,将水中的杂质沉淀下来,就可以得到相对清澈的水。宋代《虎钤经》中记载,若遇到已污染的水源,就在旁边挖井,经过土壤过滤的水便相对安全。此法在明清年间已得到普及。
这些经验更在战争之外,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比如可带来“自来水”的渴乌,北方农村至今常用这种技术引水,灌溉良田无数;古代军队鉴定水质、打井等方面的经验也应用于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农村生产中。这些寻找水源、鉴定水质的经验,都超越了战争本身,具有了更为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知识链接 饮水争夺战
中国古代的许多重大战争都可以归为“饮水争夺战”——交战的双方除了要保护好自己的水源,也要尽力切断敌方的水源。水源的得失对于战役进程至关重要。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郑军在强攻荷兰人盘踞的赤崁城时受挫,郑成功巧妙切断了城外的水源,迫使赤崁城的荷兰守军投降,加速了收复台湾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