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国火箭揭秘-真刀真枪话装备

三国火箭揭秘-真刀真枪话装备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只要了解下三国时期火箭的制作方法,就能知道曹操的无奈——要在大雾天气放射火箭烧孙权的船只,那真是个技术难题。三国时期的火箭,还不是火药发明后的“火药箭”,而是以麻布将艾草与油脂绑在箭杆上,点燃后发射出去。除了水战,三国时代的陆战里,火箭也是交战各方的撒手锏。哪怕一支小小的火箭,也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缩影。到唐朝时,发射火箭的装备主要是强弩。

三国火箭揭秘-真刀真枪话装备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在大雾天调了几条草船在曹营水寨外虚张声势,引诱曹军向草船放箭,成功“借”得曹军十万弩箭。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

诸葛亮的计谋虽然精巧,但“草船借箭”的行动还是太过凶险。曹操之所以会上当,是因为他多疑,担心雾天中敌人埋伏。如果曹操更谨慎一点,他向诸葛亮射去的是火箭而非普通弩箭,那诸葛亮的草船岂不统统要被烧光?

听上去很有道理,可是,曹操为什么没有施射火箭呢?

在历史上,“草船借箭”并非诸葛亮所为,甚至没有发生在赤壁之战中。真实的“草船借箭”,发生在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中。

当时孙权与曹操的数十万大军,在一个叫濡须的地方对峙。久攻不下的孙权,亲自坐船去曹军水寨附近察看情况。结果曹军万箭齐发,孙权的战船几乎被射成刺猬,幸好在孙权的冷静指挥下,战船总算有惊无险地返回,还白得了一船的箭。这就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草船借箭”故事的原型。

不过,看到这里,你可能会为曹操感到惋惜:既然他已经知道对面是孙权,东吴的船只又牢固无比,为什么不干脆施射火箭呢?倘若把孙权的大船点燃,三国统一的大业岂不是在曹操有生之年就有望完成了?

事实上,只要了解下三国时期火箭的制作方法,就能知道曹操的无奈——要在大雾天气放射火箭烧孙权的船只,那真是个技术难题。

三国时期的火箭,还不是火药发明后的“火药箭”,而是以麻布将艾草油脂绑在箭杆上,点燃后发射出去。曹操当时为何不用?关键就在于火箭的原材料——油脂。在现代生活中,油脂是常见的东西,但在提炼技术落后的三国时期,油脂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而且要用水煮的方式来获取,不但产量低,而且成本高,根本没法大规模生产和使用。

当然东汉时期也有了植物油,还有了初步的榨油技术。三国战场上用的油脂,也包括麻油等植物油脂。但因为榨油技术落后,油脂产量很低。这样高成本的装备,就像现代战场上的导弹,只有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才会使用。

比如在赤壁之战中,孙权火烧曹操舰队,就是用灌满油膏的火船发起冲锋;又如在西晋灭吴的战役中,晋军也是用灌有麻油的“火炬”放火,一下子烧断了东吴在长江险滩处布置的铁链。

除了水战,三国时代的陆战里,火箭也是交战各方的撒手锏。比如诸葛亮攻打曹魏陈仓之战,曹魏守军直到关键时刻才施放火箭烧断诸葛亮的云梯,令诸葛亮这次壮志满怀的北伐在烈火中无功而返。(www.xing528.com)

不过,由于油脂太金贵,火箭的制作成本非常高,当时的军队不会装备太多火箭。在草船借箭这种遭遇战里,当然不会用火箭。

比油脂的成本问题更令人头疼的,则是当时油脂的性能。看过上面几个战例就会发现,三国时期的火箭,通常在陆地攻坚战中大显身手,而在需要火攻的水战战场,比如赤壁之战、西晋灭吴的战争中,交战双方却很少施放火箭,而是直接灌油脂烧。

受油脂提炼技术的限制,三国时期的油脂,燃烧能力非常有限。以此为材料制出的火箭,在陆地战场上还有一定的杀伤力,到了水气湿润的江面上,特别是碰到大雾天气,经常在命中目标前就熄灭了。比如在濡须之战中,曹操倘若真用金贵的火箭朝孙权开火,基本上不会有引燃对方船只的机会。

并且,燃烧能力有限的油脂,在三国时期也无法长期存放。一旦存放时间过长,基本再难以点燃。因此,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军队一般很少储备火箭,都是在战争中紧急提炼油脂、赶制火箭。所以说,碰上濡须之战这种突然“遭遇孙权”的情况,就算曹操要放火箭攻击,恐怕一时也找不着火箭。想在“草船借箭”的情况下使用火箭,得先等这些“火箭”被造出来。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植物油的提炼技术更加成熟,油脂的燃烧能力更强、提炼成本更低,那种火箭齐发的场面经常出现在战场上。

唐朝的军用火箭,已经变成在箭镞上悬挂油葫芦的样式,由强弩发射出去。这种“新型火箭”,自然不用担心它会在水面上熄灭。在著名的中日白江口之战中,大唐舰队朝着兵力、船舰皆数倍于自己的日本舰队大射这种火箭,一口气打败数万日军,成就以少胜多的经典水战战例。

不过,这类火箭虽然可靠性加强,但问题依然存在:一是成本过高,来一次“火箭齐发”,就要消耗大量的油脂;二是局限性太大,遇上过度潮湿的天气,火箭的燃烧性能还是会受影响。所以,以油脂为燃烧材料的火箭,在古代真不是想用就能用。火箭大规模应用于古代战场上,还要等到火药出现以后。

军工技术的进步,从古至今都是国家强大的表现。哪怕一支小小的火箭,也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缩影。

知识链接 小油葫芦

在火药出现以前,中国火箭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唐朝的“小油葫芦”。在唐朝以前,火箭都是用艾草、布帛来点燃的,杀伤力和燃烧时间都比较有限。到唐朝时,发射火箭的装备主要是强弩。弩箭上悬挂着小油葫芦,点燃后用弩将其发射出去,杀伤力巨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