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
——《论语·雍也》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清·金缨《格言联璧》
品格故事
春秋时期,杞国有一个人总是担心某一日会天塌地陷,自己无处安身,愁得整天吃饭不香,睡觉不宁。
后来,他的一位朋友得知他的忧虑之后,担心这样下去会损害他的健康,于是特意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些积聚的气体而已。而气体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你抬腿弯腰、说话呼吸,都是在天地间活动,为什么你还要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杞国人听了,仍然心有余悸地问:“如果天是一些积聚的气体,那么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不会掉下来呢?”
他的朋友继续解释道:“太阳、月亮、星星也都只是一些会发光的气团,即使掉下来了,也不会伤到人。”
可是杞国人还是很忧虑,他接着问:“那要是地陷下去了呢?又该怎么办?”(www.xing528.com)
他的朋友说:“地,不过是些堆积的石块而已,它填塞在东南西北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没有石块。比如,你站立或者行走都在地上,为什么要担心它会陷下去呢?”
杞国人听了朋友的这一番开导之后,终于放下心来,十分高兴。他的朋友也为他不再无端忧虑而感到欣慰。
楚国的思想家长卢子听说了杞国人和朋友的对话之后,不以为然,笑着评论道:“那些彩虹呀,云雾呀,风雨呀,一年四季的变化呀,所有这些积聚的气体共同构成了天;而那些山岳呀,河海呀,金木火石呀,所有这些堆积物共同构成了地。既然你知道天就是积气,地就是积块,你怎么能断定天与地不会发生变化呢?依我看,所谓天地,不过是宇宙间的小小物体,但它在有形之物中又是最大的一种,其本身并未终结,难以穷尽;因此人们对这件事也很难想象,不易认识,这都是很自然的。杞国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这确实想得太远;然而他的朋友却说天塌地陷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也不对。天与地不可能不坏,而且终究是要坏的,有朝一日它要是真的坏了,人们又怎么能不担心呢?”
对于这场争论,战国时期的郑人列御寇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说天与地会坏,是荒谬的;说天与地不会坏,也是荒谬的。天地到底会不会坏,我们目前并不知道。不过,说天地会坏是一种见解,说天地不会坏也是一种见解。未来不晓得过去,过去也不能预测未来。既然如此,天地究竟会不会坏,我们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品格传承
乐观的高士其
高士其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他在芝加哥求学时,有次做实验,不慎被脑炎过滤性病毒感染,从此留下了终身不治的残疾。
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学完了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延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士其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眼、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完成了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天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