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韭菜理财经:揭示假装理财现象

韭菜理财经:揭示假装理财现象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超过65%的人没有充足现金流,只有20.83%的消费者表示会严格执行家庭开支计划。这样的好事当然不容错过,于是张先生掌控的资金量一下子从4000万飞升到了1亿,给他带来一种“仿佛在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的感觉。待在电脑前,张先生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韭菜理财经:揭示假装理财现象

我们从第一声啼哭开始到尘归尘、土归土,都在不停地花钱,但我们挣钱的时间往往只有短短3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要去应对收支在时间上的不平衡,要去应对不断飞涨的物价,还要去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天灾人祸……

在这个理财越来越火热的时代,很多人以为只要是“钱生钱”就是在理财,很多人买了个理财产品、存入余额宝或者去炒个股,甚至是去买随时可能爆雷的P2P,就自以为是在理财了,这显然是把理财看得太狭隘。理财的目标并不仅仅在于多赚了多少,更重要的是把资金放在合适的地方,将自己的理财与自己的资金安排相匹配、风险与收益相匹配。有的人赚了很多钱但没注意风险的规避,一场大病全交给了医院;有的人只想着多赚钱,没去关注风险,结果本金也全部打倒了;也有的人只注意看收益,没注意看期限,遇到临时用钱却无法取出来……

有些人把理财的目标定为“财务自由”,这个目标对大多数人来说显然是定得太高了,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很可能会使我们的财富管理陷入困境,我们环顾四周,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并不多,对于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可能一生都无法实现“不用再去工作,靠钱生钱就可以”的理想生活。理财的意义更在于让我们的财富之路“锦上添花”,两条腿走路可以走得更快些。

但,我们能够正确理财的人并不多。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结果也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近65%的人理财知识水平不够。消费者对全部金融知识了解的平均正确率仅有59.56%。其中在贷款知识、投资知识和保险知识问题上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2.72%、49.08%和53.82%。超过65%的人没有充足现金流,只有20.83%的消费者表示会严格执行家庭开支计划。仅有41.27%的消费者“有或曾有”为孩子上学存钱。60.99%的消费者认为“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或生意收入”来保障老年开支。超过10%的人投资不看合同。近两成人不知道怎么比较金融产品。17.49%的消费者“不能”正确辨别合法与非法的投资渠道和产品服务。

理财就像一面镜子,我们怎么去对待“它”,“它”就会回馈我们什么样的结果。没有恰当地去理财的背后则是一个个残酷的现实。

中国的老百姓很多都喜欢炒炒小股,但真正懂的人很少,真正能够赚钱的人就更少。很多人把股市比作一个赌场,而即便是这样的人,都免不了怀着自己会是其中的“幸运儿”的幻想。

前不久,小富的一位大客户张先生告诉他说要退出股市了。在很多人的眼里,张先生是个非常成功的人,通过做实业赚取了亿万家产。几年前,张先生的朋友在股市上一个月赚了20%的消息让他怦然心动,有这么好赚的钱还做什么生意,还买什么房?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和“实战”,张先生感觉自己找到了盈利的“秘诀”,就毅然投入了近3000万的资金进去。刚开始很顺利,几次操作下来,3000万就变成了4000万,而张先生在生意上的一些经验也被他用到了实战中,要选什么类型的公司、在什么时候出手、在什么时候卖出,还有了自己的炒股心得。

初战告捷之后,张先生不禁有些飘飘然了,觉得仅使用自己的资金太慢了,就通过融资融券来增大自己的筹码,更有些配资公司主动找到了张先生,愿意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借钱”给张先生“发财”。这样的好事当然不容错过,于是张先生掌控的资金量一下子从4000万飞升到了1亿,给他带来一种“仿佛在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的感觉。(www.xing528.com)

几个回合下来,盈利又增厚了不少。但此时还是有不少朋友提醒他要见好就收,及时收手。可正在得意劲儿上的张先生哪听得进去,自己其他资金若不是无法回笼,也早被他全部投了进去。

但市场有时就是这样:最大的确定往往就是不确定。直到有一天,正处在上涨趋势的上证指数突然掉头转向,一天竟跌了7个多点,张先生买的股票当然也悉数趴在了跌停板上。

“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第二天股票虽没有跌停,但仍下跌了四五个点。“这个时间卖出太不划算了!”张先生选择了坚守……这样一直过了两周,直到收到配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的清仓电话,他才如梦方醒。而此时,他的股票再次死死地趴在了跌停板上。这一次,他的股票被强行卖出了。而他除了把原来的本金亏光之外,还倒欠配资公司1000万。

待在电脑前,张先生久久没有回过神来。他做梦也没想到,股市竟是个如此凶险之地。习惯了“成功”的他,这次竟然败得这样彻底。

不同于张先生的事业有成和投资的大手笔,李婆婆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人。靠着微薄的工资过了一辈子的苦日子,她以前喜欢把钱存作定期,即便有了银行卡后携带很方便,她也喜欢让银行的柜员给她存到存折本上,因为那上面会写得很清楚,存了多少钱、利率是多少、期限是多久。上面还有银行的印章,看着心里踏实啊。不过让她比较烦恼的是,存款的利率一降再降。在她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利率一般都是8%以上,那时她会和爱人一起,省吃俭用,想的就是能每月多存点钱,多生点利息,让自己今后的生活压力能尽量减小些。

看着存折上的钱越来越多,她却越来越感到不踏实,因为啥东西都在涨价,钱越来越不经花呀。前段时间她老伴生病住院,虽然社保报销了不少,自家还是花了不少钱,这让她很担心:万一哪天,钱真的就不够了咋办?

财要理,但又不能乱理,万一跌到哪个“坑”里去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