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悖论是:成功代表着一切,但并不是我们的全部。男子十项全能教练安迪·希金斯曾说:“我有意地走到比赛地点,提醒运动员要竭尽全力赢取比赛的胜利,但我清楚地知道,从宏观意义上来讲,取得成功并不代表获得了一切。绕着跑道一直跑,直到自己筋疲力尽,回到起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要计分,他们想赢吗?当然想!但我故意没有表露这个想法,因为我明白,最重要的是运动员在这个过程中的发展、进步与完善。真正的价值不是获得奖牌,而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收获了什么。”
詹姆斯·奥特里(James Autry)在其著作《爱与利:关怀领导力的艺术》(Loveand Profit:The Art of Caring Leadership)中表达了自己的理念,他在页面左侧列举出自己的信念,在右侧列举出自己的推论。例如,他的一个信念是“人们之所以工作出色是因为内心对成功的渴望”。与此信念相对立的推论是“并非每个人都渴望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那么哪一个是正确的呢?其实事实上这两个理念都是正确的,而把握这两个理念的关键在于全面正确的理解。世界并非是黑白分明的,因此你遇到的情况也会是千姿百态的。你需要明白的一点是自己所认定的理念并非适用于任何人。有些人并不希望自身获得发展和提升——他们希望受管理和领导。但若以偏概全,认为所有人都愿意受他人的管制,则会严重阻碍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的发展,制约其潜能的发挥。
我曾与某大型国际咨询公司合作,对其新生代领导人进行领导技能的培训。我比较喜欢琢磨他们的业绩评价,并注意到由于所在的机构不同,受到的监督和管理迥异,他们的业绩存在极大的差异。该咨询公司比较特别的一点是将每月的第三个周五定为他们的“回归星期五”。这一天,所有接受培训者都要回到自己的家园城市与其所在咨询机构的合作者一起度过。在该月剩余的日子里,他们便会在矩阵型机构中度过,他们的直接管理人来自其提供咨询服务的客户公司。(www.xing528.com)
许多学员曾在工作中受到多次赞扬,堪称楷模,但在老板的约束管制下,他们却表现平平,这一点是发人深省的。显然,上级领导控制欲强烈,其观念也具有较大的限制性,使得学员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我还注意到,与那些采用约翰·伍登“博得与应得”方法进行管理的企业相比,这些机构的绩效水平较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