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策略:课堂教学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策略:课堂教学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以放声思考的模式进行示范。提供相关情境让学生演练。配合增强系统给予孩子表现的回馈。评估孩子的表现以修正练习。这是以行为塑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策略:课堂教学

1.社交能力的教学和训练

采用社交能力的教学和训练的模式,把社交能力通过认知行为的教导,引导孩子在特定的情境下,完成他应该做到的社会行为表现。

2.社会技巧的课程内容广泛包括

(1)教室生存能力:听教师的话、当教师教你做某事时尽力做事、跟随教师指令。

(2)基本互动能力:视觉接触、用正确的语调合理地回答和说话、倾听他人说话、轮流对话、提问题、继续话题。

(3)人际相处能力:用礼貌用语、学会分享、遵守秩序、帮助他人、用正确的方式触碰。

(4)交朋友的技能:早安、微笑、礼貌用语、交朋友。

(5)适应能力:当某人说不、当你表达生气、当某人要嘲笑你、当某人要你去做你不能做的事、当事情不顺利时,能够顺其自然、平和应对。

每一种技巧都要对孩子进行评估后,以结构的方式,按照标准步骤来教学:引起动机、教导新技能、练习与强化。

3.教导社交能力的要求

(1)教师提供提示卡或海报让孩子确定训练技能的步骤。

(2)教师以放声思考的模式进行示范。

(3)提供相关情境让学生演练。

(4)配合增强系统给予孩子表现的回馈。

(5)评估孩子的表现以修正练习。

这是以行为塑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提高孩子新的社交能力,这是一种工具性技能,提供孩子一个社会互动的模式,孩子可以立即使用于一般的社交规范中。社会技能训练要有成效,必须要有密集而且持续性的练习,并且是在具体而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演练,孩子重要的相关人员最好都能参与,也就是导师、家人、同学都需了解孩子目前正进行的目标和教学中采取的策略,提供必要的视觉提示,还要提供各类类化的情境练习。

4.运用讲故事方式训练社会技能

自闭症儿童缺乏正确理解社会的能力,很难了解别人怎么想、怎么感觉,可以通过社会性生活故事,来协助他们了解情境,教会他们去观察、认知、分析、表达。抓住重点、了解原因。社会故事可以是一篇短文,也可以是一组短语。由几个特征组合而成,描述一个情境、观念或社会技能,用来帮助他们提高社会生活技能、进行认知的训练。讲故事方便可行,只要与儿童长时间相处,了解其需求与能力,都可以撰写、讲述。当观察到儿童对某些情境有很大的认知与表达困难错误解读时,就可以作为社会性故事主题。临场发挥、因材施教。社会性故事有五个最基本的句子型态:

(1)对事实事件的真实描述或假设性的描述。

指出生活中观点、情节和情境。(www.xing528.com)

引导故事的发展。

是一个主题中最重要的观点,出现率最高。

例句:我的名字是王小明。有时候妈妈会要我洗手。

(2)观点句描述或说明其他人的内在想法或认知。

描述或说明其他人的内在感觉或信念

描述或说明其他人的生理情况或健康

例句:我的老师知道这些字怎么写。(知识/想法)

我的哥哥通常喜欢踢足球。(情感

(3)指导句指在情境中,建议可做的反应或选择。

必须谨慎的发展这个句子,小心地用文字解释。例如:指导句的开端使用“我会”“我可以”有可能让儿童产生错误的想法,必须和故事中写得回答一模一样,可以写“我可以试着去”“我将来可以做”“有一件事我可以说或去做就是”。

例句:我将试试画图。我可以试着要求爸爸抱我一下。

(4)肯定句来强调一个观点,指的是一个习惯或规则。给儿童保证,让其安心。通常紧跟在一个描述句、观点句或指导句之后。

例句:大家都会在吃饭之前洗手,这是一个好习惯(强调一个重要的观点)。

(5)基本的故事句型标题:怎样上床睡觉。当爸爸妈妈来告诉我该上床睡觉的时候。

我可以这样做:

1.换上我的睡衣

2.我躺在床上。

3.我试着闭上眼睛。

4.我安静地躺着直到我睡着。爸爸和妈妈会教我做这些事情,有时候我可以自己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