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定向行走训练策略: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

定向行走训练策略: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定向行走训练是帮助视力残疾儿童依靠听力等感觉器官,借助盲杖等辅助工具,利用周围环境的变化来判断自己所在位置并确定行走方向的一种独立、安全的行走技能。通过狭窄通道后,引导者的手臂从身后恢复到原位,视力残疾儿童也恢复到经过狭窄通道前的姿势。

定向行走训练策略: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

定向行走训练是帮助视力残疾儿童依靠听力等感觉器官,借助盲杖等辅助工具,利用周围环境的变化(如边缘线、路标、线索)来判断自己所在位置并确定行走方向的一种独立、安全的行走技能。定向训练可以训练视力残疾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定向可以使视力残疾儿童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方向,并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部分低视力儿童需要在其他人帮助下进行活动。

1.自我保护法

视力残疾儿童在室内外环境中独立行走时,桌椅、门窗或空间其他附设物件都可能成为障碍,也容易碰伤。行走过程中加强自我保护既是保证安全的积极措施,又是探知障碍物的有效方法。

自我保护,包括上部保护和下部保护。其保护方法不仅用于沿物行走,也适用于其他某种情况,如室内弯腰拾物可采用上部保护等。

(1)上部保护法

上部保护,指在独自行走过程中,利用上肢对以头部为主的身体上部所做的保护方式。

动作方法:视力残疾儿童独自行走时,一臂屈肘抬起,上臂略高于肩,使前臂横或斜横于面前,掌心向外,指尖略超过对侧肩,以保护其头面部。上部保护时,抬起的手臂一定要到位,主要保护头及面部。前臂与头部保持适当距离,以便触及障碍物可有足够的反应余地。

(2)下部保护法

下部保护,指在室内行走过程中,利用上肢对身体下部的保护方式。

动作方法:一侧手臂于体前斜下伸,掌心向内,五指放松并与身体保持适当距离。下部保护时,手臂与身体的距离不宜太远或过近,否则影响深知障碍物的有效性。当手或臂触及障碍物时,应立即停止行进及时做出判断和处理。

2.导盲随行

导盲随行是指视力残疾儿童跟随引导者行走的一种方法。基本技巧:

(1)接触

引导者走近视力残疾儿童,与之同向并排站立,并以靠近视力残疾儿童侧的手背轻触其手背,同时予以适当的语言提示。引导者站在视力残疾儿童左侧为好,根据我国行人右侧通行的交通规则,视力残疾儿童在右侧随行更为安全。

(2)抓握

视力残疾儿童用被接触侧的手背,沿引导者手臂的外侧轻快地向上移动至其肘关节上端,然后视力残疾儿童轻握引导者的胳膊。抓握时视力残疾儿童的拇指放在引导者胳膊的外侧,其他四指放在内侧。(www.xing528.com)

(3)站位与随行

站位:视力残疾儿童抓握后立即后退半步,到引导者侧后方。

随行:当引导者迈步时,视力残疾儿童根据抓握侧手所获得的信息跟随引导者行走。

3.改变方向

导盲随行时,如果在行进的道路上遇到障碍物,则需要改变方向才能继续行走。一般的改变方向,视力残疾儿童只要跟着引导者走即可。

4.过狭窄通道

有时遇到比较狭窄的通道或在人流拥挤的地方随行,当通道不允许两人并行时,就必须学会使用“过狭窄通道”的技巧。

引导者将导盲臂从身体的一侧移至身后,手背轻贴后腰。视力残疾儿童觉察到引导者手臂的变化后,迅速从引导者的一侧移至引导者的背后,手臂伸直,步幅放小。通过狭窄通道后,引导者的手臂从身后恢复到原位,视力残疾儿童也恢复到经过狭窄通道前的姿势。

5.上(下)楼梯

上(下)楼梯时,引导者带领视力残疾儿童走向楼梯,当接近楼梯口时要稍作停顿,并作语言引导或者夹紧一下自己被抓握侧的胳膊肘。引导者先上(下)一级,视力残疾儿童随即跟着上(下),一步一级随行,当引导者上(下)楼梯时,视力残疾儿童感到引导者手臂的上升(或下降)。当到达楼梯尽头时,引导者也要略加停顿或再夹一下自己的胳膊肘,示意已经到了楼梯的尽头。

6.上(下)自动扶梯

上(下)自动扶梯时,引导者带领视力残疾儿童走向电梯口,当接近电梯口时稍作停顿并语言提示,让视力残疾儿童的另一手感知扶手的滚动,引导者发出信号,两人同时跨上扶梯,当到达扶梯顶部(底部)时,引导者及时发出信号,两人同时跨出扶梯。

7.引导入座

引导者引导视力残疾儿童把手放到椅背或椅子的扶手上,视力残疾儿童用腿轻碰椅面,以确定座位的朝向、高矮、大小,然后一手扶椅背,另一手到座位上“清扫”一下,确认椅面上没有东西后自己再坐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