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残疾儿童心理发展受影响因素分析

残疾儿童心理发展受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主体性因素视力残疾儿童因自身残疾的存在,缺乏对自我正确认知,他们把自己封闭在个人生活的狭小空间里,导致了在认知、情绪和情感及意志方面一系列异常行为与表现,易出现“盲化症”,表现出“自我为中心”、缺乏自尊、抑郁消极、强迫冲动、缺少安全感、自我封闭、个性畏缩、孤独、幻想等,并由此形成了心理发展的“恶性循环”。

残疾儿童心理发展受影响因素分析

1.生物学因素

主要取决于个体遗传。低视力儿童以先天眼病为主,如先天性眼部结构缺陷及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黄斑营养障碍、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白化病、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视觉障碍使视力残疾儿童认识世界80%左右的信息来源被切断,这极大地阻碍了视力残疾儿童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社会交往、事物观察和行为模仿的机会,还使得他们缺乏安全感。

2.社会化因素

(1)家庭。家庭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最初环境,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人的心理早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能力、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与之密切相关。家长的心理状态、个体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气氛等都会对视力残疾儿童心理发展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家校合作是视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学校。学校是视力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展智育教育,还应加强视力残疾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生活技能、定向行走、功能性视力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www.xing528.com)

(3)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和社会行为。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一方面,视力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另一方面,他们又时时受到来自社会的正面和反面、积极和消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创设良好的社会关爱文化尤为重要。

3.主体性因素(个体自我意识)

视力残疾儿童因自身残疾的存在,缺乏对自我正确认知,他们把自己封闭在个人生活的狭小空间里,导致了在认知、情绪和情感及意志方面一系列异常行为与表现,易出现“盲化症”,表现出“自我为中心”、缺乏自尊、抑郁消极、强迫冲动、缺少安全感、自我封闭、个性畏缩、孤独、幻想等,并由此形成了心理发展的“恶性循环”。但“盲化症”不是视力残疾的必然产物,是能够预防和矫治的,关键在于打破“盲化症”的恶性循环,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悦纳、自我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