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策略实现管理效果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策略实现管理效果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随班就读的班级管理,国家并未做明确规定。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研究并制定学期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整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工作岗位责任制、教师工作量核定标准、教师工作考核标准等有关随班就读工作的规章制度,对随班就读工作实施规范管理。③按规定认真做好随班就读对象的确定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置。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策略实现管理效果

1.构建县(市、区)、校、班三级随班就读管理网络

随班就读三级管理网络,是指在县(市、区)教育局领导下的教育行政管理(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职能部门)→学校管理(校行政会)→班级管理(班主任)三级管理模式。

2.教育行政部门对随班就读的管理

(1)教育行政机构。

①建立组织机构。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成立县(市、区)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分管教育的副县(市、区)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由当地残联、民政、财政、卫生、教育等部门成员构成。

②统筹特殊教育和随班就读经费。

③制定政策和规定。

④教研科研工作。

⑤检查督导工作。

(2)学校管理。

①接纳残疾儿童入学。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应当就近入学,其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1~3岁。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每班以1至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且残疾类型应相同,以便于管理和教育。每个普通学校都应当依法接收本校服务范围内、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对有意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普通学校要帮助推荐其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特殊教育学校无力接收的,普通学校应保证其在普通班随班就读。

②教师及班级选定。

③学生档案管理。

④学制及毕业去向。

(3)班级管理。对于随班就读的班级管理,国家并未做明确规定。各地在随班就读实践中,研究探索出一些管理要求和经验。班级管理的一般做法是由班主任全权负责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管理,注重普遍性管理与个别化管理相结合,班主任可以采取各自不同的具体措施。

①纳入常规班级管理。

②采取特殊措施。一般的做法是:A做好班级普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树立起扶残助残的观念,形成团结互助的班级风气,确保随班就读学生处在一个与普通学生一起生活、学习的和谐环境中;B班主任有意指派随班就读学生担任为班级服务的工作,增强其为集体服务的自觉意识,同时扩大与班上普通学生的交流面;C班主任形成制度化的个别教育习惯,经常找随班就读学生谈话,针对其长处和问题给予及时指导,鼓励其自信、乐观向上。

③班主任与家长协作管理。因为随班就读一般是就近入学,使得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较之寄宿制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更为容易。因此班主任可以主动寻求随班就读学生家长的协作,共同谋求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途径。

3.教育教学管理

(1)遵循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丰富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使随班就读学生的语言、感知、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障碍得到补偿。同时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思想教育,以逐步形成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校风和班风。

(2)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和实施个别教学计划。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整体设计学生在随班就读期间的课程(含康复训练)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享有不少于半小时的个别辅导和训练。

(3)对视力听力语言残疾学生的教学要求一般与普通学生相同,特殊情况允许有适度的弹性。对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教学要求可以参考培智学校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做出安排。对中度智力残疾学生的教学和训练也应做出适当安排。

(4)建立个别化的多元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特点为基础,确定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以发展性评价原理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要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缺陷矫正和补偿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在评价过程中应遵循低起点原则、激励性原则、补偿性原则和满足性原则。

(5)有条件的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人数较多的学校要逐步设立资源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具、学具、康复训练设备和图书资料。资源教室配备专职或兼职辅导教师,以满足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需要。

(6)各学校要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指导作用,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示范和巡回辅导工作。

(7)学校应主动为家长提供有利于其参与学校教育的条件,加强沟通,充分发挥家长和社区在随班就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

(8)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义务教育学习年限与普通儿童相同,原则上不留级。修完小学、初中学业时,能够跟上学习进度的,发给毕业证书。不能跟上学习进度的,发给相应阶段特殊教育结业证书或完成义务教育证书。对小学毕业的残疾学生,可根据本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其进入初级中等学校随班就读,或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

(9)学校应当建立残疾学生档案,主要包括个人和家庭情况、残疾鉴定、个别教学计划、学业、考核评估等资料。各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应注意保护残疾儿童少年的隐私权,不得随意公开残疾儿童少年的个人资料。

(10)各学校要重视随班就读教师的选拔培养,要注意遴选那些热爱残疾儿童,责任心强,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担任随班就读教师。充分利用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师资培训基地,安排有关教师参训,以提高教师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能力。

(11)对随班就读班级教师工作的考核评估,应当包括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两个方面,并应充分肯定他们为残疾学生付出的劳动。

4.随班就读工作职责

(1)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职责。

①落实国家及省上关于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按照各级教育部门关于特殊教育工作的要求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研究并制定学期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整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开展随班就读工作。

②建立由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老师等人员组成的随班就读工作小组。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工作岗位责任制、教师工作量核定标准、教师工作考核标准等有关随班就读工作的规章制度,对随班就读工作实施规范管理。

③按规定认真做好随班就读对象的确定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置。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

④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课程,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施教方式。保证每个学生的个别教育和康复训练时间。

⑤研究与制定适合随班就读学生特点的、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多元评价内容,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⑥组织专门的教研组对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进行校本研究,开展有关随班就读工作的科研课题研究。

⑦保证特殊教育需要的设施设备,建立平等、关爱、友善的师生、生生关系,将特殊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有助于残疾学生学习的教育资源,创设无障碍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

⑧开展随班就读教师培养工作,采用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特殊教育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进行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随班就读骨干教师队伍。(www.xing528.com)

⑨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创造条件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听取家长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家长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在全校家长中形成关心、帮助随班就读学生的良好氛围。

⑩接受县(市、区)特育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指导,及时反馈随班就读学生的信息、通报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情况,积极依靠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以及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随班就读工作。

(2)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职责。

①利用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设施设备等资源优势,为随班就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通过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对随班就读学生开展康复训练,对随班就读学校教师、随班就读学生家长开展康复技能培训与指导。

②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将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尤其是康复技术和特教工作经验,向普通学校辐射,使之成为指导普通学校提高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的骨干力量。

③参与随班就读对象的审核工作,通过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康复训练、个别化教育等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帮助普通学校教师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化水平。

(3)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①负责全县(市、区)随班就读对象的审核以及学籍管理工作,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进行跟踪管理。开展对随班就读的具体事务、资料积累等工作的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管理网络,对随班就读工作实施网络化管理。

②对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进行指导。对随班就读学生安置、课程安排、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内容与方式、教育资源的配置等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对个别教育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康复训练、教育教学等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有特殊康复训练需要的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康复训练。

③开展教研和科研。对随班就读工作进行前瞻性研究。同时对随班就读管理、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研究。总结与推广教师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先进经验与研究成果。

④承担全县(市、区)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工作,针对在随班就读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与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实施随班就读工作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展随班就读学生家长的培训工作,向家长普及特殊教育政策与有关的特殊教育知识,帮助他们形成对学生正确的态度,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从而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⑤开展资料库建设,搜集、整理与制作丰富的文字、图像、音像资料,为教师、家长提供有关的特殊教育政策、特殊教育理论知识、特殊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学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先进经验,搭建交流的平台。

⑥利用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师资、设施设备等资源,根据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各种服务,帮助教师、家长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4)随班就读学校管理工作制度。

①学校建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或科研室主任)为副组长的随班就读工作小组,负责对本校随班就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评估,并做好相关的材料积累、档案保存工作。

②学校正规化接收残疾儿童入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在疑似残疾儿童入学一个学期后,学校可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区级以上专门的医疗部门进行诊断,以便及早进行矫治。经区级以上医疗部门鉴定,残疾程度在中度及以上的儿童应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以接受专门的教育。对于轻度残疾的儿童,学校可安排随班就读。

③规范随班就读学生的学籍管理,建立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人档案,填写好《残疾儿童九年义务教育档案》《特殊教育个案记录表》和《班主任手册》上的相关内容,及时记录随班就读学生受教育情况及学期评定。填写要求真实准确,能比较具体地反映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业及身心发展情况。档案由学校统一保管,仅由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掌握,并做好保密工作。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人档案在该生转学或升入初中时,连同《随班就读学生个人信息表》一起移交给接收学校方。

④随班就读学生人数以每班1~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班主任根据随班就读儿童的个性、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遵循残疾儿童个体需要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制订每学期随班就读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任课教师须根据随班就读儿童参加集体教学的可能性,制订可接受层次的教学目标。

⑤随班就读学生使用的教材一般与普通学生相同,学校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其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随班就读教师的教案编写采用并列复式格式。建议此类教案分6大栏目:ɑ.课题(含课时);b.教学目标;c.教学程序;d.集体教学活动计划;e.个别化教学计划;f.教后笔录。其中,“集体教学活动”与“个别化教学”或成并列同步融入关系,或成对应动静搭配关系。

⑥教师要特别关爱随班就读学生,成为学校中尊重残疾学生的表率。所有教师做到绝不侮辱、歧视随班就读学生,同时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思想教育,时常注意阻止学生中有辱残疾学生的行为,形成普通学生与随班就读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校风和班风。

⑦鼓励班级建立随班就读儿童帮教志愿组织,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确定数名帮教志愿同学,轮流担任对儿童的帮教工作。教师要加强对帮教志愿同学的指导培训,使志愿者成为同学中同情、关心随班就读儿童的榜样。

⑧各学科教师都有责任帮助随班就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其逐步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要重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指导他们认识一些基本的学习常规,努力学会遵守学习常规,能接受常规的约束有效地参与学习,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

⑨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应遵循以下相关原则:

ɑ.个体差异——针对性原则:要确认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差异,如致残原因与程度、障碍表现与存在的潜能或特长等。要针对儿童的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指导与学习训练,提高教学实效。

b.潜能——开发性原则:以关注随班就读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为前提,实施适合于他们需要的教学帮助,发掘、发展他们的潜能,努力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并有益于社会的人。

c.机会——均等性原则:随班就读学生在获得教育起点(入学)机会均等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获得教学过程机会的均等,要使他们在学习知识,尝试体验等环节都能享有均等的机会,真正获得参与学习的权利。

⑩教师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给予随班就读学生更多的关爱。在课堂上对他们多一点关注,为他们安排一些专门的教学活动;在自习时多给他们一点帮助指导,或请同学给予帮教。凡随班就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时,教师务必给予真诚的表扬或以其他方式进行鼓励,绝不能对其漠视,不予理会。

imgimg如无特殊原因,学校不得随意让随班就读学生停学、停课或停止参加学校及班级的各项活动。坚决制止“随班就座”的倾向,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按照“低起点、小步子、多反复、渐成功”的标准,为随班就读学生安排适宜、适度、适量的课堂教学活动,鼓励他们树立参与的信心,促动他们萌发学习的需求,帮助他们认识进步的可能。

imgimgimg从肢体残疾儿童实际出发,体育课必须为他们安排可接受的,有利于促进其体能与智能发展的体育锻炼或康复训练。除体育免修的学生外,要保证肢体残疾儿童参加体育课的时间。凡集体训练项目中适合肢体残疾儿童的,要积极帮助他们与正常儿童一起参与。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训练的难度与要求。

imgimgimg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智力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儿童的身心康复与发展至关重要。课堂教学要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加强对这三类残疾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训练,努力通过语言训练,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促使他们逐渐形成较强的语言交际与社会适应能力。

imgimgimg重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各学科教学中的各类实践操作(如语文课、思想品德的调查访问;数学课的图形触摸与形体丈量;常识课的观察与实验;音乐课的律动与舞蹈;美术课的绘图与泥塑;生活与劳动课的生活自理、社会公益性劳动或简单的生产劳动等等),都要有意识地组织随班就读学生尝试、参与,以促进随班就读学生心智与技能的发展。

imgimgimg要针对每个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度、适量地布置作业。重视培养随班就读学生良好的作业态度与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对待作业的恐惧、讨厌、马虎了事或不知所措的不良心理现象。做作业时,老师可请同学能多给他们一些指点和帮助。作业尽量做到面批,边批改边讲评,杜绝批评责备,提倡肯定激励。

imgimgimg对于随班就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尚未掌握的知识技能,教师在课后要多给予辅导,在辅导中进一步了解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潜力与掌握程度,以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imgimgimg认真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业考核工作。凡经医学专业鉴定属于智力残疾的随班就读学生,可免于参加学科通常举行的学期学年考核或有关质量检测性考核。同时,应根据学期随班就读教育计划中的已定目标和该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水平,另拟试卷对其进行考核,并对其学期学业水平做出恰当评价。

imgimgimg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康复训练,充分利用学校或周边的资源教室,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随班就读学生前去进行康复训练。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为残疾儿童创设康复训练的环境,配置必要的训练器材。

imgimgimg学校要重视随班就读工作的课题研究,积极确立研究课题,鼓励教师进行研究,提高随班就读工作的质量。

imgimgimg学校应有计划有序列地安排随班就读教师参加岗前和在职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和育人水准。随班就读教师也应充分认识特殊教育是整个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加强关于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自我培养,努力使自己胜任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工作。

imgimgimg对随班就读教师工作的考核评估,应当包括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两个方面,应当充分肯定教师为随班就读学生付出的劳动,制订奖励和补贴的办法,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

imgimgimg学校和教师应当与随班就读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随时交流学生情况,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