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和田玉 重356.87克
高x宽x厚,90x90x40 毫米
距今五千年左右,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西北,榆林一带存在着一个有等级有礼制,富裕文明的方国。
方国里的人崇尚黑色。色深为贵。
方国用珍贵的深绿色和田玉磨制成男性偶像的面具供悬挂尊奉。
(孔深4毫米)(偶像面具的正面)
(偶像面具的背面)
偶像玉器的头顶上束着与方国男王同样的双圆髻。
没有桌椅的年代里,玉器上都有可供穿绳的孔。
同一件钻孔工具在玉器上钻出来的孔型相同。
测量这批方国玉器上的孔可以得知,加工这些玉器的钻头长约5毫米,近似一颗长粒大米。这么短小的钻头不可能是金属材质,只能是高硬度的金刚石、刚玉之类的石料。
高硬度小石子钻头后面的支撑杆远比钻头粗大,粗大的支撑杆不能随钻头进入旋磨出来的小孔内,钻头有多长就只能在玉器上推进多深。
外形不规则的石质钻头具有不同的旋转半径。在玉器上推进一个钻头长度,扩磨出来的空间近似圆锥的形状,钻出来的孔像个小漏斗。(www.xing528.com)
以石质钻头之短,在厚度小于两个钻头长度的玉器上钻通孔,需要小钻头从玉片的两面正对着位置分别钻,两次钻入,钻头在孔道里相衔接,才能钻出一个直径足够穿绳的贯通孔。两边钻头形成两个圆锥,锥前部在孔内相接处旋磨出的直径较小,孔道内呈现出坎坡。
两边钻头形成两个圆锥,锥尾将孔的两面都磨出一圈斜坡。
碧玉偶像面具的通孔里,可以看到从两边对钻的石质小钻头在深4毫米的孔道里,磨出的有锥度的斜坡和往复旋磨的划痕。
单个孔的圆锥形状,通孔里的坡坎,孔口两面的斜坡,孔壁上的旋磨纹,是石质短钻头旋磨出来的孔独具的特点。
尊贵的玉面具背后是内收的弧形。相同的弧形也出现在国王和孕后玉器的背面。玉面具背后的弧形面上有套取玉料时留下的划痕。
面具底部的沟槽里满是燧石工具旋磨开槽时产生的,一道道垂直于沟槽边缘的划痕。
偶像玉面具表面,浅黄色的材质经不起数千载的风化蚀毁,留下斑驳的点点小坑。
碧玉面具正面以沟槽为线条,勾化出偶像的大眼和大嘴。燧石工具粗砺的外壁旋磨玉器,在沟槽内留下一道道垂直于槽沟边缘的痕迹。
孔道里的坡坎,孔口的斜坡,孔壁上的旋磨纹,槽沟里的划痕,这些石质制玉工具留下的加工痕迹,共同构成方国玉器上有辨识度的标记。
玉器上与生俱来的加工痕迹告诉我们,这个陕北方国里的玉器是在商代周朝之前,在距今4400年左右的气候事件之前,在没有金属工具的年代里制作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