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往往是难的,往往又是最重要的。因为你若说得不好,可能会给对方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从而打消了与你继续交谈的兴致。
以下几种开头方法可供你参考:
(1)说些幽默、有趣的事情,使对方心情放松;
(2)引起对方的好奇心;
(3)先扼要提出问题的要点;
(4)先把一些非凡事件的结果说出来,使听者想知道这件事的经过情形,从而引起听者的好奇心;
(5)先提出一个问题,请对方帮助你共同思考,在取得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挥你的话题;
(6)说一些与听者切肤相关的话不要用重复的字眼。
话未说出口时,先在脑海里打好一个腹稿,然后根据这个腹稿叙述出来以免表达不流畅。
最重要的是,说话时,字句不可经常叠用。“为什么”一语,用一次就够了,有些人却偏爱说:“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答应别人某件事时,最多说两个“好”,如说成“好好好好好好”,那就不精炼了。叠句的使用是为了引人注意,起一种强调的作用,所以,非必要时,这种语句还是少说为佳。
还有些人,由于词汇贫乏,以致把本来可以丰富的表述,简单化了。如某些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于是,他的话中什么都“伟大”起来。“你太伟大了”,“这出戏真是伟大”,“我见到一个伟大的场面”,“吃了一顿伟大的午餐”等等。某些字眼不分场合的重复使用,使你的表述显得呆板、拖沓,明智的做法是,应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来变化。
还有一些近乎口头禅似的字眼,也是不可多用或重叠使用的。如:“那个……那个……”、“基本上……”、“反正”、“就是说……”这类没有意义的口头禅是思维出现障碍时用来填空的,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话。
与口头禅类似的,还有诸如“自然啦”、“当然啦”、“坦白地说”、“老实说”、“你明白了吗”、“你说是不是”这一类不必要的话,都造成语句芜杂的现象。
苏格拉底曾说:“别说‘我想’,而说‘你想呢?’”他提醒人们千万不要在表述中“我”字当头。(www.xing528.com)
因为突出“我”的人,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自高自大的感觉。“我认为”、“我需要”、“我……”都使人认为你是“自我中心”,从而产生疏远感。
一、不要用鼻音说话
用鼻音说话,具有破坏性的效果。尤其是初次与人交谈时,往往会给人一种无精打采的厌烦之感。
纠正鼻音必须努力减低心理紧张,放松你的下颚、舌头,张开喉咙,使声音可以由此散发,而不从鼻孔中遁出。
二、不要用尖音说话
尖音给人的感觉是不愉快的。因为尖音刺耳,使人神经紧张,容易破坏谈话的气氛。
尖音的消除当然也离不开心理因素,因此要做到心平气和。此外,平时还应多作放松喉咙的训练。下列方法可供你训练时参考:
(1)轻闭双目,合上嘴唇;(2)放松下巴,嘴唇仍闭着;(3)打一个懒洋洋的大呵欠;(4)张大嘴巴及至喉咙深处,感受到肌肉的伸张,张开喉咙。
三、尽量避免使用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在作文时应用得很多,尤其在叙述前因后果时,似乎非用这两上连接词不可。不过,我在这里要奉劝各位,在谈话中少用这两个词句,尤其是在说理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把事情弄砸。
比方说你迟到了,站在上司面前解释:“因为公共汽车抛描,所以我迟到了!”听起来好像是小学生在向老师报告迟到的原因,不然就像个死不认错的人在为自己作辩解,有理直气壮之嫌。如果你面带一点笑容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公共汽车抛锚了……”就显得很婉转,也恰当地表现出你的歉意。最重要的,不要说“迟到”两个字,否则等于在宣判自己的罪名,会令上司觉得你是罪不可赦。
这种说话的方式称之为“暧昧的说法”,最适合用于初次见面这种微妙的交际场合中。“因为”、“所以”是用于说理的连接词,只能用于理论性的交谈上。如果一般的会谈中常用这种词句,会抹煞掉原来的主题,使彼此的立场变得尖锐,和谐的气氛因而荡然无存。彼此都用心于理论,如果顺利的话,也许可以得到一致的理论,但如果不顺利,不但无法达到原来的目的,也有造成反效果的可能。
因此在初见面的场合上,最好少用“因为”、“所以”这一类不婉转的词句,免得引起对方的反感和警戒心,两方面都要注意“暧昧说法”的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