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罪爱:姜志强律师揭秘20例伦理疑案

罪爱:姜志强律师揭秘20例伦理疑案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谈到罪与爱,我觉得关乎伦理的小案子恰恰可以诠释其中的纠结和真谛。“爱与恨”向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身边人的爱恨情仇就更容易和我们产生共鸣;“罪与罚”作为法律规范的底线,周围人的功过是非则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关注。倘若这篇序能对老姜和这本书有所帮助,我想不是因为我这番粗浅而胆大的“解读”。要知道,当读者读完本书之后,自然会对“罪爱”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罪爱:姜志强律师揭秘20例伦理疑案

最近两年,在央视法律讲堂》《热线12》等很多法治栏目中,你总能看到一张包拯般黝黑的面庞,与之相伴的是略显夸张的手势滔滔不绝的言词……而这个人关于法律问题的点评和解读,更是常见于报端刊首,甚至电台的广播中。

他,就是姜志强,一名职业律师。老姜算是律师界曝光率较高的人物了。但他高调亮相的背后,却不是虚荣自大、沽名钓誉。相反,他为人谦逊,一向好学。而这也是老姜最令我欣赏的优点。

老姜出书了,可喜可贺!

对于熟悉他的人来说,这并不意外。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再加上多年职业律师生涯的积淀,他腹中的案例自然不会少。而能言善辩的老姜,讲起案例来环环相扣,悬念丛生,相信不会让读者失望。

只是当我看到书稿时,还是略感意外。本以为他选择的案例会是震惊中外的大案要案,没想到却是我们生活当中关于伦理问题的“小案子”。我不是学法律出身,却阴错阳差做了十多年法治节目的记者。站在大众传播的角度,我更愿意把很多法律问题当成社会问题来看。大案要案的报道固然夺人眼球,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多半会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案子”,虽然感觉有些鸡毛蒜皮,却能给读者切身的警醒和启示。

谈到罪与爱,我觉得关乎伦理的小案子恰恰可以诠释其中的纠结和真谛。“爱与恨”向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身边人的爱恨情仇就更容易和我们产生共鸣;“罪与罚”作为法律规范的底线,周围人的功过是非则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关注。我想,这正是本书的书名——《罪爱》独具匠心之处,也是老姜选择“伦理疑案”来写的一个初衷吧。可见,一本书不需要写得惊天地、泣鬼神,能够让人读着有意思,读着有意义,点滴积累,就能彰显水滴石穿的力量。(www.xing528.com)

可“读着有意思,读着有意义”这十个字写起来容易,真要做到却很困难,特别是写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曾几何时,很多法治栏目都会把大段的法律条款直接搬上电视屏幕。而如今普法早已不再是简单机械的告知,更多的是要探讨法律背后的理性思辨,表现情与法的矛盾纠结。因此,那些“情有可原,法不可恕”的案例越来越多地被挖掘、被呈现。

老姜的这本《罪爱》精心挑选了他在《法律讲堂》主讲的20个精彩案例,情爱百转千回,法理耐人寻味。这20个案例,你可以读得很快,因为每个的可读性都很强,都有强烈的悬念吸引着你一气呵成把它读完。当然,你也可以读得很慢,因为案例虽然说的是别人,却能映照出自己,折射出当下人的生活与思考。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如果你爱过,也恨过,那么仔细品味,就会咂摸出人生百味。

读过之后,你就会发现,案例里的主人公离你我如此之近。他们都是普通人,都曾经被“爱”所包围。只不过,有人爱得累了,有人爱得痛了,也有人爱得恨了……看完这20个案例,也许我们会更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而终有一天,这些爱恨情仇会被时间裹挟,变成历史,留给后人评说。在我看来,能把案例当成段子来讲,是一种能力;而能把案例当成历史来讲,就是一种责任了。后者,老姜做到了。

倘若这篇序能对老姜和这本书有所帮助,我想不是因为我这番粗浅而胆大的“解读”。要知道,当读者读完本书之后,自然会对“罪爱”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而我能做的仅仅是祝福:祝老姜今后的事业和生活一帆风顺!祝读者朋友们心想事成!也祝那些纠缠在爱与恨、罪与罚漩涡中的人们,能够清醒地看清别人、认识自己!最后,希望像姜志强律师一样用实际行动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的人越来越多!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首席记者 马洪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