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二中,从1913年的筹建到而今已逾百年。百年春风化雨,百年滋兰树蕙;百年风雨兼程,百年春华秋实。尽管校名几易,校址几迁,然亘久不变的是我们历久弥新的文化精神。畅饮过湘江河甘洌的河水,在中华路校园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呼吸过凤凰山清新的空气,在凤朝门地盘上书生意气指点江山;而今迁址高新区,沐浴在时代春风里,更是日新月异,一路笙歌。一路走来,学校不仅为社会培育了大量贤才,也云集了大批教育精英。从这里,已走出万千精英,他们中有大批祖国的建设者,有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他们传承着母校底蕴深厚的文化,建功立业于五湖四海,演绎着一曲曲遵义二中人的动人乐章,一起构筑起遵义二中的文化风景。稍加搜罗,那是一串串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名字。这里仅选列解放前部分优秀师生予以介绍,解放后的杰出代表,我们将另辑宣扬。透过这些人及其活动的叙述,我们的历史文化脉络会更加清晰,知古鉴今,启迪后人。
朱季瑜(1880-?),字光沛,遵义县(今红花岗区)人。清末庠生,曾应举人试。洋务运动期间,留学日本,在帝国大学(京都大学)学习物理、化学。曾参加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兴中会。学成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不久,放弃了北京优越的条件,毅然回乡,立志于家乡的教育。民国四年(1915年)春,遵义女子师范学校正式开校,朱季瑜首任校长。他借鉴日本的管理方法,在课程设置上彻底打破旧学的窠臼,引入了算学、代数、几何、理化、博物等自然科学,音乐、美术等素质修养和劳作、家事等能力锻炼的内容。学生管理上要求统一着朴素大方的校服。表现出全新的培养人才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重视教师知识修养,多聘遵义老三中有声望的教师兼课,教师多为前清举人、贡生及大学毕业生。
政治上,他积极投身打碎封建王朝的斗争中,对新政权寄予了很大的希望。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引起全国人民公愤,消息传来,他义愤填膺,带领女师学生,游行集会。学生卢葆华登台讲演,慷慨激昂,义正词严,民众情绪受到极大的震动。他为女师制定校训为“尊师重道,敬业乐群”,“尊师重道”是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而“敬业乐群”又注入了新时代的合作的精神,为遵义带来新时代科学民主的清风。女师开办十年,为地方培养了大量的师资,为教育作出了贡献。朱季瑜这位教育界的先贤,将永远被记录在遵义的史册之中。
赵乃康(1869年-1942),名恺,别号牂北生,遵义县团溪(今播州区团溪)人。赵乃康出身名门,家学深厚,是沙滩文化传人,也是遵义女子师范学校及遵义县立中学时期的学校教员,是遵义知名的教育先贤。赵乃康是光绪30年恩贡生,服膺郑学,精于文学,善篆书及魏碑字体,更雅好收藏郑氏父子等著作的各种版本。后到四川新津受堂兄赵怡教诲,学业大进,民国初年返里,致力地方文教,民国十五年任《续遵义府志》总纂。一生著有《读说文解字》 《平水旧闻》 《近泉居杂记》 《剑山庐杂话》等著述十余种。1935年红军过遵义,徐特立闻其人品与学识,特登门与之晤谈。后在团溪专心致力办学,创办了民德中学(团溪中学)。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德育并进;讲授历史则以史为鉴,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一生为推动遵义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刘闺纯(1893年-1964年),又名规纯,遵义县(今红花岗忠庄街道)人,她年轻时在昆明和缅甸的仰光等地求学。后来就读于上海圣玛利书院,受到良好的英语教育。1929年进入遵义女子中学教书,曾任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是遵义最早的英语教师之一。她淡泊名利,一生默默专注育桃李。她教学认真负责,注重因材施教。她教学英语,不讲求死背硬记,重视口语练习,要求学生会读、能说、能写。她常以自己学习的经历,鼓励学生“逆水行舟”努力上进。政治上开明,追求真理,支持学生成立歌咏队,宣传抗日,以激发人民群众救亡的爱国热情。面对权贵,主持公道,敢于伸张正义。在其任职期间,顺应民情处理了“王永芬”事件和县党部逮捕师生案,获得社会一致好评。
1936年春,贵州省省长顾祝同到遵义视察,当局组织千余学生到南门关列队迎接,国民党中央军一辆美制十轮卡车突然冲向女生队伍,学生王永芬躲避不及顷刻惨死轮下,军车扬长而去,在场军政人员无人谴责司机,反说非常时期,不予追究。女中师生悲痛万分,于校内举行追悼会,刘校长率领全校师生要求惩办肇事者,但军政当局置若罔闻。追悼会后,学校编印《王生永芬纪念专刊》,师生人手一册,将舆情传至千家万户。同年11月中旬,国民党县党部逮捕中共遵义地下党员,借机搜捕教师余振邦和一些学生。这一暴行震动黔北,舆论大哗。遵义城内民愤沸腾,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各界人士仗义执言。国民党县党部被迫无条件释放被捕学生,并由刘闺纯具保领回。在刘闺纯任职期间,有14名女生冲破封锁,奔赴延安。(www.xing528.com)
傅梦秋(1898年-1961年),亦名延栋,遵义县团溪(今播州区团溪)人,后住老城杨柳街。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先于重庆女二师任教,次年返遵,任遵义县教育局长。继而在贵阳、安龙、安顺、大定(今大方)等地任中学教员、校长。民国二十六年春(1937年),任遵义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校长。后又历任浙大总务长,贵阳民众教育馆馆长、贵阳师范学院讲师、贵州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遵义市图书馆馆长。
民国二十五年下半年至二十八年上半年,傅梦秋就任遵义女中校长。民国二十七年秋季,学校开始男女合校,更名遵义县中。时值日寇侵华正炽,他激励青年奋发图强,十分重视教育质量。此间,学校声誉好,升学率很高,在遵义为人们所公认。他在校内开办图书馆,亲自主持出校刊,举办学生作文竞赛,开展篮球比赛、支持学生开办夜校,为学校树立起了良好的校风。他喜好古典文学,对诗歌、音乐、戏剧、书法、篆刻、体育等均有涉猎,对词的研究尤深。著有《词调辑遗》《词调拾读》《词律拾遗补》《读词偶记》和《词调汇编》。前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何其芳、吴世昌认为“较清人万树的《词律》为完备”。
朱穆伯(1895年-1945年),原名绶纶,亦名毅,遵义县(今红花岗区)人。民国初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执教于南开大学。1926年任省立三中文史教师,与黄齐生配合传播新学,培植新风。因黄齐生被省主席周西成逼走,朱穆伯亦辞职到贵阳省立一中任教。由于性情刚毅,针砭时弊不留情面,届满之后,学校不敢续聘,因此赋闲于家。在家闲不住的朱穆伯,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先后任私立豫章中学董事及遵义高级中学筹建委员,后又到遵义师范学校和县中学教书。浙大西迁遵义时,聘为浙大教师兼图书馆馆长。1944年秋,任国立贵州大学中文系教授。1938年经中共贵州省工委批准入党,由省工委直接领导,开展活动。其师承章太炎、黄侃,深知基础教育的重要,常教学生要高处着想,低处着手,循序渐进,要精读名家名著,由博而约;写诗作文,要有书卷气,要脱尽市井俗气;认为书卷气如人的浩然气,浩气无存,正气不中;更重品德教育,常说:“文人最重品德。没有品德的人,就没有高尚的灵魂,也就写不出好的文章。”他对音韵学、训诂学、诗词均有研究,十分自负,时人戏呼为“朱大圣人”。
卢葆华(1898年-1945年),名夔凤,字韵秋,笔号乐江女士、笑生、茜华、绯娜、湘江菊子。遵义县虾子(今新蒲新区)人,自幼聪颖异常,记忆力惊人,是遵义县立女子师范学校第一期毕业生,后肄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她是一位极富才情、极有个性的女性,是20世纪前半叶贵州文坛有名的才女作家,工新旧体诗,书学赵孟頫。她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但命运多舛,饱受生活煎熬,后移居杭州,以写作、教书的收入,维持母亲及三个孩子的生计。抗战胜利前夕,客死昆明。卢葆华的处女作为新诗集《血泪》,是用新诗记述过去之血泪,将来之期望,现在之祈求,把痛哭和欢笑表达于笔端。她出版的作品还有:小说《抗争》、旧体诗集《飘零集》、旧体词集《相思词》、散文集《哭父》和文言体自传《飘零人自传》等。小说《抗争》自传性十分突出,对江绯娜的形象刻画,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在对于女主人公的爱情、婚姻的描写中,处处着力于表现她的坚强性格、独立人格和抗争精神。这部小说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功,显示出卢葆华小说创作方面的才华。在三十年代的贵州文坛上,她是一个鲜见的特例。
李小侠(1916年-1999年),遵义县(今红花岗区)人。1931年考入遵义县立女子中学,在余正邦、谢树中等老师影响下,读了许多马列著作等红色书籍,对妇女解放充满激情。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到遵义时,她在党的地下工作者周司和的策划与鼓励下,以“红军之友社”的名义,肩扛一面大红旗,带领男女青年前往南门关迎接红军。并在此间向女红军表达了遵义青年愿替红军做事的愿望。在红军大姐的帮助下投身革命,经常进出红军总政治部。认识了邓颖超、蔡畅、李伯钊、康克清、李坚贞、阚世英等诸位红军大姐,受到了红军的革命教育。当时,党中央提出在遵义县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欲成立“遵义县革命委员”。为此,由邓颖超、李伯钊亲自领导“红军之友社”的成员,组织“工农剧社”到街头、工厂、农村、学校边演出边访贫问苦,宣传红军的政策,物色新政权人选。这期间,李小侠十分活跃,工作很积极,深得邓、李的信任和关爱,她们亲热地称她为“小侠妹妹”。她的出色工作,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誉和肯定,她在“红军之友社”的推举下,以妇女代表的身份当选为“遵义县革命委员会”的妇女委员,并在成立大会上代表妇女讲话。红军走后,李小侠在黔北游击队从事群众发动工作。再后,在遵义地下党的领导下继续开展革命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