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遵义文化节日礼俗-遵义文化十讲

遵义文化节日礼俗-遵义文化十讲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遵义府志风俗》可知,遵义大多节日同全国传统节日,独特在于往昔农村,每家必备“黄历”,出门入学必卜吉凶。据相关调查,生活在遵义的族群,汉族占绝大多数,因此,地域习俗中季节性节日多从汉族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遵义少数民族的节日基本属纪念性或祭祀性的,即是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或纪念民族英雄人物。是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时间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第一天上午,要举行立竿仪式。

遵义文化节日礼俗-遵义文化十讲

民俗节日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重要内容,是先民生活活化石,是民族的记忆与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原色、本色和底色。遵义的民俗民风和古老悠久的遵义历史一样,通过层层积淀架构起深厚的传承基石,烘托着时代的风采。长期以来形成的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民间观念等绚烂丰富,多姿多彩。其间旧中有新,新中有根,根中有情;历千年之久,仍千姿百态,风情万种。据《遵义府志风俗》可知,遵义大多节日同全国传统节日,独特在于往昔农村,每家必备“黄历”,出门入学必卜吉凶。稽其流行的岁时节庆,大致可将其分为季节性、纪念性和祭祀性三大类。无论属哪一种,都从不同角度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遵义各族人民绚丽的传统文化。

据相关调查,生活在遵义的族群,汉族占绝大多数,因此,地域习俗中季节性节日多从汉族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有许多传统习俗,比如,各家各户要张贴对联、门神。对联用红纸书写,有些地方三年内有丧事的人家则需用绿纸或黄纸书写;有的人家在门上倒贴“福”字,意为福“倒”(到)了。三十夜时,还在门上贴上“财”或“招财进宝”的图案,在新年来临时把门打开,意为开财门。三十夜的年夜饭一般吃得比较早,吃饭前还须祭祖,并烧香纸烛。正月初一一早,要外出挑水回家,意为挑银水。一般不做饭菜,很多人家都是包饺子或吃米粉。许多人家这天还到山上去捡树枝,意为捡财。初二起年轻人一般都要外出拜年。

元宵。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俗称“过大年”,这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并在谷仓前点上蜡烛以示庆贺。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举行灯会,有的地方还跳一种叫“花灯”的地方戏。有的地方还要耍龙灯或举行龙灯比赛以祈求龙王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清明。是一个祭祖的日子,这一天,人们带上香纸烛和供品到祖坟上去挂青、扫墓。有的村寨还举行较大的祭祖活动,到时要在宗族中选出几个具体操办人家负责,各家要交纳一定的现金或食物用于购买祭祀物品和就餐之用。在祖先坟茔祭祀完毕后席地就餐。此后,各家再分别在自家坟上祭奠。一些地方还在这天用一种叫“清明菜”的野菜做一种叫“清明粑”的食品。

端午。五月初五是汉族传统的端午节,这天人们都包粽子,并采集和购买艾蒿、菖蒲,并把艾蒿和菖蒲用绳捆在一起,系于门上或门两侧,在吃饭的时候要饮用雄黄酒,饭后许多人家都要到户外去散步爬山,并称之为“游百病”。在临江水的地方,人们还开展划龙舟比赛活动。

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或叫“鬼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祖先牌位前摆上水果糕点等供品,并焚香烧纸,恭请祖宗回来过节。这天还要给过世的先人烧化冥币,叫烧“福纸”。即用红纸或白纸包上纸钱,写上姓名、生辰用火烧化。这天供奉祖先显得格外虔诚,认为逝去的家人这天也都回到家里来过节。晚上有的地方还要到所居附近的河里放灯,俗称“放河灯”,寓意给死去的先人照亮回去的路,顺河返回故里。

中秋。八月十五是汉族传统的中秋节,这天人们都吃月饼,并在晚上摆上月饼、水果、瓜子供奉月亮婆婆。小孩子们还邀约一起到地里去“偷”南瓜和其他东西。随后将“偷”来的东西带回来煮月亮饭,被“偷”的人家即便发觉也佯装不知。

遵义少数民族的节日基本属纪念性或祭祀性的,即是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或纪念民族英雄人物。如仁怀的踩山节,仡佬族的吃新节等。

踩山节。传说就是为纪念康熙年间反清战死的八百名苗兵而立。是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时间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第一天上午,要举行立竿仪式。在山坡中央竖起一根系着松柏枝条和鲜花彩旗的花杆,作为采花山的标志。花秆竖好后,年长者向人们敬酒祝福,同时锣鼓声声、鞭炮齐鸣、芦笙悠扬,男女老少跳起蹬脚舞,耍狮灯,一片欢腾。晚上,篝火熊熊,人们围坐在篝火旁饮酒对歌,通宵达旦。苗族同胞吹芦笙、跳舞、对歌、尽情欢笑,聚亲会友,共庆新春。

祭山节。农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归来,万物复苏,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以村寨为单位各自组织。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长房世袭主持;多姓杂处的寨子,则轮流主持,每年由数户共同当值,用拈阄方式确定当值者。主持人面对神树,恭恭敬敬地献祭,呼请各山神来享受祭物,并祈祷山神保佑全寨清洁平安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男子会犁牛打耙、女子会纺纱织布、多生子女。神树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视为神圣之地,备受爱护,人们不得放牛马去践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树木,也不能随意进山砍柴割草。(www.xing528.com)

吃新节。孟秋季节,繁忙的农田管理基本结束,作物初熟,丰收在望。仡佬族人认为,这是天地、祖宗保佑的结果,所以新粮一熟就怀着喜悦、感激之情,迎请天地与祖宗尝新。这就是仡佬族“吃新节”的由来。吃新的具体时间各地不一,多数在农历七月初七,少数在七月第一个辰日,如遇闰月,则在八月的第一个巳日。七月初一,即发麦芽豆芽、谷芽,挂堂屋中柱前迎接祖先回家,一直供至七月十三。吃新节当天摘取新谷穗、苞谷、豆荚等一齐献祭,并把纸做的金山银山放桌上,点香燃纸念请祖宗享用,而今多地已将仡佬族传统的吃新节与汉族的七月半祭鬼活动联系起来了。

事实上,最能体现一地风俗习惯的,莫过于两件与人生大事相关的礼俗,其一为婚俗,其二为丧俗。旧时遵义的婚礼习俗与中原大致相同,都由请媒、拜书、订婚、迎娶等程式组成,不过在遵义有一套自己的说法名称。我们仅从婚制、婚仪角度做一简单陈述。

婚制。旧时遵义属于父系家长制,儿子承袭家产,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婚姻绝大多数是一夫一妻制,成年男女婚姻流行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的父母包办婚姻,一般的结婚年龄在十五岁至十九岁之间。未成年的子女也可以订婚,称“背扇亲”,或曰“背带亲”,甚至还可“指腹为亲”。另外,在遵义还有一些特殊的婚制,如“转房”制度,一般只是夫死从其弟,通常叫“小叔填房”;“招赘”制度,即“招女婿上门”,因“膝下无儿”,或虽有子而年幼,才招婿上门。入赘的女婿有两种:一种是夫落妻家,不顶宗支;一种是上门后,要顶宗支,即所谓“一门顶两姓”。有的不但婚后所生子女要随女方姓,而且男方本人也要随女方姓三代或五代后才“还宗”,通常两种都有财产继承权,但后者更为“合法”。入赘的女婿有的也要履行民族学中所称的“赋役婚”,即男生婚前先到岳丈家住一两年然后才结婚。待要举行婚礼时,男方先回到自己家中,女方家要像娶新娘那样,派接亲的人去将女婿接过门来。也有的是订婚后就接来,成婚时只举行“园成”或“团房”仪式。岳父家对入赘的女婿,跟对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无损于男子的尊严,但女婿不能将财产带回自己原来的家中去。

婚仪。遵义婚姻,基本上都要经过说亲、订婚、行聘、迎娶等四个程序。婚仪中的许多情节颇为别致,农村在今天犹保古代遗风。说亲,有许多饶有风趣的情节,一般是在嬉戏中完成探问。女方基本不直接答应,要通过说一些心领神会的玩笑话来试探与敲定。定亲,遵义人称之为“打倒信”(即“回复”之意)。一般是在初步取得女方父母同意后,选定一个适当的时间,媒人背着男方家备办的一壶酒、一把面条,或者是一瓶酒、一排粉条、一封糖到女方家去。进屋后,媒人倒出一些酒,到女方家逢年过节祭祖的地方,奠上三滴酒,表示敬祖先,接着满满斟上两碗酒,先请女方父母亲喝,然后再请老辈人喝。当女方家的老人们都依次喝过“允口之酒”以后,这门亲事就算是应允下来了。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加以公开,以引起舆论的监护。行聘,一般称为过“过财礼”。定亲以后到将要结婚的前一两年,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聘礼。其品种、数量各地不尽相同,但这一程序大都必须履行。迎娶。喜期大都选在农历的冬、腊月,以避开农忙时节,迎娶又大致都有“接亲”“发亲”“拜堂”“宴客”“闹房”等几个程序。

丧葬方面,生养死葬,是遵义民俗中的基本道德。旧时,人过50岁就称“老人”了,就要安排“后事”,割好寿木,备好寿衣,以迎大限。人死后,有一套丧葬程序,按时间一般有“送终”“报丧”“做道场”“戴孝”“入殓”“出殡”“落圹”“复山”等环节。其做法和中原汉族也相差无几。在葬俗上,有地方特色的,是对几种不同死亡的态度。一是“凶死”,即死于“非难”,遗体归故里后只能停放在门外。 “客死”,遗体也不能进家门。“早归”“夭折”,丧事一般从简,如是做好事而死,则予以厚葬;如还只是婴幼儿,则称“打嫩丁”“坏了”,往往用木匣或竹席裹尸置于岩腔下,俗称“葬娃儿”。

民俗方面除一些公共习俗之外,在遵义农村还时兴一些特殊的礼俗。

订大门。人们在搬迁新居之吉日请先生于吉时在大门两旁念祝福词的仪式。历史上的遵义人重占卜,致使如今都深信,搬进新家时要遵从一系列的规矩。搬家之前必定要请先生看吉日,搬进新居的前一天准备五谷杂粮、酒水等祭祀之物。第二日邀请亲朋好友、邻里相亲们齐聚一堂,于吉时开门唱词,完毕后开宴席谢客。

上灯。尊重祖先是遵义人溶入血液的孝悌观。认为祖先虽死但仍在阴间保佑着子孙,因此,每年过年之时要到祖先坟前上香火、烧冥币、鸣爆竹。上香火是祭奠祖先,鸣爆竹是呼唤祖先回到坟前收取冥币。上灯一般持续三到五天,从大年初一开始,天数随家而定。正月十五后又会持续几天。平时逢清明,或祖先祭辰也上灯。上灯之俗如今犹存,有条件的家庭甚至会在祖先坟前放烟火。

鲁班。此俗主要是木匠与雇主修房造屋时,讳鬼神而展开的祭祀活动。工匠之人一般都很敬重其师傅,相应的对其行业的祖师爷更是尊重。然而这些一度被人们视为封建迷信的活动中,分明能感知一种尊师重道的习俗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