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遵义文化:官学和私学的多元融合

遵义文化:官学和私学的多元融合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以后教育就多样化了,既有官学,也出现了私学。官学作为推行统治者教育理念的最好形式,在明代及之后,成为遵义地域上主要的教育渠道。明代前期遵义属土司区域,官学主要以司学的形式出现,后“改土归流”,官学则主要是府学。不过,此时书院与官学已归为一途。明承元制,但以教化为主要任务,兼有蒙学性质。实际上它是清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基础教育的官立学校,具有“边疆教化”的特征,并逐渐取代社学的地位。

遵义文化:官学和私学的多元融合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原始教育基本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或口耳相传。夏代则有了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春秋以后教育就多样化了,既有官学,也出现了私学。遵义秦汉就有治,是较早接受汉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东汉时尹珍首开“南域”之学,南宋播州土官“建学养士”,元廷倡导儒学,随着时代的脚步,遵义教育从自发的私学过渡到官学,教育形式渐趋完善。明贵州建省至清代,遵义教育已与全省同步进入繁荣阶段。相继建立各种官学、社学和书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土司教育:类型多种多样。

宋元播州时,土司辖制下的学校建设情况无资料可稽,然从多种文献可了解,时教育类型却不单一,有包括家庭、家族、村寨教育等形式。其家庭教育是主体,通常是在家庭范围内由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中的成年人,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以口传心授、父子家传等方式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其子女及晚辈施以一定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知识的教育、劳动技能的训练、本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的传承、伦理道德品质的培养等。而家族教育则重规约。播州时各民族聚族而居,形成村寨,并自然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组织。为了增强家族凝聚力,通过祭祖、冠婚、互助,制定家族规约、调解纠纷、惩罚族人等形式来进行家族教育。杨粲就十分重视家族教育,他以儒学为标准,制定了《家训十条》:“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从俭约、辨贤佞、务平恕、公好恶、去奢华、谨刑罚。”并勒石为训,被文学家宋濂誉为是“有功名教,遗福子孙”的至理名言。村寨教育是一种补充,村寨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沉淀最深厚、保存最为丰富的地方,村寨教育则用民族传统文化来承担塑造和规范社会成员的重要职责。

儒学入黔:官学与司学的出现。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诏令全国府、州、县设立儒学,并制定儒学制度,以行教化、育人才,为巩固其新政权服务。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谕国子监:“今西南夷土官,各遣子弟来朝,求入太学。”把推广儒学作为“安边”的要务。在他的重视下,遵义凡有条件的地方,都设立学官,建立学校,修建孔庙。二十一年(1388年)至宣德元年(1426年),播州宣慰司等地遣子弟和儒学选贡生入国子监为监生。官学作为推行统治者教育理念的最好形式,在明代及之后,成为遵义地域上主要的教育渠道。官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由学官直接管理学校,省设提学副使,府学设教授,州学设学正,县学设教谕,他们既是教育行政长官,又是生员的师长。同时,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监察御史裴承祖上言:“四川贵播二州,湖广思南、思州及其安抚司州县,贵州都指挥司……等长官司诸苗蛮,不知文化,宜设儒学使立诗书之教,立山川社稷诸坛,岁时祭祀。”于是司学随即产生。司学是当时实施民族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与府、州、县、卫学并存于民族地区,开启了遵义民族地区官学体系及制度。明代前期遵义属土司区域,官学主要以司学的形式出现,后“改土归流”,官学则主要是府学。事实上,在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遵义就建了播州宣慰司学,万历年间则建立了府学。明清以降,遵义所建官学,计有播州宣慰司学、遵义府学、真安州学、仁怀直隶厅学以及桐梓、余庆、湄潭、绥阳、龙泉(凤冈)、务川等县学。

自由清风:书院的勃兴。

与官学得到大发展相对应,遵义的书院也在逐渐成长发展。最初的书院与官学不同,它是学者讲课授业、著书立说、出版图书、开展学术活动的场所。由山长主持,聘请名家讲课,内容广泛,讲课自由,学术空气浓厚。听讲的学生,不一定参加科举考试,有已“进学”的,也有未进学的童生。到清代,遵义书院最多时达18所。不过,此时书院与官学已归为一途。表现为省城书院的山长由朝廷任命,而各府州县的书院山长由地方官选聘。其次,书院自由讲学之风每况愈下,月课以八股文为主,平日功课朱子《四书集注》《五经精义》为主,背诵经文,听师讲解,每课作文一篇、诗一首,并把考试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其三,书院经费由官府拨给或由官员出面募捐,购置田产,收租办学,开支山长的“束脩”和学生的“膏火”,有些书院还设立“笔资”“花红钱”作为奖学金。遵义府城就有培英、启秀、湘川三书院,以湘川书院最具特色。湘川书院建于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嘉庆中,莫与俦任遵义府儒学教授,前后达19年,极力振兴教育,主讲湘川书院,并创立“汉三贤祠”,以乡贤舍人、盛览、尹珍为楷模激励学生。在他主讲湘川书院期间,学子蚁聚,求学者盈门,造就了一批博学鸿儒,著名的如经学大师郑珍、目录版本学家莫友芝、易学家萧光远、训诂学家莫庭芝等。

渗透民间:社学义学兴起。(www.xing528.com)

社学创于元代,主要是教劝农桑。明承元制,但以教化为主要任务,兼有蒙学性质。清承明制,于乡间置社学。义学亦称“义塾”,旧时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一种蒙学。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义学,依“稗土苗子弟入学肄业”而设。实际上它是清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基础教育的官立学校,具有“边疆教化”的特征,并逐渐取代社学的地位。遵义自明代起,在官学与书院的带动下,兴起了以“蒙养教育”为主的社学。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调令天下设立社学,以里田为单位办学,延师教诲民间子弟、幼童15岁以下者,可令入学读书,讲习冠、婚、丧、祭之礼,兼读本朝律令。社学主要招收蒙童,学有成绩的可通过“童试”升入府州县学,而生员考核不合格的则发还社学。弘治以后,遵义各地相继都办起了社学。据《遵义府志》记载,万历二十六年(1608年),遵义知府孙敏政举行乡约,传檄所属一州四县,于各城乡村里择地建立社学,于是共建立87所,其中,正安州27所,遵义县14所,桐梓县22所,绥阳县27所,仁怀县22所。遵义的义学,最早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出现在桐梓,有清一代达90多所。社学和义学在当时对遵义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子弟所做的基础教育,对遵义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体外游龙:多样化的私学。

除官学、书院外,明清时的私学也得到相当的发展。事实上,遵义有文字记载的私学起于汉代尹珍在正安一带讲学。以后各代,私塾渐有发展,经久不衰,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私学有两类,一类是进行启蒙教育的私塾,另一种是较高层次的私人讲学。私学因未纳入官府的管理范围,没有确切的统计资料。道光《遵义府志序》记述,当时遵义私塾已相当普遍,已达到“经行虽僻,无一二里无塾童声”的境界。据《沙滩文化志》记载,今新蒲新区所辖禹门寺的振宗楼就是黎氏家塾。六七十年间,这所私塾桃李满园,英才辈出。涌现了黎恂、黎兆勋、黎庶焘等二三十位文人学士,尤杰者为郑珍、莫友芝、黎庶昌,时称“黔中三君子”,其学术成就与诗文创作,不仅为黔中冠冕,而且饮誉海内。 《遵义地区教育志》记载,清代末期的统计,仅播州区团溪镇,就有私塾200多所。农村私塾有的甚至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遵义私塾的办学形式多种多样,其称谓各地也不相同。一般有四种。一种称家塾,是有钱人家在家设馆,教授子弟以及亲朋子弟。如蹇氏私塾,兴办于清同光年间,学生多为蹇氏子弟,培养出拔贡、举人、留学生多人。第二种为坐馆,即教师在家设馆,教授学生。如莫与俦丁忧回家,即设“影山草堂”教育家乡子弟。第三是众馆,也称明馆,由几家人或几个村寨联合举办,教师的报酬由学生家长共同负担。第四种是义馆,多数由家族举办,以祠堂为馆,以祠堂租谷作经费,专教本族子弟。还有的由同乡会会馆举办,专教某籍同乡的子弟。遵义私学教育最为成功的范例莫过于以郑、莫、黎为代表的“沙滩教育”。

流官治教:建制与开科。

明清两代,学校与科举并为一途,凡入官学者必须经过科举的童试,取为秀才的才能成为生员,生员经乡试合格而成举人,再经会试、殿试而成进士。学校以儒学为本,讲授《四书》《五经》,科举考试以《四书》文句为题,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

戊戌变法后,在维新思想和“西学东渐”的推动下,“废科举,兴学堂”成了时代的潮流,遵义教育也进入了由旧学向新学的转变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