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端,其族谱称为山西太原人。时被逐到泸州的罗太汪势单力薄,请求杨端领兵收复播州故业。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杨端以“南诏叛,陷播州,久弗能平”为由,率领令狐、成、赵、犹、娄、梁、韦、谢八姓家丁武装,从川南泸州合江沿赤水河攻入播州,“迳大白锦”,驻军高遥山(八里),占领播州南部(播州区境),史称“复播之战”。从此杨氏成为播州封建领主,罗氏退居副职。
对这一史实,史籍记载要么缺位,要么语焉不详。郑珍在《遵义府志》中考证,只《宋史》与《明统志》留有片言。“《宋史·诸蛮传》云,唐季之乱,蛮酋分据其地,自署为刺史。 《明统志》云:播州,唐末没于蛮,疑州刺史者得之”。其中关键信息是,官方认为杨罗实为“蛮酋”,“刺史”身份是自署的,说明杨端复播,并无官方行为。浙大内迁遵义期间,著名史地学家谭其骧在《播州场保考》中认为,杨端入播之战,是遵义古代史上的大事,《唐书》《新唐书》等国史无记载,实质是唐乾符初年川南僚人的一支杨保族豪酋势力与罗闽部族的领土之争,所争者并非州县之地,而是“播州西南边鄙之溪洞耳。惟其为部落之争,故传说偕杨氏入播者,为七姓八姓之众,而非若千万之大军也”。同时还说:同一复播之战,杨氏谱以为唐室讨南诏,罗氏谱以为助太汪击闽蛮,“杨端所复,乃系杨保族在播鄙之故土,至其后之据有播州城邑,自唐言之,(播州)乃失而非复”。他认为这是杨氏子孙宋元后曰诗书礼仪,耻其先祖出于蛮夷,“故刺取前史,巧相比附”,将豪酋杨端割据播州的史实,改写作为朝廷“收复失地”,“反以‘功在国家,泽被生民’誉之,斯诚啧啧怪事矣”。(www.xing528.com)
不管杨端以何身份入播,不管其祖籍何地,不管其原有民族属性为何,但从其入播开始,就面临着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如何在播州生存、发展和壮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适应播地环境,适应播地民风民俗,就要“本土化”。杨端及其子孙遂用近十世的时间,历经从军事“杨堡主”向军事行政“杨保主”的转变,终使播州成为其家族世袭统治的独立王国,实行封建领主制。历唐末、五代、宋、元、明五个朝代,传29世,共725年。杨端入播,既是杨氏家族“本土化”“夷化”的过程,也是遵义“播州化” “土司化”的过程,对遵义的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