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生活中,遵义局部地域的人的生活方式、人生追求久积成俗;或某些行业人的技艺精湛,渐成业内代表。这些习惯或技艺特色鲜明,形成特色文化。
其一是诗乡文化。写诗,在绥阳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从古至今,诗人、艺术家、作家活跃文坛,名人辈出。到而今已有几百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艺作品数万篇,出版以诗歌为主的文学书籍多达几百部。读诗写诗渐成民众的自觉,著名诗人贺敬之为其题词“中国诗乡”。
其二是杂技文化。遵义杂技团建团时间虽不是很长,但其水平高超,屡获大奖。特别是紧扣“红色文化”,组建“长征演出队”,沿红军当年长征路线表演,坚持拥军慰问演出,深得“老、少、边”区人民和解放军武警官兵好评;锐意改革,将杂技、魔术、轻音乐歌舞融于一台,创作出了一大批经典节目,多次出访交流,成为遵义文化的一张耀眼的名片。(www.xing528.com)
其三是辣椒文化。虾子种植小辣椒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以虾子为中心的播州区、红花岗区相邻乡镇大抓多种经营,积极帮助农民选育良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其生产的辣椒成为国家传统的出口免检农副产品之一。由是,地方政府兴建“中国辣椒城”,经培育发展,现已成为农业部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是全国辣椒集散地之一。
茶文化。遵义茶文化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自秦汉以来,茶就是当地居民的传统饮品,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给遵义茶叶的评价甚高,称“其味极佳”。现湄潭、凤冈、绥阳、余庆、正安等县盛产茶叶,这些地区不仅专注茶的种植、制作,还重视茶产品的开发加工,打造茶旅一体经济模式,甚至从实体上升到艺术,产生了大量的茶景观、茶诗词、茶歌、茶书画、茶摄影等艺术产品,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