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将群文阅读停留在认识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例如,这组群文阅读,学生知晓了三篇文章的秘密,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了写矛盾心理可以用到哪些方法,另外也联系生活实际,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照应,但是最关键的是运用。知识只有经过运用,才能内化,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在学生举出如上的生活中的矛盾心理的事例后,着手进行写的训练必不可少。学生可从以上三件事例中,任选一件事例,用学到的写矛盾的三个方法中的一种,再现内心矛盾,字数200字以内。学生在课堂的十分钟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下了这样矛盾的心理。
生1:
不好了,老师说要抽查背诵《经典诵读》了,这可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我双休日在家只完成了书面的回家作业,口头的回家作业早就被我忘记在九霄云外了。所以,如果抽到我,一定会死得很难看。想到这里,我不禁低下了头。不行,我低下头,老师就肯定知道我没有背诵了。我不自觉地挺胸抬头,装作很镇定又自信满满的样子。可是我的眼睛又不敢盯着老师的眼睛看,这不是又露出破绽了吗?我面带微笑,迎着老师的目光,老师看了一眼我,我不惧怕地对望着老师,注视着老师的目光,心里却不断提醒自己:不能低头,不能低头,不能躲避,不能躲避。总算,老师的目光看向了别的同学,我暂时安全了,唉……
生2:
自从上了三年级,成绩犹如过山车,不过这辆过山车,大部分都在下山,上山却是鲜有的。这不,这次考试我又坐上了下坡的过山车——76。一二年级的时候,父母能接受的范围是90分以上;三四年级,父母能接受的范围是80分左右;现在五年级,似乎又到了调整范围的时候。签名,这是老师下达的最令人心痛的命令。今天早晨,喝了妈妈六点起来为我准备的荠菜包子和新鲜榨出来的豆浆。临出门,妈妈说:“加油,今天好好考。”“妈妈,我会努力的。”放学了,带着一份76分成绩的试卷,我该怎么跟父母交代?让妈妈签名,我怎么对得起妈妈对我的所有付出和期待。不签名,我又怎么跟老师交代?我鼓起勇气,走到妈妈面前,眼泪却不争气地先说了话。(www.xing528.com)
生1写了抽查背诵的时候自己的心理活动,运用了《剥豆》的心理描写方法:反复。第一次反复在抬起头,第二次反复在迎接对视的目光。在反复中,刻画出内心的矛盾:不敢抬头,却为了保证自己不被抽查,装作勇敢的样子,抬起头来;不敢对视,却为了让教师看到自己的不害怕,而努力在对视的时候保持镇定和微笑,不低下来。用反复的心理描写,写自己动作的变化与《剥豆》中用反复的心理描写,以及写自己剥豆速度的变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2写试卷签名的经过,运用了《窃读记》中指向更迭的心理描写方法。当自己拿着这份试卷的时候,却突然想起早晨母亲为自己做早饭的场景,也想起了妈妈在临出门对自己的鼓励。妈妈的爱心早餐和鼓励,结果却换来了自己手中的这份试卷上无比糟糕的分数。文字中,心理描写先指向自己,再指向妈妈,最后又指向了自己,通过指向更迭,形成期待和现实的对比,将矛盾的心理中的失落刻画得入木三分。
如果知识呈现在书本中,那么知识是“死”的;知识只有在被运用时,才是活的。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学生认识规律,从文中学到三种写矛盾心理的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学到了真正的语文知识,而且最难能可贵的还是对知识的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