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践研究:同中求异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践研究:同中求异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对高段叙事性文体做了梳理和分类,发现虽然这些文章叙事性明显,但是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叙事性特点,再细分为五类,即同主题、同结构、同写法、同对象和同情感。笔者将之分为五类,是对小学语文高段人教版教材的叙事性文章同中求异。这三篇叙事性文章中,动物无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让人见之不忘。高段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写叙事的文章有,五年级上册的《梅花魂》《落花生》,五年级下册的《白杨》和六年级下册的《桃花心木》。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践研究:同中求异

笔者对高段叙事性文体做了梳理和分类,发现虽然这些文章叙事性明显,但是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叙事性特点,再细分为五类,即同主题、同结构、同写法、同对象和同情感。笔者将之分为五类,是对小学语文高段人教版教材的叙事性文章同中求异。当然,叙事性分类并不局限于这五类。笔者针对梳理出来的文章,谈一谈这样分类的原因。

(一)同“主题”

把相同主题的课文组合在一起,学生对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进行阅读,通过比较分析,他们会对课文产生自己的理解,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类比,进而更快地理解其他同类型课文。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中的《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它们的共同主题是“动物”:动物和人一样,有自己的爱憎,有自己的智慧,有自己的情怀。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构成“动物的性情”群文阅读主题,是合适的。《老人与海鸥》写老人十多年来,每个冬天都给海鸥送餐,跟海鸥做伴。后来,老人去世,海鸥们围着遗像给老人送行。《跑进家来的松鼠》写从森林里跑来的松鼠,到了作者家,依旧不改它的本性——储存食物过冬。《最后一头战象》写经历过抗战的大象——嘎羧,预知自己命不久矣,前往象冢,不过他要去的“象冢”是埋葬曾经一起浴血奋战的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能使学生迅速体会到,这三篇文章都在写动物。即便是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作者,但三篇文章聚焦的其实都是动物的“灵性”。灵性是与人类相同的特性。《老人与海鸥》中,海鸥为老人送行是灵性;《跑进家的松鼠》中松鼠“偷”帽子、方糖,松鼠在家里“晒蘑菇”是灵性;《最后一头战象》中,战象念念不忘马鞍,念念不忘曾经浴血奋战的战象们,这也是灵性。这三篇叙事性文章中,动物无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让人见之不忘。

(二)同“形式”

五年级下册的叙事性文章中,出现了一篇非常特殊的文章——《半截蜡烛》。这篇文章其实是一个短小的剧本。苏教版将它改写成了一个故事,没有保留剧本的特点,而人教版教材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本的剧本形式:对话、旁白、舞台指示、动作说明。笔者也发现,叙事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细腻的心理描写,在剧本中不曾出现。《半截蜡烛》是唯一一篇让高段学生学习剧本的文章。然而,只靠一篇文章,显然不足以概括出剧本“在有限的时间内设置不少曲折的情节”的特点。所以,在学习《半截蜡烛》这篇剧本的时候,可引入其他小剧本,如《中央车站》《夜梦杀人》这类短小篇幅的剧本。这两篇短小的剧本在情节上跟《半截蜡烛》很相似,情节曲折。通过三篇剧本的群文阅读,学生更容易抓住剧本的特点。通过群文,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为聚焦剧本曲折的情节铺垫基石。

(三)同“写法”

同样是叙事性文章,在写法上却各有特点。有的文章会反复出现一个句子,有的文章用矛盾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有的文章会有“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的悬念,有的文章借物喻人,有的文章有出彩的心理描写,有的文章则有明显的伏笔。百花齐放的写法,使文章精彩纷呈。以“借物喻人”为例,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高段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写叙事的文章有,五年级上册的《梅花魂》《落花生》,五年级下册的《白杨》和六年级下册的《桃花心木》。

《梅花魂》,借外祖父书房中的一幅墨梅图,写梅花的清白、骨气、傲然风雪、坚贞不屈;借一条雪白的细亚麻布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写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外祖父身在异国他乡,身边留着的一幅墨梅图和一块梅花手绢,是他极为珍视的物品,平日里小心呵护。因为“梅花”在中国人文化观念里,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意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一朵不畏严寒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一朵不争春、有骨气的梅花;“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一朵清白之花。而这梅花的种种特性,正是中国人民精神的写照。文中这样写道:“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梅花,不是简单的墨梅图,不是简单的梅花手绢,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

《落花生》中,一家人围在一起品尝丰收的花生。父亲以此为契机,告诉孩子们:“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在这里,落花生用来比喻这类人:有成果不急着炫耀,也许没有体面的外表,但这类人是有用的人,对别人有好处。“落花生”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一类人的统称。

《白杨》,窗外的白杨,是孩子们前往新疆时,在火车上看到的一道风景。如果仅仅将它看作一道风景,文章的艺术价值就低了。这白杨生长的地方——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茫茫大戈壁。这白杨的特性——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是父亲在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哪儿需要他,他就在哪儿,新疆需要他,他就在新疆。这白杨也是像父亲一样的一类人——哪里需要他,他就在哪里,不动摇,不软弱,那么直,那么坚强。

《桃花心木》借种树人种树,写生活的不确定性。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作者借种树人的不确定性写生活的不确定;作者借树木寻找水源,努力扎根,写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四篇文章,都运用了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手法。写物,只是引出作者由此想到的精神,并由此联想到具有该精神的人。四篇文章构成“借物喻人”主题的群文阅读材料,深入推敲,必定可以找到更多的共同点。

(四)同“对象”(www.xing528.com)

这里的对象,即指同一个描写对象。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有描写相同对象的文章,如写父亲的文章有《落花生》《十六年前的回忆》《钓鱼的启示》等。写母亲的文章有《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妈妈的账单》等。这是一类:写同一类型。第二个类型是写同一个人,特别是名人,如写毛泽东的文章有《青山处处埋忠骨》《吃水不忘挖井人》《毛主席在花山》,写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

第一类即写同一类人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可以观照到不同人对父母之爱的不同感受,因为爱的表达方式往往多种多样。第二类即写同一个人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则可以观察到不同人对同一个人的评价,因此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他的为人。以五年级下册的《临死前的严监生》为例,作者通过设置悬念,将“两个指头”从两位亲人、两笔银子、两位舅爷,一步步指向燃着的两茎灯草。将知识分子的吝啬和讽刺,刻画得淋漓尽致,极尽讽刺。然而,在教学中,学生的理解也曾出现过剑走偏锋的情况,他们将“吝啬”解读为“节约”。这是因为文章是对《儒林外史》中一个故事的片段节选,难免让人以偏概全。

然而,严监生这个人物只有吝啬的一面吗?想要对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有更全面的了解,还得从《儒林外史》这本书中去寻找更多的线索。严监生是胆小的,因为他至死都活在他的哥哥严老大的阴影之下。严监生是薄情的,在妻子王氏卧病在床,生命垂危,刚松口同意把侧室赵氏扶为正房时,他就连三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邀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才有凭据。”严监生也是有人性的,在妻子病重的时候,在家人遇到麻烦的时候,他十分慷慨,不惜重金。

他就是这么一个复杂的人物:吝啬、胆小、薄情又不乏人情味。然而,仅凭教材中节选的文章又不足以支撑起这个复杂的人物——严监生。如果节选更多的关于严监生的故事,相信学生对于人性的复杂会有更深入的体会。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叙事性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一面》为例,两篇文章描写的对象都是鲁迅先生,第一篇文章以侄子的身份,回忆伯父与自己讨论书,回忆伯父的一席话,回忆伯父为车夫包扎伤口,并且借女佣阿三的口,说她眼中的鲁迅先生。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之后,编者设计了两篇阅读链接: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这两篇文章,一篇写鲁迅先生活着时的音容笑貌,而另一篇写人们到万国殡仪馆,表达人们对鲁迅先生的敬意和瞻仰。《一面》的作者是一位售票工人,在书店里买书,偶遇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平易近人以及那道隶体的“一”字胡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材中的两篇文章,都着眼于塑造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不同的人眼中看到的鲁迅先生也是不同的。在用人、侄子、朋友、工人眼中,一个个鲁迅先生的形象立即饱满起来。这就是群文阅读的有效之处,提供好的文本,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五)同“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一些课文,它们都表达了同一种情感,把这类课文加以整合,有利于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感受这种情感。例如,写敬佩之情的叙事性课文出现在五年级上册,有《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

《狼牙山五壮士》写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掩护转移,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向狼牙山,为了把生的希望留给主力军,毅然走向悬崖绝壁的狼牙山顶峰,最后,狼牙山五壮士相继决然跳下悬崖。

《难忘的一课》写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我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教师一笔一画写下“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遍又一遍认真地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两篇文章,都写的是特殊的战争时期。两篇文章在时间上,有顺承的关系。在战争的剪影中,我们看到了为了大部队的安全而英勇赴死的狼牙山五壮士;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们听到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两篇叙事性文章,挑选了两个典型的人物:战士、教师。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沉着,教师在战后重建秩序。无论是对战士还是教师,都表达出作者那深深的敬佩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