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阶段是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基础,就好比一棵小树苗,如果根基不稳,参天大树或许只是它心中一个遥远的美梦。人是身与心的互相融合,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连的,身心健全才能确保孩子一生的良性发展”。情绪作为心理的组成部分之一,消极情绪会不利于身心发展,因此要引导儿童学会合理地表达和调节情绪。情绪管理主题立足生气、恐惧两种不良情绪选择五个绘本作品进行主题阅读教学,希望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教学内容
根据情绪管理主题,选取《生气汤》《雷公糕》《我好担心》《床底下的怪物》《请不要生气》五篇文章进行阅读指导。
(二)教学目标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传达的思想。
2.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正确地看待不良情绪,发泄情绪。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管理情绪,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法。
2.讨论法。
3.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快乐时,整个世界都亮了;难过时,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恐惧时,整个世界就是黑色的。其实啊,聪明的人会控制情绪,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文章,看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是聪明蛋还是小傻瓜?
整体感知:请大家结合注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要求),读完之后,和同桌讨论这几篇文章的小主人公身上有什么样的情绪特点呢?(www.xing528.com)
《生气汤》——生气
《雷公糕》——害怕
《我好担心》——忧虑
《床底下的怪物》——恐惧
《请不要生气》——害怕生气
重点探究:
1.教师依次出示图片,梳理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讲述故事。
2.通过朗诵,感受每部作品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3.抓住故事的转折之处,找到五位主人公解决问题的办法。
分析:进行“变脸”游戏,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高兴、生气、难过等不同的情绪。小组合作,选择一篇文本,结合故事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进行模仿,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续编故事情节。
活动延伸:针对班集体中情绪易失控、内向胆小的学生,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设计“情绪管理站”表格,根据学生的真实事例,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鼓励他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每天的进步填写在表格之内,并附有总结和反思。通过这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管理不良情绪。
总结:通过学习,想一想自己的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让自己生气或者恐惧担心的事情,当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好方法去排解呢?
(六)教学反思
这一主题围绕着情绪展开教学,需要采用诵读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作品中主人公情绪的递进变化,但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却几乎没有涉及诵读教学,教师对学生诵读的指导不够。这一学段学生的识字水平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教师对朗读的要求不能仅限于读准字音、读对节奏,更应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在脑海里联想出画面,并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联想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