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言传身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言传身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从本次课程改革以来,人文性确实得到了重视,但是现在有人在现存的问题中反思,认为人文过头了。人文性并不只是体现在课文中,而是存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抛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做到眼中有人,给予学生人性的关怀与期待,进而挖掘学生语言潜力和无限发展的可能。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天平上平衡的两极。这里面还存在一个人文性的现时性与长远性的区别问题。

言传身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自从本次课程改革以来,人文性确实得到了重视,但是现在有人在现存的问题中反思,认为人文过头了。但是真正的人文性并不是过头,而是不足。人文性并不只是体现在课文中,而是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在当下的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能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探索的空间,不给学生自学的时间,不给学生自己思考感悟的时间;教师不能够充分尊重学生,而是强迫学生跟自己的教学走。无论多么精彩的课,无论把文中的情感体会得如何深刻,都是机械地、强行地给予学生的,而不是人文关怀下的母语学习。因为真正的教育必须要关注到教育对象,要把教育对象当作生命个体来尊重”。

在语文教育的路上,往往重视了学科特点,忽视了学习语文的主体——学生。“在教学的时候,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其中包括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积累、情感需求、思维水平,甚至包括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因此就使语文学习出了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经常会把学习和学科混在一起,比如,在分不清“语文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语文”的目的的时候,就会出现偏差。而“语文学习”这个过程本身充满了人文关怀,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所需,尊重学生所要,使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即使是教“字词句篇语言语法”的时候,也要以学生能够接受的、能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愿意学,学得有兴趣。不把识字等同于机械重复的抄写,不把学词语简化为用词造句,不把句式训练僵化为扩句、缩句、修改病句,不把语言积累当作死记硬背,不把阅读当成条条框框或者脑筋急转弯,不把口语交际当作鹦鹉学舌,不把作文弄得无病呻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学科观念,眼里有学生,更离不开教师无私的付出,以及教师的足够的耐心。教师应该抛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做到眼中有人,给予学生人性的关怀与期待,进而挖掘学生语言潜力和无限发展的可能。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天平上平衡的两极。语文教师应该带着理性的关怀,带着感性的期待,“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将来有欣赏、完善和修理的能力。(www.xing528.com)

这里面还存在一个人文性的现时性与长远性的区别问题。“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追求的是长远的人文性,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功底。这个功底就包括由具体的文字体验到情感,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价值观。至于学生将来会成为文学家还是数学家,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在教学中不用面面俱到,不需要把所有的点都设置得那么精确深刻,而只是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到典型,找好切入点进行问题设置、教学设计,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的来说,采用单元教学法,能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实现讲读与阅读鉴赏写作的密切结合,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单元教学总目标。当然,提倡单元教学法并不是排斥单篇课文的教学,而是在单篇教学的基础上实现整个单元教学的目的,这样有利于优化整个教学过程,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