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教学都要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即教师要很清楚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用什么方法,达到怎样的程度。群文阅读的教学也不例外,游离于目标之外的教学都是无效的教学。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目标去学,才有学习的方向。了解目标之后,教师要提前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样的学习才是主动学习,才是发现学习。因此,群文阅读课堂是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立足群文阅读设计比较性问题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是多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可见,在阅读过程中比较的重要性。有比较才能看出区别,才能有所思考,有所领悟。而比较也正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正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所欠缺的地方。
比较性问题可以是在同中求异,也可以是在异中求同,从而将几个文本连贯起来。例如,讲授《桥》这篇文章时,从体裁上来看,它属于小小说,按照传统的阅读教学,大部分教师都会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入手,一步步引领学生概括情节,赏析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但学生不过是很被动地跟着走。蒋军晶老师在讲解时运用了群文阅读的形式,设计比较性问题,使学生一目了然。他将《桥》与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进行了对比(见表3-1)。
表3-1 《桥》与《“诺曼底”号遇难记》
两篇文章在情节上有何相似之处呢?学生惊奇地发现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几乎一样。敏锐的孩子在共同点中也能发现不同之处,即大家都遇到了危险,《“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船长”以“死”作为警告,而《桥》中的“村长”却以“退党”作为警告,同样有着如此强大的威慑力,为什么?进而引出“村长”的人物形象。(www.xing528.com)
同样的,《桥》的语言风格在与《“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比较中也能清晰地显示出来:语言洗练,单词成句,单句成段,与当时紧迫的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再看小说的结尾,小伙子竟然是老汉的儿子,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而这就是小小说的特点。进而再给出奥莱尔的《在柏林》、星新一的《雪夜》,以及泰格特的《窗》,在不同的文章中再次感受小小说“设置悬念结局意外耐人寻味”的写作特点。
试想两节课的时间,既梳理了桥的故事情节,又分析了“村长”的人物形象,并在对比中感受了语言特点与环境描写,在与另外三篇文章的群文阅读中,再次感受了小小说结尾的特点,学生的阅读量何其大,感受又是何其深刻。而这都是传统的单篇阅读所不具备的。
(二)立足群文阅读设计迁移性问题
群文阅读是希望引领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分析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尤其是一篇带多篇这种课型中,教师可以设计迁移性问题,将一篇中所习得的方法用于其他文本的分析和讨论中,从而强化对此类型问题进行分析的思维路径。
例如,以写作手法为议题的群文阅读,就可以设计出迁移性问题。以“欲扬先抑”为例,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蝉》,作者对蝉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蝉的聒噪(心烦)(一抑)—病蝉的微弱(不屑)(二抑)—朋友说蝉为等一个夏天在地下等了17年(肃然起敬)(扬)。”同样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阅读《母鸡》和《漓江情韵》等文章,分别找出其中抑和扬的具体体现,以及转变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在迁移中巩固所学并形成分析的思维路径,从而提升阅读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