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观点”为议题组合
以“观点”为议题组合,若是将几篇观点相同的文章组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有利于学生对该观点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若是将几篇不同观点的文章组合在一起,不同观点间的碰撞,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例如,对于鲁迅,有人说他是个伟人,有人说他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有人说他尖酸刻薄,还有人说他亲切随和。此时,教师就可以整合不同人对鲁迅的回忆性的文章,学生在丰富的资源中就能够对鲁迅的形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自己去搜集资料拓展课外阅读的阅读意识。
(二)以“文体”为议题组合
语文教学要有文体意识,群文阅读亦是如此。相同文体的文章必定有共性特点,教材中出现的童话、寓言、故事单元等,都可以为我们的选文定题提供方向。例如,体会童话的反复结构方式,体会寓言中的对比等。而为了让学生对一类文体有一整体的认识,也有必要重新整合一类选文,让他们从多角度全面认识该文体的特征。
(三)以“人文主题”为议题组合
现在的语文教材从编排上来看,多是以“人文主题”为议题。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发挥其统一性,并适当延伸,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该主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生命生命》时,教师可以拓展“珍惜美好的生命”这一议题的文章,如《假如我能活下去》《难以想象的抉择》。《生命生命》中,挣扎求生的飞蛾、拼命生长的香瓜子、孱弱的身体里强有力跳动着的心脏;《假如我能活下去》中许下一个个愿望并努力实现的张海迪;《难以想象的抉择》中为了脱身不惜亲手锯掉自己腿的巴尼·罗伯格,无不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而且从共同之处比较,学生不难发现几篇文章都有具体描写的对象、主人公都面临了困境、在困境中都坚持了不放弃生命的“信念”、文章都通过具体的语句描写来表现这种“信念”。在一篇篇文章的阅读中,学生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生命力的顽强,从而更加敬畏生命。一篇文章也许能够给学生一丝的触动和感动,但一组文章的拓展阅读却可以让学生对该议题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能够给他们以震撼和冲击,从而引发思考,促进成长。(www.xing528.com)
(四)以“写法”为议题组合
现在的语文教学,无论是从应试而言,还是阅读的深度而言,越来越重视对于写法的要求,文章如何谋篇布局,如何构思,如何更好地为主旨服务,都是师生需要关注的地方。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同一写法的文章整合,进行群文阅读,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该写法。
例如,讲到小说单元,小说有一个重要的手法就是设置悬念,教师可以选取《桥》《20美金的价值》《周末》《夜归人》《神医王十二》等,引导学生找出设置悬念的句子并分析其效果。
再如,“欲扬先抑”这种手法,在小学教材和考试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如老舍笔下的《母鸡》,作者也是由刚开始讨厌母鸡,后来被其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感动不再讨厌,也是先抑后扬;而《漓江情韵》中,初识摇船人,看起来其貌不扬并身有残疾,很失望,这是一抑,后被其身残志坚的品质所感动,这又是扬,先抑后扬,形成对比,更能突出摇船人的品质动人。通过这一系列典型的欲扬先抑的文章学习,学生通过速读文章、圈点勾画找出何为抑、何为扬,并体会效果,对该手法必然是会有更清晰的认识的。
除了以上提到的四种议题类型组合方式,教师还可以按照核心素养的理念来设置议题,进行组合文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