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期,随着会计属性问题讨论的深入,人们自然要重新讨论“文化大革命”中被歪曲的一些会计基本概念,从而开始了全面、深入地讨论会计的定义、职能、对象、性质、方法等的时期。
综观这一时期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在这些概念上仍存在着歧义纷呈的认识,但又以会计定义(讨论中的“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的争论最为突出,前者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余绪缨,1980;葛家澍,1983),而后者则认为,会计自身就是一项管理活动,并提出了“会计管理”的概念(杨纪琬、阎达五,1980)。在此基础上,它们各自都力图形成系统的认识与看法。可以说,80年代上半期,会计定义的争论、特别是“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的论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把会计的本质视为一种管理活动而提出“会计管理”的概念,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两年即1980年(杨纪琬、阎达五,1980)。这个观点既否定了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看法,又否定了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的看法,转而强调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管理活动的提出,对于提高会计工作的地位,从而增强改革开放以后会计人员的信心,并激励他们为加强企业管理作出更大的贡献,有着积极的作用。会计管理把会计职能扩大到反映、监督、预测、决策,并将这些活动都理解为管理活动,也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据。管理活动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有:第一,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管理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微观经济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研究“国民经济会计”即“宏观会计”或“社会会计”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第二,管理活动论又认为,会计管理是对价值运动的管理,但财务管理也是对价值运动的管理,这又需要探讨会计与财务的关系,弄清两者的联系和区别。(www.xing528.com)
信息系统论是从西方会计引进的观点。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的一份“基本会计理论报告”(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就提出“在本质上,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1970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会计原则委员会的第4号报告也同意“会计是一项提供信息的服务活动”。中国会计学者在引进这个概念之后,把它进一步具体化:“会计是在一个微观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这个定义旨在刻画会计不同于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第一,会计活动不生产产品或劳务,而只生产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第二,会计生产并提供信息,需要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加工步骤。以财务会计来说,它需要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要素,形成一个数据输入和信息输出的系统。
在把会计活动理解为一个“系统”的问题上,管理活动论与信息系统论的看法是一致的,它们的区别在于:管理活动论把会计管理看成是一个会计控制系统,强调监督与控制;而信息系统论则把会计看成是一个信息生成与提供的系统,强调反映。其实,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可直接参与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论则认为会计主要是提供信息,供决策者参考,对决策(即管理)起支持作用,两种观点的差别已不太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