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计量模式与资源配置及经营决策的关系

会计计量模式与资源配置及经营决策的关系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供有助决策的“差别”,减少不确定性,提高决策的能力,是这一会计计量模式的主要任务。就目前来看,这种服务包括两个方面,即资源配置决策与企业经营(含理财)决策。显然,存在于模式(Ⅰ)中的计量“误差”问题,仍然存在于模式(Ⅱ)之中。对模式(Ⅱ)来说,彻底消除计量“误差”同样也是不可能的。与模式(Ⅰ)的要求相似,在模式(Ⅱ)中,不导致决策失误将是“误差”的许可范围。

会计计量模式与资源配置及经营决策的关系

提供事实性的信息,是计量模式(Ⅰ)形成的理论基础;提供合乎决策需要的目的性或相关性信息,则是计量模式(Ⅱ)的理论基础。

由于事实性信息立足于已发生的事顶,因而,在计量模式的操作、应用上,可验证性是它的一个显著标志。计量属性主要以历史成本为主,即便有足够的反证存在,要求修订历史成本原则,它也倾向于采用现行成本或重置成本等立足于现实的资料。在计量模式(Ⅰ)中,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目标成本(利润)等以未来事项为标准的计量模式是不予考虑的。恰恰相反,在计量模式(Ⅱ)中,由于它的基础是提供符合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立足点是使用者的未来决策,在确定被计量客体的属性时要考虑选择与所要作出的决策相关的特性,对所计量模式计量结果的评判,必须以使用者决策的相关程度为准绳。而决策,总是以尚未发生但预期发生的未来行为作为对象的。提供有助决策的“差别”,减少不确定性,提高决策的能力,是这一会计计量模式的主要任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促使管理会计不断趋于完善,也促使财务会计得到了新的发展。

——在早期的会计实务中,就存在着通过操纵计量达到主观目的的行为。如卢卡·巴其阿勒在他的复式簿记著作中说过:“……给每样物品确定一个适当的现时价格,价格宁可高估而不要低估,……这样你将能获得较高的利润。”

——为了达到在组织内部降低成本的目标,就会选择标准成本或目标成本作为被计量客体的属性;而为达到一个组织利润最大化,又可选用目标利润作为相应的计量属性。

——当存在不同的决策方案可供选择时,以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差别成本等作为计量属性,可以提供有助于做出决策方案所需的信息。(www.xing528.com)

——计量属性的发展,一些新的计量属性的产生,同样也是与决策需要相关。如现行市价,是指企业资产在正常清理条件下的变现价值或“现时现金等值”,或“脱手价值”,该属性是基于这一前提假设: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运行,因而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并基于有可能作出改组或停业等决策,而对资产变现应予计量的属性。

——为满足现在的或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使用者作出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的需要,会计提供关于企业经营成果、每股股利、可用于分派股利的现金、时间分布及不确定性等的信息。在美国,编制“现金流动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并在表外提供更多的预测信息,是财务会计从只注意事实性信息朝着事实性与目的性两种信息并重转化的一个标志。

提供“目的性”即“相关性”信息,是为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服务。就目前来看,这种服务包括两个方面,即资源配置决策与企业经营(含理财)决策。从整个社会来看,资源配置决策是指各企业通过股票债券买卖等有价证券的流通,将资金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应是最有效使用社会资源的部门),从而使社会资源客观上达到最优的配置;经营决策是针对企业会计所存在的主体而言的,这一决策既可以是内部某一部门的,也可以是关系到整个企业的。

显然,存在于模式(Ⅰ)中的计量“误差”问题,仍然存在于模式(Ⅱ)之中。对模式(Ⅱ)来说,彻底消除计量“误差”同样也是不可能的。与模式(Ⅰ)的要求相似,在模式(Ⅱ)中,不导致决策失误将是“误差”的许可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