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核算问题,是一个涉及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问题。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不一致。一派认为,经济核算是一个经济范畴,它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主要是对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概括。人们不仅要正确地认识它,而且要正确地处理它。这一派可称为“关系”派。另一派认为,经济核算不过是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并习惯于用“记账算账”四个字来概括。这一派可称为“记账算账”派。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在对经济核算的看法上,后一派观点占上风。
理论总是要指导实践的。三十年来,为什么我国不大重视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为什么有人不承认企业的相对独立性?为什么国家把本来属于企业实行相对独立经营的权力也抓住不放?原因当然很多。但是,受“记账算账”派观点的影响,应该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个观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的影响特别大。例如,每当强调经济核算,企业就抓会计工作,好像经济核算工作就只是会计部门的事。因此,为了说明经济核算的实质,特别需要研究记账算账同经济核算制的关系。
首先要肯定,在企业中建立和加强经济核算制,必须认真地进行记账算账。如果人们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特别是经营成果缺乏严格而科学的计算与监督,那么,实行经济核算制就是一句空话。但是,经济核算同记账算账并不是一个东西。我国实行经济核算制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加强经济核算,决定性的环节还不是加强记账算账。过去,我们的企业并不是没有记账算账,在有些企业中,会计工作还是比较健全的。可是,这些企业有的照样浪费,甚至发生不应有的亏损,无人负责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企业算出的盈亏至少在账面上是相当准确的,提出的问题也是中肯的。然而,这些数字和建议对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却不起作用,或者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实际上是算而无用。就是说,单靠记账算账并不能推动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问题在于: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并不关心企业的盈亏,因而也就不关心、不重视通过核算来改进经济管理。很明显,这里需要把独立经营建立在物质利益原则的基础上。那就是“把企业收入的高低同经营好坏密切联系起来,把劳动者报酬的多少同他们对国家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密切联系起来”。[1]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的条件下,要让我们的国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自负盈亏。做到这一点,独立核算就必然要起作用,企业的领导和全体职工非重视、利用核算来不断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可。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一看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
早在50年代,欧洲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团就发现,美国工业企业管理水平较高的原因之一,是美国企业管理当局充分利用会计特别是成本会计为管理服务。给考察团的深刻印象是,管理人员极为欢迎和称赞会计人员给予他们的帮助,而他们也乐于同会计人员合作并予以信任。但考察团也看到,这种情况是同“自由而有时变得非常激烈的竞争有关”。美国垄断资本家之间,争夺世界市场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为了保证有利可图的垄断地位,就必然要以会计尤其是以成本会计为手段,力求控制成本,提高效率,讲求效果,以便采取低售价(但必须低成本)、多销售(即“薄利多销”)的政策,击败竞争对手。所以,资本家重视核算,说到底,不过是出于他们对最大利润的关心。我们社会主义企业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生产的。就生产目的来说,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企业。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润也是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企业同样必须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也要十分注意经营管理,讲求经济效果,充分发挥核算的作用。考虑到这些要求,列宁最早提出了经济核算制。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也号召解放区的工厂建立经济核算制。在保留和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列宁所设想的经济核算制是:把社会主义管理企业的特殊要求(国家统一领导、统一计划)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的经营形式(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巧妙地结合起来。(www.xing528.com)
总之,经济核算不等于经济活动的核算,也不等于记账算账或会计。虽然经济核算不能缺少经济活动的核算,不能没有记账算账或会计。
把经济核算制加以抽象,人们不难看出,在它的背后,体现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这就是经济核算。所以,经济核算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人们对下列经济关系的理论概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以企业为中心而形成的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形成这种关系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全民所有制经济来看,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国家,而生产资料的使用者是企业。国营企业相互之间,当然要讲社会主义的协作,但这种协作还是要表现为商品关系,只不过这种关系要受国家计划的指导和调节而已。而更重要的关系是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因为,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矛盾,也是会在我们的国营企业和国家之间反映出来的。在表面上,这是权和责的关系,在实质上,仍然是物质利益关系。国家代表全体劳动者的利益,而企业则代表在它的范围内为社会作贡献的一部分劳动者的利益。不承认企业有自己的利益,不正确地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损害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或者是挫伤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节约劳动、取得最大经济效果、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要求不能实现。
以企业为中心的、企业同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企业同国家的关系,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它可以借助于核算,通过一系列数量指标,主要是价值(货币)指标,例如资金、成本、利润尤其是资金和利润进行定量。因此,这种经济关系也称为经济核算关系。经济核算现象形态是经济核算制。在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核算既指经济核算关系,又指用来反映肯定这种关系的经济核算制才是正确的。在本文中,我们力图对经济核算和经济核算制两个概念加以严格的区分。只有在说明经济核算关系所必要的范围内(例如在这里,为了从具体到抽象,引出经济核算关系的概念),才把它们结合起来考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