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确认识连锁替代法的方法

正确认识连锁替代法的方法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连锁替代法乃是统计学中综合指数法的一种变形。其次,连锁替代法符合科学的抽象分析法的要求。很显然,连锁替代法关于顺序替换各因素的原则正是抽象方法的具体运用。连锁替代法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替代顺序,正反映了客观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什么理由向连锁替代法提出为它所不能胜任的要求呢?由此可见,认为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应用连锁替代法就会产生形式主义是没有根据的。

正确认识连锁替代法的方法

葛家澍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因素都普遍联系并互相制约着。而表明企业经济工作的某项指标往往就是若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揭露影响指标变动的诸因素及其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在经济活动分析中通常采用连锁替代法。

关于这一方法的应用技术,在许多有关经济活动分析的著作中均有详细介绍,本文不准备重复。

现在要研究的问题是:连锁替代法究竟有什么特点、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怎样给予恰当的评价?

谈到连锁替代法的特点,大家都知道,在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分析工作日的长度、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对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影响时曾给予正确的描述:“在这里,显然有产生许多结合的可能。其中或者是两个因素变化,一个不变;或者是三个因素同时都变化。它们可依相同的程度变化,也可依不同的程度变化;可向同一方向变化,也可向相反方向变化,以致它们的变化可以全部地或部分地互相抵销。……如顺序地把各个因素当作可变,而把其他两个因素当作不变,就可以见到各种可能结合的结果。”[1]所以,顺序地把各因素当作可变(目的在于分别测定这些因素的影响)而把其他因素当作不变(目的在于固定这些因素,使其暂不发生影响),可以说是连锁替代法的基本特点。实际上,连锁替代法乃是统计学中综合指数法的一种变形。不过统计所用的综合指数通常采取相除的形式(表现为相对数),而连锁替代法则采取相减的形式(表现为绝对数)。它们都可用来衡量现象总变动中个别因素的影响程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衡量某个因素时必须固定其他因素,使其他被固定的因素在这种场合下成为指数中的权数(同度量系数)。

基于连锁替代法的上述特点,就形成了它的一些优点。首先,应用此法计算,各因素变动差异的合计数必与指标变动的总差异一致。于是利用这些数据来论证分析的结论应当较有说服力。其次,连锁替代法符合科学的抽象分析法的要求。马克思教导我们,当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时,为了深入考察个别现象,可以将那些与其有关联的其他现象加以“舍象”,把他们暂时撇开。很显然,连锁替代法关于顺序替换各因素的原则正是抽象方法的具体运用。

但是,替代法的上述特点,也使它产生一些问题。这就是:各因素的替代顺序具有可变性。只要改变各因素的替代顺序,虽然变动差异的合计数仍与总差异符合,但各个因素的变动差异却可能完全不同。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引用巴尔葛利茨和苏哈列夫两同志合著的《工业企业工作的经济分析》中所举的例子(见该书第32~34页,财经出版社出版):

根据上列数据,当采用以下替代顺序时,各因素变动差异为:

第一次替代产品产量,可求得:

由于产品产量增加使原料支出总额增加 (+)80 000

第二次替代单位产品原料消耗量,可求得:

由于单位产品原料消耗量减少使原料支出总额减少 (-)48 000

第三次替代原料收购成本,可求得:

由于原料收购成本增加使原料支出总额增加 (+)108 000合计 (+)140 000(与总差异相符)

但如果采用另一种替代顺序,各因素的变动差异即不同:

第一次替代产品产量,可求得:

由于产品产量增加使原料支出总额增加 (+)80 000

第二次替代原料收购成本,可求得:

由于原料收购成本增加使原料支出总额增加 (+)120 000

第三次替代单位产品原料消耗量,可求得:

由于单位产品原料消耗量减少使原料支出总额减少 (-)60 000合计 +140 000(与总差异相符)

因为连锁替代法存在上述问题,近年来,这个方法就不断受到批评与责难,有人甚至根本否定它的作用。

这些批评者的主要论点是:任何替代顺序的最终结果都与总差异相符,从数学计算看来,它们似乎都是正确的。但所有替代顺序又皆假定诸因素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结合关系,假定各因素可以孤立地发生影响。而事实上往往不存在这些假定,所以任何替代顺序又都不正确。按照某种替代顺序机械进行运算的结果和实际情况经常背离,因而不能据以评定企业的工作成绩。按照这些同志的结论,连锁替代法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方法,它是不科学和不能被接受的。[2]

连锁替代法是不是一种不科学和不能被接受的方法呢?我们在上面的论证足以给予否定的答案:连锁替代法不是不科学的。同时实践也可证明,只要正确地加以利用,这个方法不是不能被接受的。那么,替代顺序的可变性是不是这个方法的缺点呢?我们认为,也不是。替代顺序的可变性是这个方法的特点而不是它的缺点。

大家知道,客观的经济现象是十分复杂的。马克思早就指出组成经济现象的诸因素有多种结合的可能。连锁替代法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替代顺序,正反映了客观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保有不同的替代顺序没有理由被当作反对这个方法的口实。

问题尚不在这里。作为一种分析的技术手段,连锁替代法只不过用来进行数据的演算。连锁替代法本身只规定着:分析各因素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至于如何安排这种顺序却要取决于对各因素的经济分析和分析的具体任务。同时,不论替代顺序安排得怎样合理,计算结果多么正确,也不应该根据这种计算轻率地就作出结论。在作出结论以前,实事求是地研究分析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缺少的。社会主义科学的经济活动分析理论总是强调指出,一切技术方法(包括连锁替代法在内)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论指导下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分析的技术方法既不能离开也不能代替具体的经济分析本来是明显不过的道理。我们有什么理由把目前经济分析工作中的缺点推到连锁替代法身上去呢?有什么理由向连锁替代法提出为它所不能胜任的要求呢?由此可见,认为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应用连锁替代法就会产生形式主义是没有根据的。形式主义并不是连锁替代法的固有产物,而是不正确应用这个方法的结果。

有些同志并不是简单地否定连锁替代法,他们还创造出另一种方法来代替它。作为连锁替代法的对立物而出现的新方法正在开始吸引分析工作者的注意。

这种分析方法最初在Γ.沙夫卡同志的论文中被提到。例如他在分析形成总产量的两个因素——工人人数和平均一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时写道:“为了分别求出某个因素的影响,必须以它的实际数和所有其余因素的计划数为根据。”同时,以补充计算来确定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3]

所以这个分析方法的特点是:不采取连锁替代方式;当测定某个因素的变动时,均假定其他因素一律固定于计划水平而不变。因此,不必考虑因素的替代顺序问题。为了保证分析的结果与指标的总差异相符,这个方法除了衡量个别因素变动的影响以外,还补充计算诸因素的共同影响。例如:

指标N由a、b两因素组成,

按计划:

N 0=a 0×b 0

按实际:

N 1=a 1×b 1

N 1-N 0=(a 1-a 0)b 0+(b 1-b 0)a 0+(a 1-a 0)(b 1-b 0)

其中,第一项为a因素的单独影响;第二项为b因素的单独影响;第三项即为ab两因素共同影响。

当指标N由a、b、c三因素组成时,

N 1-N 0=(a 1-a 0)b 0c 0+(b 1-b 0)a 0c 0+(c 1-c 0)a 0b 0+(a 1-a 0)(b 1-b 0)c 0+(www.xing528.com)

(a 1-a 0)(c 1-c 0)b 0+(b 1-b 0)(c 1-c 0)a 0+(a 1-a 0)(b 1-b 0)(c 1-c 0)

其中,前三项分别代表a、b、c各因素的单独影响,次三项代表有可能结合成的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最后一项代表三因素的共同影响。

这样看来,在这种方法下,所需计算的影响因素要多于诸因素本身的数量。假设因素有n个,则需要计算的因素影响项数即有2n-1个。

对于这种方法,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评价呢?

目前这种分析方法还没有广泛地通过实践的考验。当然,要求正确估计它的实践价值尚为时过早。但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说,应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实际效果未必会大于连锁替代法。因为这种分析法存在着以下两个显著的弱点:

第一,计算相当繁复,特别是在组合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如三个因素以上)最为突出。前已述及,数字计算的任务仅在于提供一定的数据来论证分析的结论。在任何场合,数字计算总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深刻的理论分析。分析工作如果在数字计算上花费过多时间,就会变成形式主义。

第二,从表面看来,这一方法似乎可以较客观而全面地显示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且可以避免决定因素替代顺序时的主观主义。实际上它同样也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之上的(例如假定某个因素变动时,其他因素均固定不变)。它所犯的主观主义不会比连锁替代法来得少。更重要的问题是:这种方法几乎罗列了诸因素假定结合的全部可能性,并且分别计算它们的影响程度。这就不能不模糊分析的重点,使经济责任的区分实际上成为不可能。可以肯定,寻求所谓诸因素的共同影响除了使分析工作者无所适从外,恐怕不会带来什么好处。

目前,比较多的分析工作者仍然是肯定连锁替代法的。不少同志这样认为,尽管替代顺序有多种多样,但严格说来,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因此替代顺序不应任意安排。分析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正确的替代顺序来使这个分析方法更加完善。

关于如何正确决定因素的替代顺序,主要有以下一些见解:

1.“替代顺序……应服从一定的原则,也就是过程逐渐展开的原则(即是从外在因素到内在因素,从数量指标到质量指标)。”[4]

2.“一个经济指标尽管可能结合着若干个数量与质量因素,然而与指标的经济内容相适应,整个经济指标仍然可以首先区分为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第一次的分析以此为依据,然后对于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再进行各别的分析,分析的原则仍然是根据它的经济涵义,进一步分析其内部数量与质量关系,如此顺序扩展,直到所有因子全部分析完成为止。”[5]

3.“在任何情况下,所选择的替代方式都应当是在经济上有根据的。”[6]

斯姆连同志的主张是较为具体的。他所总结的原则目前已在许多著作和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但是很遗憾,至今还没有人对所谓“由数量到质量,由外到内”的原则进行过令人信服的论证。同时,据我们看来,这个原则也不是在一切场合都能顺利地加以应用。不错,巴尔葛利茨同志会论证说:“为了计算各个质量指标对计划完成总成果的影响,应按表明实际总体的实际权数对这些指标进行加权。……作为根据的出发点是:这一个质量指标与计划发生差异,只为这个总体的全部构成所特有而与其他总体无关。评定各数量与计划间的差异的影响时,……应根据有关质量指标的基准权数进行加权。在这些情况下,须根据一个假定,即:数量变化本身也可能不引起质量指标的变动。”[7]很显然,这种论证既有很大的假定性,同时也过于抽象化,说服力是不够的。

即使这个原则有充分的根据,有时也不免碰到应用上的困难。首先,目前还没有一个绝对标准足以正确划分所谓数量因素和质量因素;其次,一个经济指标往往包括两个以上的数量或质量因素。关于后一点,我们可以举流动资金各要素的总周转指标为例。当我们需要研究它与部分周转率相互结合的关系时,通常应把它分解为部分周转率和若干其他有关因素的连乘积并借助连锁替代法分析各因素的影响。[8]此处所谓其他因素实际上都应理解为质量因素。为了合理地决定各因素的替代顺序,唯一的办法就是对该项指标公式所代表的资金周转过程进行深刻分析,从而保证替代顺序符合于各因素之间的实际依存关系。在这里,斯姆连同志的原则恐怕就无能为力了。

按照我们的体会,要企图一般地规定出某些固定不变的原则来保证替代顺序的合理运用乃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一个原则可以适应经济现象的千变万化。如果要说有什么原则,那么,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任何情况下,所决定的因素替代顺序都应有经济上的根据并能解决分析所提出的具体任务。

因此,我们并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不论分析的目的与要求如何,某种指标的因素替代顺序只有一个正确而其余似乎都是错误的。

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有一种替代顺序在经济上最有根据,应用这种替代顺序进行分析最符合于计划管理、经济核算,以及发掘企业潜力的要求。但即使有这种替代顺序,也不等于说可以运用于分析的一切场合。

由此可见,当运用连锁替代法进行分析时,每次都必须考察由于采取某种替代顺序所求得各种指标的经济意义,保证每个假定指标的权数有充分的经济根据并符合于分析的特定要求。

根据上述论点,我们可以研究一下以前所引用的实例。在上例中,曾列举了两种不同的替代顺序。哪一种替代顺序比较有经济上的根据呢?应该怎样来进行经济分析?

首先应该确定分析的特定任务。如果我们是进行计划完成情况的一般分析,其目的是明确区分企业内部各个经济部门的责任,以便发掘在节约原料支出方面的潜力,那么,第一种替代顺序是比较有充分根据的。理由如下:

在工业企业中,产品产量和原料消耗定额两个指标由生产部门负责,原料的收购成本则归供应部门掌握。对生产部门来说,原料收购成本的高低与它们的工作无关。而对整个企业来说,影响原料成本的主要因素——国家调拨价格的变动——也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因素。因此,当衡量产品产量和原料消耗定额变动对原料支出总额的影响程度时,原料的收购成本就必须当作客观因素来处理,使它固定于计划水平。只有如此,才能正确评价生产部门的工作。这就是在安排替代顺序时必须将收购成本列于最后的理由。

产品产量和原料的消耗定额虽然都由生产部门掌握,但,这两个因素对于原料支出所起的影响性质并不相同。产品产量是说明企业生产工作的最重要指标。增加产量一般总代表企业的优良工作成果。在原材料供应正常的情况下,国家总要求企业尽可能地超额完成产量计划,而并不考虑由于产量增加,也要增加原料消耗这一所谓“反面”作用。其实,原料支出在这种情况下的增加是完全合乎规律的,它不能被理解为反面因素,反而是正常现象。所以,按照计划管理的原则,只要产量超额完成计划,原料支出量作同比例增长就可以允许。评定产量变动对原料支出总额的影响,应正确认识这种影响的性质并应根据计划管理的原则来对这一影响作出分析。我们认为,进行这种分析只有将原料消耗定额及原料收购成本均固定于计划水平才能达到上述目的。这样看来,把产品产量因素首先替代以确定它的影响程度是基于计划管理所产生的必要要求。

如果上述两个因素的替代顺序均已确定,则原料消耗定额的替代顺序也就连带地肯定了。这似乎是无须争辩的问题。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经济意义上单独研究它为什么在这种条件下列于替代顺序中的第二位。我们知道,原料消耗定额对于原料支出总额是应该起决定性影响的。它是影响原料支出总额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不断高涨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现象。企业的任务在于:努力寻找节约原料消费的一切可能性,保证日益降低单位产品原料支出来生产更多的产品。所以要正确衡量原料消耗定额的变化怎样影响原料支出总额,就必须在实际产量的基础上进行。根据这种基础所进行的分析将能回答以下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按现行生产规模计算,如果减少原料的单位消耗,企业可能为国家节约多少物资?这种成绩是生产部门取得的。为了借助于货币来正确表现其成绩的大小,计划收购成本自然是最合理的估价标准了。

最后,我们也需要研究一下,另一种替代顺序是否有经济意义?它在何种条件下有其适应性?

另一种替代顺序将单位产品消耗定额与原料收购成本两个因素颠倒了。在这种替代顺序下,计算结果意味着:当原料收购成本变动以后,如果:

(1)原料的消耗定额不变,则按实际产量计算,将使企业的材料支出增加(或减少)多少?

(2)原料的消耗定额改变了,则按实际产量计算,给企业带来的实际节约(或浪费)是多少?

所以,通过这种替代方式可以着重研究原料收购成本变动对企业的材料支出总额所能发生的实际影响。如前所说,假定分析的任务是要评价计划完成情况和明确区分企业内部经济部门的责任,则采取这种替代顺序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计算结果会使生产部门也要分担供应部门甚至国家改变价格政策应负的经济责任)。但假定企业需要从全厂角度来考虑由于原料成本变化而形成的经济后果,那么,采取这种替代顺序在经济上就应认为是有根据的了。[9]

(原载于《学术论坛》1957年第3期)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647页。

[2]请参阅:Γ.沙夫卡:《再论连锁替代法》,载《工业会计》,1955年第12期。
石毓符:《连环代替法运用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的形式主义》,《南开大学学报》(经济科学),1956年第2期。

[3]Γ.沙夫卡:《再论连锁替代法》,载《工业会计》,1955年第12期。

[4]M.∏.斯姆连:《经济活动分析的几个问题商讨》(苏联《会计什志》1950年第5期),此段转引自И.格拉诺夫斯基同志的文章。

[5]余绪缨、陈仁栋、黄忠堃、黄道标:《关于连锁替代法在分析工作中的应用问题》,《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5年第6期,第120页。

[6]И.格拉诺夫斯基:《经济活动分析的某些方法》,《工业会计》,1955年第5期。

[7]巴尔葛利茨、苏哈列夫合著:《工业企业工作的经济分析》,财经出版社,第36~37页。

[8]可参阅拙作:《论流动资金各要素周转率的分析》,《工业会计》,1953年第9期。

[9]巴尔葛利茨同志对该例中的因素替代顺序也有说明(原著第34~35页)。他在阐述第一种替代顺序的合理性时,所根据的原则和我们的见解基本相同。但他没有指出这不过是就经济活动分析的一般要求来说是如此。第一种替代顺序的合理性实际上并不具有绝对意义。巴尔葛利茨同志对于另一种替代顺序完全采取否定态度是不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