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将股东看作是自己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因此,他把股东的素质看得很重。想想看,如果你要去经营一门生意,要找几个合伙人,你对合伙人的选择是不是非常慎重?这些人,首先要和你的经营理念一致,其次要有很高的个人道德操守。巴菲特长期经营伯克希尔,他实际上也长期像选择合伙人那样“选择”股东。
但是,大家都清楚,伯克希尔是上市公司。只要是上市公司,美国投资者就可以自由买卖;美国以外的投资者,只要满足自己所在地的监管要求,也可以自由买卖伯克希尔的股票。既然如此,何来“选择”一说?毕竟,如果你明天想购买伯克希尔的股票,你并不需要巴菲特同意。那么,巴菲特是如何做到“选择”股东的呢?
首先,巴菲特将和股东的沟通(在某种程度来说是教育)看成是重中之重。
打开伯克希尔的官方网站,你就可以看到那里赫然显示出一本《所有者手册》。这本小册子集中解释了巴菲特和芒格对投资、收购、会计、杠杆等很多重要问题的处理原则。在这本以巴菲特的名义写给伯克希尔股东的手册中,巴菲特明确表示,他希望公司的股价可以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即股价既不会明显低于内在价值,也不会显著高于内在价值;在小册子中,巴菲特还明确表示公司希望吸引长期投资者。请注意,巴菲特的这个处理方法,显然和很多公司的高管以及董事会不同。很多公司的管理层,将公司的股价表现看作是衡量管理层业绩的指标之一,通常只担心股票被低估,并不太在意被高估。巴菲特则认为,公司股票低估固然不可取,因为如果现有的股东由于经济需要而卖出伯克希尔的股票,将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售出。因此,太低的股价对现有股东不公平;但是,如果相对于股票内在价值而言,股票价格已经太高,则表示潜在的新股东无法以合理的价格买到伯克希尔的股票。这些潜在股东可能因此无法获得应该获得的回报。换言之,太高的股价对潜在股东不公平。从另一个角度看,你以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入伯克希尔,你并不指望在短期内有因为股价低估而可能带来的“股价修复”,也不太可能短期“爆炒”一下获得暴利。相反,你是看好公司的长远发展前景,将伯克希尔的股票看成是可以长期持有的投资。
除了《所有者手册》以外,巴菲特和股东的沟通还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还有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这些信中,除了介绍公司的最新发展以外,还不厌其烦地给股东深入分享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和经营理念,增加股东对这些理念的理解。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合,就是每年的股东大会。在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和芒格直接和股东通过问答的形式,就公司经营和投资的各类问题交流六七个小时。很多股东通过年复一年参加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越来越能了解巴菲特和芒格的理念和方法。股东大会也越来越受股东的欢迎,参与人数从20世纪60年代的几十人上升到现在的几万人。(www.xing528.com)
需要注意的是,巴菲特和芒格的目的,不是争取让所有的股东都认同他们的理念,而是通过让伯克希尔的理念被清晰地理解后,认同这些理念的股东会留在伯克希尔的大家庭,而且吸引认同这些理念的潜在股东;同时,不认同这些理念的股东,则可能会卖出伯克希尔股票。我相信,巴菲特和芒格乐意看到不认同他们理念的人卖出伯克希尔的股票。
其次,所有的经营和投资决策均从股东的角度考虑,真正做到一切以股东的利益为重。
以上这句话,大概各位读者听过不少,可能都听烦了。现在,很难找到哪家公司的管理层会反对“一切以股东的利益为重”这一原则。但是实际上,有很多公司的管理层并不能真正说到做到。相反,弄虚作假以假账圈钱者有之,中饱私囊损害小股东利益者有之,黑箱作业操纵股价以图从管理层期权获暴利者有之……以上种种现象,不限于某个国家、某个市场,在资本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也是屡见不鲜。在这样的背景下,巴菲特和芒格领导下的伯克希尔,可以说是为股东利益考虑的典范。由于巴菲特和芒格的家庭财富大部分都放在伯克希尔的股票上,所以他们很自然地会以股东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我个人认为,巴菲特和芒格等人在伯克希尔的发展上,都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很高的职业操守标杆,吸引了众多看重个人职业操守的股东,而这类股东总体来说倾向于理解和接受伯克希尔的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