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经开玩笑说,(情景一)如果你和一个商人谈好了价格,收购对方的一门没有上市的生意,并打算第二天去付钱成交。但是,第二天股市大跌,你就跟对方说:“股市今天暴跌,收购价格是不是要降一些啊?”对方肯定认为你是个疯子。但是,(情景二)如果你要买的是上市公司的股权呢?股市暴跌后,不管是否影响公司的基本面,股价很大可能会跟着下跌。人们对此却不觉得有什么奇怪。[18]
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就是这么荒诞。哪怕对内在业务的影响同样为零,人们同时接受“情景一”中价格不变,和“情景二”中的价格下跌,却不觉得自己的自相矛盾之处。比以上现实更加荒诞的是,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就会有人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表明这些情况是非常合理的。
当然,巴菲特不会认为这是合理的。
通常,当很多市场参与者表现得很愚蠢的时候,一般人的任务是确保自己不会跟着大众一起愚蠢。毕竟,若没有一定水平,当“市场先生”很疯狂的时候,要做个正常人是很困难的。但是,巴菲特的任务,是从大众的愚蠢中找到投资机会获利。
好,我讲了这么长的一个引子,为的是告诉大家:巴菲特要收购公司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在某些市场环境下,对非上市公司的收购,能够比投资上市公司提供更佳的投资机会。举个例子来说,在1969年的美国以及2007年的中国,在股市上要找到优秀而又还没有被市场炒得太高的股票,可能是一大挑战。但是,对于没有上市的公司,他们在股票高歌猛进的时候,不见得就能够要特别高的价格。因此,这个时候巴菲特会更多地关注非上市的私人公司的机会。总体来看,同时关注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和非上市公司的收购,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优秀投资项目。多一种选择,多一种可能。(www.xing528.com)
巴菲特要收购公司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随着他的市场声望日益上升,他在公开市场上的投资很快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影响该股的价格,使他在公开市场上的投资受到影响。在很多主要的股票市场上,当投资者买入某股一定的百分比(通常为5%),投资者就需要公开对外披露;而且之后每增持一个百分点,都要公开披露。设想一下,巴菲特刚买入5%,就要对外披露,马上全世界都知道他在做什么,有关的股票的价格一下子就上去了,可能高得巴菲特不愿意再继续买了。某些短线的人可能觉得:好啊,这下可以出货了,马上大赚一笔。可是各位不要忘了,巴菲特可是长期投资者,短期价格上升不见得是好事;另外,也别忘了他的仓位巨大,一旦他卖出,市场也可能很快了解到他的动向,价格马上掉头向下了。巴菲特一直坚持长期投资策略,应该不屑于通过自己的市场号召力快进快出(否则他的声望和号召力也很快就受损)。由此可见,巴菲特的声望对他投资上市公司不见得是好事。
巴菲特要收购公司的第三个原因,是随着伯克希尔的资金越来越雄厚,需要更加大笔的投资,这时,(无论是对上市公司还是私人公司而言)多数股权收购或者全资收购更加符合公司的利益。这里,最好的例子莫过于保险公司GEICO。伯克希尔一开始只是对GEICO进行少数股权投资,后来逐步增加到50%。到了1995年,伯克希尔干脆把GEICO全部买下来。巴菲特说过,“拥有太多好东西是一件美妙的事”。
巴菲特要收购公司的第四个原因,就是收购后伯克希尔可以对子公司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巴菲特是长期投资者,他收购了其他公司后,不会轻易将这些公司转卖出去。巴菲特认为,只要子公司还有哪怕很小的盈利,而且没有严重的劳资问题,就算留着会降低一点公司的回报率,他也不想卖掉。他要给这些公司提供一个“家”。他早年收购的伯克希尔纺织厂就是一个例子,虽然营运一直不尽如人意,他也一直等到20世纪80年代末,整个纺织行业在美国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才将纺织生意关掉。巴菲特的这种做法,和一些从事资本运作、在几年内将公司买进卖出的人有着明显的区别。巴菲特这方面的名声不仅吸引了一些优秀企业,而且使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安心地经营,从长远制定发展计划。另外,成为伯克希尔集团的一员之后,由于伯克希尔的评级非常高而且稳定,可以有效地通过集团来降低融资成本。如果被收购的是上市公司,那么这家公司可以不用经常和华尔街的分析员开会,管理投资者关系,这可节省大量的精力来专心发展公司的业务。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被收购的是保险公司,那么巴菲特可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因为保险公司拥有的浮存金,可以在巴菲特的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带来更大的投资回报。最后,伯克希尔的金字招牌对子公司也帮助不小,被伯克希尔收购后,子公司可以在自己的公司名下加上一个说明“a BERKSHIRE company”(伯克希尔集团成员公司),这对一些非常讲求信誉的行业可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伯克希尔旗下的珠宝商波仙珠宝(Borsheims Jewelry)就表示伯克希尔的信誉对其业务帮助不小。以上各种优势,都是在伯克希尔控股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如果只是少数股权投资(证券投资),巴菲特可发挥的影响力则相当有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