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了解的伯克希尔,是1965年由巴菲特取得实际控制权以后的伯克希尔。对于1965年以前的伯克希尔,很多人既不了解,也不会太关心。这也难怪,毕竟大家对伯克希尔感兴趣,主要是由巴菲特和芒格的影响带来的。坦白说一句,我也是因为要写这本书,才对伯克希尔1965年之前的历史比较重视。不过,对伯克希尔早期历史的研究,也给我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说,伯克希尔1965年以前的历史,是美国纺织业乃至整个美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之兴衰史的缩影。
伯克希尔起源于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对于没有在美国生活过的读者,对“新英格兰”这个概念可能比较陌生,它是指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六个州,包括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一般简称“康州”)、缅因州(Maine,你吃的波士顿龙虾很可能产于缅因州)、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大量的龙虾在这里交易,波士顿就在这个州)、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在这儿产生)、罗德岛州(Rhode Island)、佛蒙特州(Vermont,滑雪胜地)。新英格兰地区是欧洲移民在美国建立殖民地的最早落脚地,而“新英格兰”这个名字就是17世纪英国殖民者约翰·斯密斯(John Smith)起的。实际上,“新英格兰”这个名字在17世纪的美国还代表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只是美国于1776年宣布独立后这个联盟逐渐解体,而“新英格兰”逐渐演变为一个地理概念。至今,新英格兰地区仍然保留了一些英格兰的民风,并拥有美国多家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例如,美国八所常青藤盟校中有四所(哈佛、耶鲁、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就在新英格兰地区。
虽然纽约与新英格兰的康州交界,但就风格而言,纽约和新英格兰可谓大相径庭。纽约的风格是自由、多样化、包容、开放、不拘一格、我行我素,可精心打扮,也可不修边幅。这一堆描述词总结一下就是:在纽约只要你不是直接干涉到别人,让别人很烦,你干什么事别人都不会管你。记得十几年前在美国看过一个电视广告,故事大抵如此:几个人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面对着纽约的大街。大街上接连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人和事,这些人连头都不抬一下,一副“懒得理你”的表情。这时,电视上打出一行字“It's so hard to get New Yorkers'attention”[2]。接着,广告的主角——某名车的新款闪亮登场。然后,这几个人个个眼睛发亮,其兴奋程度可以用英文“ecstasy”(大概是“心醉神迷”的意思)来形容。这个广告描述的纽约是不是接近真实情况呢?我要说,在名车闪亮登场之前的部分,应该是比较接近真实的。其他的嘛,就不直接评论了。
我曾经和朋友开玩笑说,在纽约,哪怕你大摇大摆地开一辆大坦克上第五大道,纽约人可能只是简单瞅一眼,然后该加班的加班,该喝酒的喝酒,该发呆的发呆……(OK,警察除外)。
而在新英格兰,人们还保留了一些英国的绅士作风,生活比较保守,衣着比较考究,开车也比较谦让。总之,确实有点大西洋彼岸的感觉。正如我在英国的时候,注意到酒店客人(尤其是讲英式英语的)即使是吃早餐,也会穿得比较得体,上衣肯定是有领子的,也不会穿拖鞋出来。不仅商务人士是这样,一些看上去年纪比较大的、应该已经退休的老人家也是这样。
让我们回到17和18世纪,那时新英格兰地区的经济高度依赖和大英帝国其他成员的贸易活动,东部靠海地区则同时依赖海洋资源。早期对新英格兰地区影响最大的、依赖海洋资源的产业,就是捕鲸业,而马萨诸塞州的新贝德福德市,当时号称新英格兰地区皇冠上的明珠,也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捕鲸业中心。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对鲸鱼的认识主要是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公园或者水族馆。但在19世纪上半叶,鲸鱼的用处很多,最直接的就是鲸鱼肉可成为餐桌上的美味,鲸鱼油被用作照明,鲸鱼身上的其他部位还被用来做装饰品或者生活用品。当时,北美地区没有什么工业,捕鲸业对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来说是支柱产业。捕获一头抹香鲸可为船上每位船员带来的收入,相当于一般工人在新英格兰陆地上工作半年所得,可见捕鲸在当时是一项收入丰厚的生意。据说在那个年代,嫁给捕鲸船的船长是一些美国少女的浪漫梦想。1846年,全世界有大概900艘捕鲸船,其中735艘是美国的。而这个行业的中心,就是新英格兰的新贝德福德。新贝德福德靠捕捉抹香鲸[3](中文名比英文名“Sperm Whale”优雅多了)成为北美地区最为富庶的城市。仅1853年,美国就从海洋里捕获了8 000头鲸,可见当时这个行业的规模相当大。但是,过度捕杀导致鲸鱼迅速减少,捕获鲸鱼越来越困难。捕鲸船需要航行越来越远才能有机会找到鲸鱼,甚至需要航行到北冰洋寻找海上的巨型猎物。
1871年,22艘新贝德福德的捕鲸船往北冰洋寻找鲸鱼,但是由于那年冬天提前到来,这22艘船被结了冰的海洋所困,再也没有回到新贝德福德,成为美国捕鲸业的一大悲剧。这一事件,成为新贝德福德发展的转折点。该事件使新贝德福德元气大伤,捕鲸业从此一落千丈。加上煤油可以替代鲸鱼油在照明方面的功用,捕鲸业再也没有恢复到之前的光景。新贝德福德,乃至整个新英格兰地区,必须寻找新的经济支撑点。
而这个经济增长点就是纺织业。(www.xing528.com)
大家知道,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不列颠,也改变了全世界。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John Kay)发明了飞梭,使织布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1764年,詹姆士·哈格里夫斯(James Hargreaves)发明了珍妮纺纱机(Spinning Jenny)。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Richard Arkwright)发明了水力纺纱机(Water Frame);1779年,赛米尔·克隆普顿(Samuel Crompton)发明了骡机。骡机成功地结合了珍妮纺纱机与水力纺纱机的优点,纺出来的棉纱不仅结实而且非常精细。这一系列的发明,为纺织产业从家庭手工作坊式经营变为工场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并使纺织产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早期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北美地区和大英帝国贸易活动非常密切,英国的工业革命和纺织业的发展很快就影响到大洋西岸的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后者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诞生地。
1787年,美国大陆上第一个棉花纺织工场贝弗利棉花公司(Beverly Cotton Manufactory)在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成立,随后罗德岛州、缅因州、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都陆续有新的纺织企业成立。1839年,瓦利福尔斯公司(Valley Falls,好像译成“山谷瀑布公司”更有趣些)在罗德岛州成立,这个公司后来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一部分。1888年,霍雷肖·哈撒韦(Horatio Hathaway)和约瑟夫·诺尔斯(Joseph Knowles)在新贝德福德发起成立了哈撒韦制造公司(Hathaway Manufacturing Company),其出资人主要是原来的捕鲸业人士以及有“华尔街女巫”之称的海蒂·格林(Hetty Green)。19世纪后期,在捕鲸业资金的投资下,新贝德福德已经从捕鲸中心转变成为美国的纺织品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新贝德福德有3万人在纺织业工作,占其劳动人口的一半[4]。1889年,伯克希尔棉纺织品公司(Berkshire Cotton Manufacturing Company)在马萨诸塞州成立。至此,伯克希尔早期发展中的几个最主要组成部分都已开始营业。
需要指出的是,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美国的劳动力成本从一开始就没有优势。对外,新英格兰的纺织公司需要面对更加廉价的进口产品的竞争,为此美国在1897年通过了新的关税法案,提高纺织等工业产品的关税,从而保护了新英格兰地区众多成本不占优势的纺织品公司;对内,美国南部大部分州生产成本也比相对发达的新英格兰地区更加便宜,部分纺织品公司开始南迁。考虑到当时美国纺织行业所生产的产品绝大部分是没有品牌忠诚度的非差异化产品,生产成本就成了最为重要的竞争优势来源。从这个角度看,虽然美国纺织业也曾经有过几十年的辉煌期,但美国劳动力成本较高这一因素使美国的纺织品生产行业没有什么竞争优势,提高关税只是延缓了纺织业的下滑势头而已。
美国的纺织品行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由于军需品需求的加大而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复苏期。“一战”以后,纺织品行业又陷入低谷,成本压力使一些纺织品公司要求给工人减薪,结果导致大规模的罢工,而罢工的结果是很多纺织品公司从此再也没有恢复营运。1929年,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之后的四五年里,更多的纺织品公司遭受到沉重打击。也正是在1929年,伯克希尔棉纺织品公司和瓦利福尔斯公司合并,新的公司名为“伯克希尔优质纺织品公司”(Berkshire Fine Spinning Associates),马尔科姆·柴斯(Malcolm Chace)成为总裁。新公司在1930年和1931年分别收购了另外两家新英格兰的纺织品公司。“二战”期间,公司受到战时需求的刺激,业务有了一定的回升。1948年,伯克希尔优质纺织品公司拥有11家工厂,超过11 000名雇员,当年净利润接近3 000万美元。情况似乎还不错。
不过,美国纺织品行业已经越发明显地进入日薄西山的阶段,对这个行业的再投资已经越来越难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很多美国纺织品生产商,包括伯克希尔优质纺织品公司,已经不再大规模地追加投资,而是沿用老旧的设备,勉强经营度日,只要能够维持,就尽量维持。当然,也有例外,在西伯里·斯坦顿(Seabury Stanton,以下称“西伯里”)领导下的哈撒韦制造公司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西伯里的祖父是一个捕鲸船的船长(当年那些少女的梦幻丈夫),爸爸是哈撒韦的上一任主席,退休后,将哈撒韦的领导重任交给了他。大家看看,这家族还真牛:两个时代,两种行业,他家都是当中的佼佼者。而西伯里自己也有个令人尊敬的履历:哈佛大学毕业,为美国赴法国参加“一战”,并晋升到二级中尉。性格上,他总是一本正经、表情严肃、不苟言笑,见人的时候目光犀利。他身上总有着一种恢复祖业、光宗耀祖的使命感。因此尽管行业前景堪忧,他仍然有着投入巨资将工厂“现代化”的打算。“二战”以后,为了公司转型,他领导公司在产品线中加入了相对复杂和利润较高的产品。客观来说,在他的带领下,哈撒韦克服过很多的困难。
西伯里等级观念较重,因此很少和部下交流。他将自己的办公室设在二楼尽头的地方,每个人要见他,都得先获得他秘书的同意(他的秘书也有一个秘书)。由于他上班时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怎么和公司的其他人交流,别人把他的办公室叫做“象牙塔”。不难理解,他那高高在上的风格似乎不太受哈撒韦员工的欢迎。对于某些低层员工,虽然就在同一栋楼上班,西伯里每年只有在圣诞节的时候和这些员工打个招呼、握一次手。因此,据说有的员工为了整他,在他来握手之前,故意将手掌弄得满是油污。
1954年,一场巨大的飓风引发的洪水毁坏了哈撒韦总部和它的工厂设备,这对于经营日益艰难的哈撒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时一种可能就是将厂房往成本更低的南部搬迁,但西伯里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寻找并购的机会,希望壮大后继续留在新英格兰地区。1955年,哈撒韦制造公司和伯克希尔优质纺织品公司正式合并,成立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至此,大家现在所熟悉的公司名字才第一次出现。新成立的公司有14家工厂,12 000名员工,销售额达1.12亿美元,总部设在新贝德福德。合并后的公司在当时来说已经是一家巨型的纺织品公司。合并后,原伯克希尔的领导马尔科姆·柴斯担任董事长,西伯里·斯坦顿担任总裁。不过,纺织业继续衰落的大趋势没有变,合并后公司仍然面临很多的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