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日送礼文化对比:细致入微还是棘手的事?

中日送礼文化对比:细致入微还是棘手的事?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广州最后一晚的告别酒会上,每个日本团员都真诚致辞,向我道谢,并纷纷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细致入微、善解人意,送礼时投其所好的本事。美国人不那么注重送礼,尤其是给“礼仪之邦”的中国人买礼物,对他们来说是件十分棘手的事。送礼不仅涉及个人品位、民族文化,还与公司文化、商业礼仪有关。送礼前,一定要了解收礼者及当地的风俗习惯。

中日送礼文化对比:细致入微还是棘手的事?

送礼是一门学问。送礼人的浓情厚意,透过小小礼物传递给了对方。日本人似乎最精于此道。我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外事处工作时,曾接待日本电影代表团,从北京一直陪同他们到桂林、广州,相处了十多天。在广州最后一晚的告别酒会上(翌日一早将赴港),每个日本团员都真诚致辞,向我道谢,并纷纷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首先那一层层精巧的包装,增添了礼物的神秘感,引起了我的好奇和期待(后来我实在舍不得扔掉那些漂亮的包装纸、礼物盒,保存了好长时间)。礼品大多是从日本带来的,样样小巧、可爱,叫人爱不释手。

令我惊讶的是,有的礼物竟是在广州陪他们逛友谊商店时我自己无意中摸过、问过的小物件。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细致入微、善解人意,送礼时投其所好的本事。令人尴尬的是,我代表中国电影家协会回敬他们的却是人手一个近乎脸盆大小的中国漆盒!酒会一散,半数以上的团员对我左一个鞠躬右一个鞠躬,烦我帮忙就地将大漆盒邮去日本。

美国人不那么注重送礼,尤其是给“礼仪之邦”的中国人买礼物,对他们来说是件十分棘手的事。我去美国出差常常会准备几样具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如杭州丝巾、云南绣包、京剧脸谱、木首饰盒、绸缎靠垫、十二生肖剪纸等。我的美国同事一般在收到礼物后,总会迫不及待地问你:“我能打开看吗?”(“Can I open it?”)待包装撕开、礼物露出,他/她一定惊呼:“哇!真漂亮!太谢谢你了!”(“Wow! So beautiful! Thank you so much! ”)然后对你一通亲吻、拥抱,还要兴奋地显摆给其他同事看。等他们要来中国、想着要回赠礼物时,有时会单纯地问:“你喜欢什么礼物呀,就直接告诉我,否则我真不知道给你买些什么。”弄来弄去,最后还是一盒巧克力“打发”了事,大多在机场买的。我及我们北京办事处的同事已收过无数盒巧克力。

当然也有例外。一位多年来与我工作交往密切、相互十分了解的美国同事,尽管她从未来过中国,但我们偶尔在美国销售会议、美国书展或法兰克福书展上见面。我们彼此都很珍惜这难得的相聚机会,每次都会互赠礼物。她给我的礼物均来自闻名世界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每一件都十分独特、个性化,有印有世界各国艺术精品的日记本、富有印第安人艺术传统的铁艺镶天然石项链。她告诉我,当她为我挑这些礼品时都会想到我浑身散发的文雅艺术气质。有一年春天我去美国开会,因为事先知道我女儿夏季就要去英国读书了,她特意为我准备了一大盒大都会博物馆的艺术品明信片及信纸信封,并嘱咐以后用来写信给我远方的女儿,一定会感觉美的

送礼不仅涉及个人品位、民族文化,还与公司文化、商业礼仪有关。20世纪90年代电脑行业正处于黄金时代,各公司都兴旺发达,送礼文化盛行,给客户送礼都特别讲究排场。有“礼轻情义重”的笔筒、钱包、皮带、帽子、背包、围巾、T恤衫、名片夹、裁纸刀、计算器,无一不是既时尚又实用的东西,且一律打上公司的标志(logo);更备有高档礼品(在公司相关政策许可范围内),如手表、快译通、雪茄烟盒、万宝龙钢笔、Tiffany摆设、高尔夫球具等,赠送给尊贵的客户。有一年临近春节,我所在的天腾电脑公司中国区老板从香港随机运来两个沉甸甸的大箱,那是我至今认为最有创意、最具IT业气派,又最人性化的新年礼物——镶有金色鳞片、富丽堂皇、看起来活灵活现的锦鱼年糕。当天我们所有的销售代表都欢天喜地去拜访客户,送“鱼”贺年。销售、客户皆大欢喜,共祝年年有余。

后来到图书出版业,每每岁末年初,国内出版社最爱送的礼物就是千篇一律“老三样”——台历、挂历、记事本。既与出版业务有关,又是大家的必需品,只是年年岁岁、家家户户都太雷同了。每逢社庆,出版社还爱做一些仿水晶的,或像块石头一样又硬又重、上面刻有“×××社××周年大庆”的纪念品。如果去参加社庆活动,尤其是见高层领导,他们会郑重其事地送我们一人一个这样的纪念品。如今这类纪念品基本上都在办公室,因为它们带有浓重的公务色彩,不完全是艺术品,放在家里,与甜蜜、温馨的家庭气氛实在不协调。这些客户纪念品,我就索性捎回美国总部,我到总部办公室一看,沿墙摆了一溜儿。

有时送礼是一件相当苦恼的事,颇费心思。本来你是想通过礼物送上吉祥如意之类的美好祝福,结果你送礼不到位,别人表面笑纳,但心里想的可能是你还不如不送。礼物的轻重也必须有个斟酌,轻了有些寒碜,拿不出手;重了也不合适,还违反规定(有贿赂之嫌),拂了你的一番美意。尤其是有些礼物相当名贵,但不实用,也不好处置。送礼还有一些公认的禁忌,如不宜直接送现金给同事或客户;送人礼物要把礼品上的价签撕掉或涂掉;不要向收礼者索要收据收条等。送礼前,一定要了解收礼者及当地的风俗习惯。

比如,咱们中国人就忌讳送钟给别人,不吉利,因为“钟”与“终”同音。我还真收到过美国同事送的钟——我所在的高等教育部门为了感谢国际市场代表,给前来参加销售大会的我们每人一座漂亮大钟。唉,我体谅他们不懂就勉强收下了,不少美国人都是“美国文化中心论”“以自我为中心”者,尽管他们是无意为之。回美国后,我即去首尔出差,捧着这个又大又笨的钟,转手就送给当地一个老客户,他十分愉快地接受了。自然事先我做过研究,韩国送礼文化中没有这个忌讳。

这些年我每次去波士顿公干,都会特意跑到哈佛商学院主楼地下那家礼品店“COOP”(“Cooperation”的头四个字母,意即“学生合作社”,这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两个大学共享的学生商店,我是这个“COOP”店会员)买些价廉物美而又特别的小礼品,而这些是那个位于剑桥市哈佛广场、满坑满谷游客逛的哈佛大学礼品店所没有的。带着这些礼品,代表哈佛商学院去拜访我的商学院客户,都特别受欢迎,老师们看到那特有的深红色、印有“哈佛商学院”Logo的礼物,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中国、日本、韩国都有浓郁的哈佛情结,这些地区的商学院也都是以“哈佛商学院”为标杆的。

我还曾亲历一次有趣的送礼故事。我的美国大老板第一次访华时,我陪他拜访我们的一个大客户——北京的一家著名出版社。愉快的会谈结束后,老板特地从美国带来印有总公司标志、闪着暗暗银光、精致典雅的钢笔,送在座的领导、下属每人一支。当热情好客的客户拿出一幅一米多长、大约一米宽、外嵌玻璃镜框的中国木雕送给我远道而来的老板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实在是太美了!”老板惊呼道。他一边听主人讲解,一边孩子似的兴奋地看看木雕,又看看我。而我轻声提醒他:“Custom! ”(过海关)他马上意识到:“Oh,that would be a big problem.”(哦,那可是个大问题。)结果是,这幅精美、贵重的木雕后来一直留在我们北京办公室。老板那次返回美国坐商务舱没能带走,我后来几次去美国开会坐经济舱更不可能带上它。见到老板,他总问:“咱们的那个‘大家伙’怎么样啦?还在吗?”我答道:“还在呢,挺好的,你放心吧。”(www.xing528.com)

当我站在美国总部老板的房间,看到除了他个人喜欢的几张游艇小照,墙上几乎空空如也时,我想象着:如果那幅深蕴中国文化的艺术品,能挂在早在20世纪70年代青春期就“染”上中国情结的这位老板的办公室,该多完美啊!他自我宽慰地说:“你们把它挂在北京的会议室也好。看到它,就会想起我。”礼物虽留在中国,无疑已给远在美国的他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回忆。

小贴士

1.你没在乎的小事、不太注意的小毛病,可能会毁掉你的个人形象,限制你的职业发展。

2.商务西餐更看重菜肴之外的环境、气氛及聚餐的商业、社交功能。

3.吃西餐有一整套桌上礼仪,我们须“入乡随俗”。完整的一套西餐一般包括开胃前菜、酒水、主菜、甜品水果,最后是咖啡或茶。

4.送礼是一门学问。日本人特别擅长此道,会“投其所好”,送礼到位。

5.送礼涉及个人品位、企业文化、民族习俗,还有一些公认的禁忌须事先了解。

6.礼物的种类大小、价值轻重等,得反复掂量,既符合公司规定,又满足客户喜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