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时你的外貌是天生的。在你30岁时,你的外貌是你的生活阅历塑造成的。但是在你50岁时,你的外貌却取决于你的生活态度。[1]
对我的外国同事来说,他们从小到大生活在一种成熟的商业环境中,在家庭里、在社会上自然而然地接受着商业文明的熏陶。一些成功的商业人士,他们的“第一桶金”就来自五六岁时在自家门前推销自制的柠檬水!所以,他们用不着公司额外再教什么商业礼仪。我在外企工作二十多年,从高科技行业到教育/出版业,参加过国内外名目繁多的培训进修,从未有机会直接学习商业礼仪方面的课程。但在外企经年打滚,潜移默化,公司流行的商业礼仪也成了我职业素养的一部分。每天朝九晚六,穿着正装上班成了我多年的主要生活习惯。本人算是中国较早一批在外企打工的中国雇员,特别是起初那些年在IT公司的严格训练,为自己培养了良好的商业习惯,自此商业礼仪运用得得心应手。
中国是公认的文明古国,但必须承认,我们的商业文化还欠发达,重文轻商曾是我们的历史传统。如今已进入一个经济开放、商业繁荣的时代,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介入到各种商业活动中,而商业礼仪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却也是职场“小白”格外缺乏的。这些年,我甚至被“赶鸭子上架”,去给多个公司或学校做商业礼仪培训,在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时还义务为中国新员工做内部培训。商业礼仪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当商业社会尚未臻于完美时,先从我做起,把自我完善起来。
商业礼仪是个很大的话题,它涵盖工作中的着装、就餐、送礼、谈判、接/打电话、见面礼、写信、开会、待客等,贯穿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吃饭、穿衣方面,吃对应的就有桌上礼节,穿对应的是职业着装。在这一篇先谈我个人感受最深的职业着装礼仪。
一般来说,职业着装力求整洁、稳重、得体、职业化。即使是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美国西部硅谷掀起一阵休闲风,也只有当年的比尔·盖茨、乔布斯,以及后来的扎克伯格那样的IT弄潮儿整日穿着T恤、套头衫、休闲裤。大部分企业只允许员工星期五穿休闲服,尽管是休闲服,也是指商务休闲服,不能穿得太随便。我先后效力的几家美国公司——天腾电脑公司、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哈佛商学院出版部门(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在员工手册里就有上班衣着要求,明文规定哪些衣服适宜穿、哪些衣服不合适。其中不合时宜的衣服包括短裤、背心、拖鞋、沙滩装、透视装、运动服等。来看看总部在美国东部、传统保守的出版业“龙头老大”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的着装规定吧——
适宜的服装包括:
·熨烫整洁的长裤
·有领衬衫
·西服套装
(特别注意:北京代表处要求所有男同事周一到周四,及任何时候会见客户时必须穿正式衬衫、打正式领带)
·卡其长裤
·休闲便鞋类(如周五穿的)
·休闲女裙或女装
·礼鞋
不适宜的服装包括:
·牛仔服
·短裤、超短裙
·特破或过旧的服装
·三角吊带背心或其他背心
·运动服,包括运动上衣和运动裤、篮球服等
·运动鞋(www.xing528.com)
·露脐装、透视装
·莱卡及其他面料的紧身服
·工装裤
·印有不雅字样或图案的衬衣
·拖鞋或类似的沙滩鞋
我服务的另一家“老字号”企业——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一位刚入职的女孩头一天上班穿着牛仔裤就来了,恰恰被负责中国区域业务的大老板盯上,立即将她的经理叫过去,让经理命令她立刻回家换装。还甩出一句话:“如果明天再让我看见她穿牛仔裤上班,她就可以回家,不用再来了。”这位可怜的新人赶紧跑回家。当时我们在偏僻的亦庄经济开发区上班,她家住翠微路,这一东一西,一来一回半天就没了。那也得换!严明纪律、商业礼仪更重要。
在美国天腾电脑公司时,正值我们的全球大老板CEO第一次访问中国。整个中国区域团队都格外重视。中国区域总裁专门为届时如何着装给所有员工发E-mail,并三番五次叮嘱,要求男同事一律穿白色衬衣、深色西服、正规领带——绝不能出现“funny”(他的原话——滑稽可笑的意思)的领带;女同事一律深色西装套裙——长裤都不行!他自己那天也穿上了极为考究、特别正式的西服三件套,包括西服背心。在CEO先生与全体员工见面会上,中国员工一个个身着正装、英气勃发,用漂亮的英语频频向大老板发问交谈,尽显职业风采。自然,CEO先生对我们中国团队的职业风貌颇有好感。
职业装有时是会掩盖个性的,但能充分体现职业气质和团队精神。上班当然以工作为重,不是来表演时装秀的,你的衣服是为工作而穿的,不能完全为个人喜好而穿。学生气十足的娃娃衫,轻佻、暴露的紧身衣,奇异搞怪的染发(或指甲油),都让你看上去很不职业、不成熟。过于时髦奢华的衣装,也容易分散自己和同事/客户的注意力(除非你身在广告传媒、时尚文艺界)。工作场所、商务场合,你的穿衣风格最好依循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办公室气氛、公司着装规定而定,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职务身份、个性特点、容貌体态的衣服式样,显得亲切和蔼,或权威庄重,或端庄大方,或气质优雅,总之要得体。
我的职业装口号是“套装万岁”!建议职场菜鸟们,花点钱购置几身质量上乘、剪裁合体、颜色式样适宜、穿着舒服大气的经典款职业套装(而不是买一大堆廉价的“地摊货”)。这样的套装能在多种场合穿,能穿很长时间,永不过时(因为你购买时就没赶时髦)。
说实在的,我较早就从与国际接轨的、商业理念较先进的IT业,跳到书香四溢、满是性情中人的图书出版业,感到这里各方面都很“随意”“散漫”,有时还透着一股“穷酸”劲儿,不像IT人那么“穷讲究”“爱张罗”。也就是说,我们书业人、读书人似乎不太注重商业礼仪。我刚加入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的那年夏天,与一位声音听上去温文尔雅的国内出版社的先生通过几次电话,初步接洽图书版权业务后,双方都觉得满意,决定见面详谈合作事宜。待这位尊敬的客户穿着背心、大裤衩,脚蹬凉鞋(只差手里摇着一把大蒲扇了),晃晃悠悠进入我们办公室,出现在我面前时,着实把我惊着了。我把他请进会议室,想要“正襟危坐”与他谈生意,感觉他好像是到我们这乘凉聊天来了。后来我对此类事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我与这些可爱的国内客户都成了知己知彼的熟人,合作起来并无大碍。我们带着外方老板对国内合作伙伴进行高层拜访时,还不时能看到这样有趣的画面——领导倒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作陪的下属却衣着马虎,汗衫、夹克衫、毛衣、牛仔裤,穿什么的都有,看上去实在不协调。当然,我理解出版社的同人可能觉得我们没有这种商业氛围,单位也没有穿职业装的要求。所以,没必要太讲究,怎么舒服怎么来,发挥个性吧。
我曾与一位从未谋面的客户约在北京书展主会场门口碰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一眼认准我就是他要找的人,上来就说:“你是Claudia,王云珍吧!”令我十分惊讶。后来他告诉我,我身上那股外企劲儿特别明显。也许吧,在外企熏染久了,不知不觉打上了跨国公司的烙印,浑身上下、里里外外都染上了它独有的商业文化气息。
你的衣着品位、穿着方式、言谈举止决定了你向外传递的综合信息。你说话之前,你精心、得体的职业装扮(加上自然且自信的笑容),已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在如今这个看重颜值的社会,好的外表形象绝对会给你加分的。看韩剧里面尽是俊男美女,衣服全是美美的。我常去韩国出差,不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企业办公楼,那里的男男女女个个衣着考究、礼仪讲究,与他们打起交道来,油然而生亲和可靠的感觉。中国人说人生三大事是按“吃、穿、行”的顺序,“民以食为天”;在韩国似乎只有一件头等大事,那就是“穿、穿、穿”,穿是压倒一切的要务。单位招人面试,女士没有好的妆容服饰,男士没有好的发型仪表,肯定没戏。
据一项对英国300家大公司做的调查显示(见Stepping Up.McGraw-Hill Publishing,2002.),超过90%的高层管理者/决策者同意:个人外表形象是他们雇人用人要考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公司期望他们雇员的职业形象能代表公司的文化和价值。员工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通过他们的衣装和行为对外展示公司的价值,增强公司的对外关系和公众形象。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文化的体现者、传播者。
上班族无论女士男士,一定要记住一句话:“你看起来怎样,别人就会对你怎样。”(“The way you look is the way you will be treated.”)恰到好处的着装打扮无疑会提升个人形象,增强你的自信心。《都市丽人》杂志的一篇文章研究分析,穿着得体而专业的女性,其被重用、晋升的机会大约是那些穿着花哨轻浮的女性的两倍。穿衣出格,一味我行我素,给人不踏实、无安全感、难以委以重任的感觉。看来,打造职业着装,塑造自我形象,关乎你的事业前途。
小贴士
1.商业礼仪涵盖着装、就餐、送礼、谈判、接/打电话、见面礼、写信、开会、待客等,贯穿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
2.职业着装力求整洁、稳重、得体、职业化。最好依循企业文化、工作环境而定,并结合自己的职务身份、个性特点。
3.职场新人,可添置几身质量上乘、颜色式样适宜、穿着舒服大气的经典款职业套装,多种场合能穿,还不易过时。
4.衣着品位、穿着方式,决定了你向外传递的综合信息,包括公司文化和职业气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