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40 年代,女子越剧在上海形成了高潮。据统计,同时演出的班社有36 家之多。但是,演出剧目、风格等一成不变,流于俗套。一些关心越剧发展的有识之士开始提出越剧要改革,这时,一位在越剧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挺身而出了,她就是袁雪芬。
袁雪芬1922 年生在嵊县的一个贫穷家庭,11 岁开始学戏,受当时上海进步文化的影响,她很早就萌生了改革越剧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她在剧团只拿自己工资的十分之一,其余的十分之九用来请编剧、请导演、请舞美设计,大幅度地对越剧进行改革。1942 年10 月,袁雪芬主演的新越剧《古庙冤魂》在上海亮相,观众看到的是一出有固定台词,有导演构思,有立体布景的严肃、完整的越剧演出。为越剧改革奠定基础的,是1943 年出演的《香妃》。这出戏通过维吾尔族女子香妃被掳而宁死不屈的故事,表达了“国破冢亡难存身”的痛苦,歌颂了反抗强暴的英勇精神。当演到香妃看到被杀的丈夫小和的头颅时,袁雪芬十分入戏,她当场突破原有的程式,用悲痛欲绝的声音先叫了一声“小和”,在一个长长的停顿之后,再以凄凄惨惨的声调唱出“我那苦命的夫哇——”此时,担任伴奏的琴师周宝才注视着台上的表演,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即兴地使用了一种新的定弦,拉出了如泣如诉的旋律,袁雪芬随着琴声唱下去,令许多观众泣不成声。这种唱腔是以前越剧中没有用过的。它以“5-2”定弦,相当于“工尺谱”中的“合尺”,所以被称为“合尺调”,通称“尺调”。“尺调”的出现是越剧音乐的一大革命。这种曲调深沉柔美,抒情性很强,特别适宜表现悲愤、浓郁的情绪。
此后,袁雪芬一直致力于越剧的改革。这种改革,以她在1946 年上演新编越剧《祥林嫂》达到高峰。
《祥林嫂》取材于鲁迅的小说《祝福》,它通过对一位农村女子祥林嫂凄苦的一生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的本质。袁雪芬读了小说之后,深受感动。尤其让她感到亲切的是,小说描写的就是越剧的故乡绍兴农村,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绍兴的农村妇女。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风土人情,袁雪芬再熟悉不过了。她和编剧商定,把祥林嫂搬上越剧舞台。这是一个大胆、勇敢而又带有开创性的决定。可以想想,在古代才子佳人占据舞台中心的时候,一个现代妇女登上舞台,这该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视觉冲击!首演当天,应鲁迅夫人许广平的邀请,田汉、洪深、黄佐临、史东山、欧阳山尊、张骏祥、白杨、张光宇、胡风等都来观看。这是一个多么庞大、多么豪华的观众阵容啊!在配演范瑞娟、张桂凤、陆锦花的努力下,在刘如曾的配乐、周宝才操琴的协助下,主演袁雪芬把剧中人祥林嫂从年轻到老年的人生苦难,演得催人泪下,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
1948 年,《祥林嫂》被上海醒狮公司拍成电影。此后,袁雪芬对《祥林嫂》不断进行修改、润色,使演出不断进步。一直到了1978 年,《祥林嫂》又一次被拍成影片,56 岁的袁雪芬又一次在影片中扮演老年祥林嫂,年轻时的祥林嫂则由金采风扮演。
袁雪芬与中国电影有着深厚的渊源。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她和范瑞娟、张桂凤、吕瑞英等于1953 年共同拍摄的。(www.xing528.com)
○拓展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位置。
《梁山伯与祝英台》说得是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读书,与同学梁山伯结下友情并深深相爱。祝英台的父亲为攀富贵,强逼女儿嫁给一个官二代。这对痴情的梁山伯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梁山伯忧思成病,不治身死。祝英台得到噩耗,痛不欲生。在出嫁当天,在风雨雷电中,纵身跳入梁山伯墓中殉情。说来也怪,那坟墓竟然裂开,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墓中飞出。人们说,那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多么美丽的故事呀!根据这个传说创作的越剧,一直是袁雪芬的力作之一。电影的放映,更让“梁祝”故事家喻户晓。其中,欢快而又含蓄的“十八相送”,凄苦、悲愤的“楼台相会”,撕心裂肺的“英台哭坟”,让人破涕为笑的“双双化蝶”,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拍摄完成不久,恰逢多国领导人参加的日内瓦会议在瑞士召开,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首次登上国际舞台。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用《梁山伯与祝英台》影片招待各国记者。放映当天,有250 个座位的日内瓦湖滨大厅座无虚席。这些记者绝大部分是第一次接触新中国,第一次看新中国的电影。随着法文翻译的解说,生动的故事,精彩的表演,让各国记者认真地注视着每一个细节。待到梁祝双双化为蝴蝶,高高飞扬的时候,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人们把它与莎士比亚的名剧并列,称赞说:“这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