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演出的时间长度来划分,京剧大体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演出时间占一个晚会的剧目,像我们熟悉的《西厢记》《桃花扇》《野猪林》等,叫作整本大戏,一种是一个故事要连续演出许多个晚会,许多天才可以演完,比如过去的《狸猫换太子》《七侠五义》《太平天国》等,叫作连台本戏;还有一种就是演出时长在一个小时上下,甚至只是半个小时上下的,在一个晚会上可以演出几个剧目的小戏,这类小戏多是整本大戏中的一个片段,叫作折子戏。
折子戏的来源是昆曲。早期的昆曲演出,故事曲折、剧情复杂、人物众多,一出戏有四五十出,要两个晚会甚而是更多个晚会才能演完。而这四五十出中,总有一些片段特别精彩,特别具有观赏性。从明末清初开始,演出方采取选择精彩片段进行演出的方式,“折子戏”就此产生。折子戏的演出方式很受欢迎,特别是常看戏的观众,对剧情早已熟悉,他们更热衷于在短时间内欣赏到演员的最精彩的表演,折子戏从此盛演不衰。
一个戏的片段演出为什么叫折子戏呢,有几个不同的说法。
“折”,在古汉语中,就是“虽断犹连”的意思。折子戏脱离了大戏的母体,但不论是剧情还是人物,它都与原本大戏血肉相连,因此命名为折子戏十分贴切。(www.xing528.com)
一种说法是,戏曲在老祖宗元杂剧时的演出方式就是“四折一楔子”,每个片段就是一折。
还有一种说法是,过去的戏班在演出前,要征求看客的意见,戏班把自己能演的剧目写在一把扇子上,见到看客,班主奉上扇子,看客打开扇子,剧目明白地写在扇子的每一折上,人们叫它折子戏。
京剧的折子戏十分精彩,它选取了整本大戏中最好看、最精彩的部分,相对独立、相对完整地表现了一部分故事内容。比如从《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中选取《空城计》一折来演出;《玉堂春》中,选取《女起解》《三堂会审》两折来演出;从《沙家浜》中,选取《智斗》一折来演出,都有短小精悍的戏剧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