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兵学通史:随营学堂及将弁学堂的建立

中国兵学通史:随营学堂及将弁学堂的建立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绪二十二年三月,袁世凯“专为造就将才起见”[38],建立了四所新建陆军随营武备学堂,内分德文、炮队、步队、马队四所学堂,从各营挑选年轻、勤奋的官弁230余名,分入各学堂学习。这些学堂的开办,使自强军营哨排长各级将弁得到了轮训。北洋第四镇则设立了“头班随营学堂”,挑选略识文字的目兵、员弁及文书人员充当学兵。

中国兵学通史:随营学堂及将弁学堂的建立

在新建陆军和自强军时代,这两支新式陆军部队为了训练各自的在职官弁,都建立了各自的随营学堂。这些学堂的建立,解决了军官在职培训的问题,这是新建陆军较湘、淮军更接近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随营武备学堂的教育内容与武备学堂大体相同,差别只在随营学堂只从各营中挑选学生。

光绪二十二年(1896)三月,袁世凯“专为造就将才起见”[38],建立了四所新建陆军随营武备学堂,内分德文、炮队、步队、马队四所学堂,从各营挑选年轻、勤奋的官弁230余名,分入各学堂学习。分别以德国人慕兴礼、祁开芬、曼德、魏贝尔担任教习[39]。学堂学制二年,开设兵法、枪炮、算学、测绘地理及战阵各法,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管理办法。学生每季大考一次,监考官、阅卷官和巡查官都由袁世凯亲自派定,一切规矩如同科场,优等者加薪受奖。为示鼓励,袁世凯还从每月的薪金中取出三分之一(200两)作为奖学金。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军事人才,据袁世凯自己称,“近时直隶募练新军,所派将校官弁,亦多取材于此。是该学堂之著有成效,足资实用,已可概见”[40]。光绪二十四年(1898),荣禄对随营学堂考察后称:“(袁世凯)轮调各生,亲加考验,所学兵法、战法、算学、测绘、沟垒、枪学、炮学、操法及德国语言文学,均能洞悉窍要,日臻精熟。”[41]

袁世凯还很注重官兵的在职教育,光绪二十二年(1896)五月开办讲武堂,专门抽调在职的哨官和哨长学习,规定步队五营各哨官长三人,每日轮调一人来讲武堂“听讲行军政守各法”,由王士珍、孙鸿甲等“认真讲解,切实考询”。另设学兵营集中练习步兵操法,每期1至3个月。第一期选拔各棚正副头目。从第二期起,每期一营选送正兵60名入学,所挑学员“均须年在二十内外,性体灵敏结壮,兼能粗识字义者为尤佳”,并在本月十四日前选竣。受训后仍回本营,以备将来官弁头目之选。[42]

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月,自强军也在驻地办起练将学堂。练将学堂分派洋将四人充任教习,轮流传授枪法、步法、测绘、战学四门课程,每日集华副营哨官赴堂听课,以四个月为期。[43]四个月后,又接办练弁学堂,从自强军中选派排长入堂学习,练习行军、侦探、测绘等技艺。这些学堂的开办,使自强军营哨排长各级将弁得到了轮训。(www.xing528.com)

庚子之役后,清廷为解决因编练常备军所急需大量军官的问题,又命令各省将旧防勇“营哨各官,甄别择留,令入学堂讲习”[44]。袁世凯和张之洞因有新建陆军和自强军的基础,在接到清廷关于编练常备军的指令以后,各自率先编练了一支常备新军,同时也按照清廷的指令,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各自创办了一所将弁学堂,专门用以培训择优留用的“旧日营哨各官”。袁世凯创办北洋行营将弁学堂,挑选“曾经带兵员弁粗识文字、有志上进者,作为学员”[45],以八个月为期,进行轮训,同时附设兵目学堂,以培训军士,主要课程有战法、击法、演练、实练和射击等。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该校已培训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等省的在职官弁545人。张之洞开办湖北防营将弁学堂,以张彪为统带,培训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的在营官弁,以一年半为期,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名为湖北武备师范学堂。此外,袁世凯为了训练北洋新军步、骑、炮、工各兵科的官弁,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保定开办了练官营,以冯国璋为总办,但不久即停办。

练兵处成立后,随着全国普练新军的开展,清廷对新军士兵教育又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新军士兵不仅要如新建陆军和自强军那样进行严格的操练和军事演习,而且还必须掌握浅近的军事学理论。练兵处在《陆军学堂办法》中规定:“各营头目亦须粗知学术,应由各省各军在营队内考选聪颖识字兵丁,聚集一处,作为学兵营,专派教员授以浅近兵学,暨训练新兵各法,专备拔升头目之选。”[46]嗣后,新军各镇、协也相继设立了各种形式的兵丁教育机构,教练各营兵丁,以提高兵学知识。北洋第二镇各营均设立“头目讲堂”,各队设立了“兵丁讲堂”,各协、标则设有“弁兵讲堂”[47],按时对各兵丁、弁目进行兵学教授。北洋第四镇则设立了“头班随营学堂”,挑选略识文字的目兵、员弁及文书人员充当学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