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对于西洋火器的关注,始于上海。当他率领淮军到达上海,目睹了常胜军的训练和武器演放后,大为叹服,“夷兵数千,枪炮并发,所当辄靡,其落地开花炸弹真神技也”[167],“于是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为洋枪队”[168]。在震惊于洋枪洋炮神奇之余,李鸿章对于曾国藩所说的“(用兵)在人而不在器”[169]的说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曾国藩曾说,“和(春)、张(国梁)在金陵时,洋人军器最多,而无救于十年三月之败”[170]。对于这一问题,李鸿章给出的解释是“和、张营中虽有此物,而未操练队伍,故不中用”[171]。他赞同曾国藩“在人而不在器”的认识,但也坚持认为当时中国的武器与列强存在巨大差距,如果不缩小这种代际差异,一旦面对列强,终无从措手。他说:“用兵在人不在器,自是至论,鸿章尝往英、法提督兵船,见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其陆军虽非所长,而每攻城劫营,各项军火皆中土所无。”[172]他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并发誓要“日戒谕将士,虚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而能战之”[173]。他甚至认为:“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夺魄。”[174]
在镇压了太平军后,清朝内部矛盾趋于稳定,与列强的矛盾突显出来,尽快改变武器窳劣局面显得更为急迫。他说:“每思外国兵丁口粮贵而人数少,至多以一万人为率,即当大敌。中国用兵,多至数倍,而经年积岁,不收功效,实由于枪炮窳滥。若火器能与西洋相埒,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175]又说:“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弓、矛、小枪、土炮,不敌彼后门进子来福枪炮,向用之帆篷舟楫、艇船炮划,不敌彼轮机兵船,是以受制于西人。”[176]
对于武器与训练的关系的认识,李鸿章不赞同武器制胜论,而强调武器与练兵要紧密配合。他说:“臣查制器与练兵相为表里,练兵而不得其器则兵为无用,制器而不得其人则器必无成。西洋军火日新月异,不惜工费而精利独绝,故能横行于数万里之外。中国若不认真取法,终无由以自强。窃谓士大夫留心经世者,皆当以此为身心性命之学,庶几学者众,而有一二杰出,足以强国而赡军。”[177]李鸿章甚至将器与人心的固结联系起来,“尊论固结人心之计,似仍空谈,即如台澎,民气素劲,而琅峤附近为倭人所胁,大半附从,此外则全恃兵力弹压倡率,否则土匪又起。……非有重兵利器仍不足固结人心”[178]。
在湘军主力陆续裁撤后,淮军成为中国实际的维护国家安全的支柱力量。晚清后期的主要战争都是以淮军为主力进行的,从镇压捻军作战到抗击八国联军的作战都是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淮军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军事训练的最高水平,而李鸿章和淮系将领对于兵学的基本认识也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准。尽管他们的认识仍未触及军事近代化的本质,但已经具有了较为主动的变革意识,他们所进行的军事训练改革也已经步入近代化的门槛,开创了晚清近代军事训练的先河。
【注释】
[1]《清实录》第四十四册,第648页,中华书局,1985年。
[2]《曾国藩年谱》,第131页。
[3]《李鸿章全集》第二册,第67页。
[4]《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134页。
[5]《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251页。
[6]参见王兆春:《中国火器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27页。
[7]《吴汝纶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121—122页。
[8]《李鸿章全集》第三十三册,第350页。
[9]《湘军史料四种》,第163页。
[10]《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152页。
[11]见樊百川:《淮军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7页。
[12]《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114页。
[13]见刘申宁:《淮军装备研究》,《军事史林》1989年第5期。
[14]《李鸿章全集》第三十册,第536页。
[15]见王尔敏:《淮军志》,中华书局,1987年,第97页。
[16]常胜军裁撤后遗留下600人的整营炮队,有大炮三十余尊。淮军接收后,由罗荣光管带。
[17]《李鸿章全集》第十二册,第263页。
[18]《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322页。
[19]《海防档·购买船炮》第一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第188页。
[20]《李鸿章全集》第二册,第67页。
[21]《李鸿章全集》第三十四册,第274页。
[22]《李鸿章全集》第三十一册,第367页。
[23]《李鸿章全集》第三十三册,第350页。
[24]《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76页。
[25]《周武壮公遗书·外集》卷一,页五十三。
[26]《淮军志》,第223页。
[27]《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二十三,页二十,故宫博物院影印,1932年。
[28]《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三册,第365页。
[29]《中国近代军事改革》,第82页。
[30]《李鸿章全集》第一册,第4页。
[31]《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一。
[32]《湘军史料四种》,第474页。
[33]丁日昌:《江南昭忠录》卷一,清同治十一年(1872)刊本。
[34]见《洋枪队大操图说》,“浮梁阵图”,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
[35]《中西兵略指掌》,卷四,页七。
[36]《曾国藩全集·奏稿十二》,第7153页。
[37]《洋枪队大操图说》,陈锦谨识。
[38]《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470页。
[39]见李绂:《藤牌撒星阵法说》,《魏源全集》第十七册,第260—262页。
[40]《陆操新义》,译后序,清光绪十年(1884)天津机器局铅印本。
[41]《清代军政资料选粹》第七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2年,第111—112页。
[42]《李鸿章全集》第八册,第130页。
[43]《李鸿章全集》第三十册,第296页。
[44]《丁日昌集》(上),第192页。
[45]《李鸿章全集》第三十册,第296页。
[46]《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五。
[47]《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四、页五。
[48]《李鸿章全集》第十一册,第152页。
[49]《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二十三。
[50]《李鸿章全集》第五册,第247页。
[51]《李鸿章全集》第十册,第23页。
[52]缪荃孙:《续碑传集》卷五十二,页二十四,文海出版社,1966年。
[53]《周武壮公遗书》卷二,页十六。
[54]《周武壮公遗书·外集》卷一,页十五。
[55]《周武壮公遗书·外集》卷一,页十四。
[56]《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一。
[57]《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八。
[58]《周武壮公遗书·外集》卷一,页十四。
[59]《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八。
[60]《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八。
[61]《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十八。
[62]《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八。
[63]《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八。
[64]《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三十八。
[65]《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六。
[66]《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十六。
[67]《周武壮公遗书·外集》卷一,页四十。
[68]《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二十一。
[69]《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二十二。
[70]《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二十四。
[71]《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二十二。
[72]《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一。
[73]《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一。
[74]《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一。
[75]《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八、页九。
[76]《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一。
[77]《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三十八。
[78]《续碑传集》卷五十二,页二十三。
[79]《周武壮公遗书》卷一,页十九。
[80]《周武壮公遗书》卷一,页二十。
[81]《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三十一。
[82]《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三十七。
[83]《洋枪队大操阵图说》,清光绪年间本。
[84]赵鲁臻:《危机下的变革——晚清陆军战术及训练研究》,第154页,南开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85]《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四十七。
[86]《周武壮公遗书》卷二,页十八。
[87]《周武壮公遗书》卷二,页十八。(www.xing528.com)
[88]《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二十五。
[89]《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二十五、页二十六。
[90]《周武壮公遗书》卷一,页三十八。
[91]《周武壮公遗书》卷一,页三十六、页三十七。
[92]《周武壮公遗书·外集》卷一,页二十四。
[93]《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十一、页十二。
[94]《周武壮公遗书》卷四,页二十六、页二十七。
[95]《郭嵩焘全集》第十三册,第277页。
[96]《李鸿章全集》第七册,第127页。
[97]《李鸿章全集》第六册,第159页。
[98]《李鸿章全集》第三十册,第252页。
[99]《李鸿章全集》第三十册,第137页。
[100]《李鸿章全集》第十册,第331页。
[101]《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338—339页。
[102]《李鸿章全集》第六册,第166页。
[103]《李鸿章全集》第十册,第83页。
[104]《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313页。
[105]《李鸿章全集》第三十册,第439—440页。
[106]《李鸿章全集》第三十一册,第112页。
[107]《李鸿章全集》第九册,第261页。
[108]《李鸿章全集》第九册,第261页。
[109]《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320页。
[110]《李鸿章全集》第一册,第337页。
[111]《李鸿章全集》第一册,第337页。
[112]《李鸿章全集》第三十册,第59页。
[113]《左宗棠全集》第三册,第327页。
[114]《李鸿章全集》第九册,第259页。
[115]《李鸿章全集》第六册,第160页。
[116]《李鸿章全集》第三十册,第90页。
[117]《李鸿章全集》第十册,第331页。
[118]《李鸿章全集》第九册,第109页。
[119]《李鸿章全集》第七册,第127页。
[120]《李鸿章全集》第六册,第412页。
[121]《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339页。
[122]《李鸿章全集》第一册,第25页。
[123]《李鸿章全集》第一册,第481页。
[124]《李鸿章全集》第一册,第481页。
[125]《李鸿章全集》第三十一册,第107页。
[126]《李鸿章全集》第十册,第488页。
[127]《李鸿章全集》第十册,第386页。
[128]《李鸿章全集》第二册,第76页。
[129]《李鸿章全集》第九册,第31页。
[130]《李鸿章全集》第十册,第488页。
[131]《李鸿章全集》第三十册,第70页。
[132]《李鸿章全集》第一册,第106页。
[133]《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99页。
[134]《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317页。
[135]《李鸿章全集》第三册,第13页。
[136]《李鸿章全集》第三册,第202页。
[137]《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318页。
[138]《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356页。
[139]《李鸿章全集》第二册,第67页。
[140]《李鸿章全集》第三册,第197页。
[141]《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29页。
[142]《李鸿章全集》第四册,第6页。
[143]《李鸿章全集》第四册,第6页。
[144]《李鸿章全集》第三册,第317页。
[145]《李鸿章全集》第三册,第317页。
[146]《李鸿章全集》第三十一册,第345页。
[147]《李鸿章全集》第三十一册,第14页。
[148]《李鸿章全集》第三十一册,第48页。
[149]《李鸿章全集》第三十一册,第82页。
[150]《李鸿章全集》第十五册,第57页。
[151]《李鸿章全集》第三册,第316页。
[152]《李鸿章全集》第三册,第317页。
[153]《李鸿章全集》第十一册,第232页。
[154]《李鸿章全集》第十一册,第98页。
[155]《李鸿章全集》第六册,第246页。
[156]《李鸿章全集》第十册,第221页。
[157]《李鸿章全集》第一册,第178页。
[158]《李鸿章全集》第八册,第515页。
[159]《李鸿章全集》第八册,第515页。
[160]《李鸿章全集》第十一册,第147页。
[161]《李鸿章全集》第三十二册,第543页。
[162]《李鸿章全集》第三十四册,第32页。
[163]《李鸿章全集》第十五册,第406页。
[164]《李鸿章全集》第三十二册,第543页。
[165]《李鸿章全集》第十五册,第406页。
[166]《李鸿章全集》第十五册,第406页。
[167]《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83页。
[168]《李鸿章全集》第一册,第303页。
[169]《曾国藩全集·书信五》,第3161—3162页。
[170]《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69页。
[171]《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152页。
[172]《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186页。
[173]《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187页。
[174]《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220页。
[175]《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217—218页。
[176]《李鸿章全集》第五册,第107页。
[177]《李鸿章全集》第四册,第112页。
[178]《李鸿章全集》第三十一册,第10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