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兵。李鸿章治军承于曾国藩,其招募方式亦与湘军相同,“先选统将而后募营,其营哨须由统将自择”[149]。李鸿章也认为:“兵丁之强弱,视将领为转移,必须将领熟谙情形,始能督率弁兵,训练得力,又必须在该营带队日久,方能熟谙情形,断非内地各营员所能深悉,诚未便以规模久定、员弁熟谙,遂谓将领无须选择也。”[150]所以淮军亦采取勇自将招的办法,层层挑选,这样做的好处是:“勇则募自田野,多朴拙习苦之人,统领营哨各官自行挑选,一气呼应,易于效命。”[151]对招募地域,也采取同一地域的办法,“大抵将之于帅,弁勇之于将,皆须恩信素孚,忠奋易生。廉颇思用赵人,自昔为然”[152]。
关于选将。李鸿章认为,“有器尤须有人”[153],无人才则装备皆成废物。但选将不能仅以忠勇与否为衡定标准,“若仅凭血气之勇,粗疏之材,以与强敌从事,终恐难操胜算”[154],他认为“可称将才者,颇难其选。现在西陲军事未竣,腹地伏莽尚多,而洋务方兴,海防孔亟。中国力图自强,变易旧用枪械,精练外洋利器,非久历战守、智勇通变者,不足以当军寄;其次亦须坚朴为质,兼有心思智术,乃可逐渐操习,日进精能,非仅勇猛粗厉之材所克济事”[155],可以看出,李鸿章与湘军的选将标准大体类似,仍以朴质为本,但比较看重学习能力,特别是对洋器要能多所用心。从其对于部将的评价看,也比较看重对西洋长技的学习能力,如对王永胜评价:“熟悉西军技艺阵法”[156],“乃发愤学习炸炮,阴结洋弁之精于炮事者,与之昼夜研究炮具及木心药性、准头用法,往往自出新意”[157]。
前期淮军将领主要以选将为主,后期随着西式装备引进力度的加大,特别是海军的快速发展,对军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选将这种单一的方式已难满足需要,而必须以新的方式予以教育培养。李鸿章说,“惟中国选将必临敌而后得,西国选将以学堂为根基;中国军械不求甚精,操练不必甚严,西国则一以精严为主。取彼之长,救我之短,不妨参观互证,期有进益”[158]。他一方面聘请德国的教官训练哨队,“日后将学成者分派各营,充当教练,渐次扩充,成效必多,于海防不无裨助”[159]。另一方面则强调必须设立军事学堂,培养新式军事人才。他说,“其学有在岸者,有在船者。国家设立多学,教其各习艺业。在堂所学者其理,在船所习者其事;出学当差数年,可仍回原学,再加精练,按年考试”[160]。(www.xing528.com)
选拔高级别将领,李鸿章既看重学识,亦看重实战经历。排除政治和个人关系等因素外,在海军提督人选的任命上,李鸿章主要考察或纠结的就是上面的两点。李鸿章认为舰船管带必须是学堂出身懂得技术之人,“蚊船机器过精,非由学堂出身之武弁不能管带”[161],大型舰船更要如此。以后他更多次重申,“此项人才必须由学堂出身,少有历练,方敢畀以带船出洋重任”[162]。其次,管带以上的将领须是有实战经验者,他认为:“惟系学生出身,西法尚能讲求,平日操练是其所长,而未经战阵,难遽胜统率全军之任。”[163]实际上,早在海军建设规划之初,李鸿章即已确定要以有实战经历的人来统带水师,“以中国曾经战阵之将会统,庶缓急稍有可恃”[164]。依此标准来看,丁汝昌出身陆军,没有学堂经历,但“留直后即令统带水师,屡至西洋,借资阅历,……情形熟悉”,李鸿章认为,“目前海军将才尚无出其右者”[165]。更重要的是“丁汝昌从前剿办粤捻,曾经大敌,迭著战功”[166],这正是刘步蟾、林泰曾等有过出洋留学经历的将领所缺乏的。最终清廷任命陆军出身的丁汝昌为海军提督,负责北洋海军建设与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