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操是军事训练面向实战的重要一环。左宗棠曾说:“练兵原以习战,非置之行阵,目习步伐止齐之节、耳习金鼓号令之声、心明开合缓急之用,则胆识不生,仓卒不知所措,一队偶却,全营靡焉,偏败众携,必至之势。”[316]由于前期与太平军的对抗中军情较为紧急,有关合操或会操的记录较少,咸丰九年(1859)后,湘军关于会操的记录见多。如咸丰九年四月初三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饭后出城,看各营合操。吉中营为中路先锋,护军右营为接应;湘前营为右路先锋,岳字中营、后营为接应;强中营、振字营为左路先锋,振副营、升字营为接应……”[317]。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廿五日中有“赴乡看马队会操,距营约二十里”[318],“操技艺之外,须常常操练队伍。湘勇小操技艺之时多,若多、鲍两军,则大操队伍之时多。又多军于大操时,不在校场坪地,专择翻山越岭、过沟跳涧之处。如队伍不乱,则真不乱矣”[319]等等。从这些记载看,湘军会操的规模较小,多为一营或数营,受兵种及装备所限,操演形式较为原始和简单,演练配合主要以摆设阵法为主。如《临阵心法》就有“或摆品字阵、茶盘阵,抑或出伏兵作品字阵”[320]的记载。演习除演练部队配合熟练与否,也检验指挥能否顺畅,“统领营官先要商量,再传哨官听清号令。正兵接应伏兵,均要打过几进几退。进时要曲腰伏进,退时亦要拖锚、曲腰伏退。火蛋、枪炮仍随时轮打。尤要禁止勇丁,不准妄行喊呐”[321]。
从发展的角度看,湘军的训练只是在传统训练模式上的再造,其基本指导思想仍是建立在传统训练思想基础之上的,并未有任何形式上或内容上的颠覆。与后来的淮军、新军相比,湘军的装备是原始和粗糙的,训练手段也相对简陋,然而湘军却通过比较合理的人员编制、比较合理的武器配置,再加以化繁为简、注重实效的训练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武器性能与作战效能之间的协调关系。湘军借此形成了比较强的战斗力,不仅成功地将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而且其训练模式对于晚清后期的训练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在淮军、练军乃至新军的制度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响。
【注释】
[1]《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五十五,页一,文海出版社,1972年。
[2]《曾国藩全集·奏稿一》,岳麓书社,1987年,第40—41页。
[3]《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38页。
[4]《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74页。
[5]《胡林翼集》第二册,第437页。
[6]《胡林翼集》第二册,第585页。
[7]《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86页。
[8]《左宗棠全集》第十二册,第34—35页。
[9]《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38页。
[10]《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58页。
[11]戚继光:《练兵实纪》,中华书局,2001年,第187页。
[12]《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391页。
[13]《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391页。
[14]《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391页。
[15]《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391页。
[16]《曾国藩全集·批牍》,第146页。
[17]《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33页。
[18]《曾国藩全集·批牍》,第235页。
[19]《曾国藩全集·日记二》,岳麓书社,1988年,第1011页。
[20]《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62页。
[21]《曾国藩全集·书信四》,岳麓书社,1992年,第2999页。
[22]《胡林翼集》第一册,第435页。
[23]《左宗棠全集》第六册,第317页。
[24]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华文出版社,2003年,第220页。
[25]《曾国藩全集·书信一》,岳麓书社,1990年,第196页。
[26]《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一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09页。
[27]《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三册,第27页。
[28]《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364页。
[29]《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409页。
[30]《胡林翼集》第二册,第167页。
[31]《胡林翼集》第二册,第46—47页。
[32]《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369页。
[33]《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95页。
[34]《左宗棠全集》第九册,第544页。
[35]《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63页。
[36]《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258页。
[37]戚继光:《纪效新书》,中华书局,1996年,第23页。
[38]《胡林翼集》第二册,第63页。
[39]《胡林翼集》第二册,第128页。
[40]《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455页。
[41]《江忠源集·王錱集》,岳麓书社,2013年,第54页。
[42]《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63页。
[43]《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湘军》第二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92页。
[44]《胡林翼集》第二册,第947页。
[45]罗尔纲:《湘军新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01页。
[46]《胡林翼集》第二册,第282页。
[47]《致官使相言立小统领》,葛士濬:《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页三,文海出版社,1972年。
[48]《曾国藩全集·书信四》,第2722页。
[49]《李鸿章全集》第十二册,第263页。
[50]《蒋百里(方震)先生文集》,文海出版社,1972年,第260页。
[51]《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456页。
[52]《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192页。
[53]王闿运等:《湘军史料四种》,岳麓书社,2008年,第162页。
[54]《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328页。
[55]《曾国藩全集·奏稿十》,岳麓书社,1993年,第6323页。
[56]《湘军史料四种》,第674页。
[57]《曾国藩全集·奏稿十》,第6323页。
[58]《胡林翼集》第二册,第166页。
[59]《湘军史料四种》,第574页。
[60]《曾国藩全集·奏稿十》,第6323页。
[61]《胡林翼集》第二册,第482页。
[62]《胡林翼集》第一册,第723页。
[63]《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360页。
[64]《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119页。
[65]《湘军新志》,第138页。
[66]《左宗棠全集》第九册,第542页。
[67]《胡林翼集》第二册,第768页。
[68]《曾国藩全集·奏稿九》,岳麓书社,1991年,第5687页。
[69]《曾国藩全集·奏稿八》,岳麓书社,1990年,第4771页。
[70]《曾国藩全集·奏稿九》,第5686页。
[71]《湘军新志》,第140—141页。
[72]《左宗棠全集》第十三册,第33—34页。
[73]《曾国藩全集·批牍》,第246页。
[74]《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208页。
[75]《曾国藩全集·批牍》,第198页。
[76]《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28页。
[77]《左宗棠全集》第五册,第54页。
[78]《左宗棠全集》第十一册,第336页。
[79]《左宗棠全集》第三册,第169页。
[80]《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10页。
[81]秦翰才:《左宗棠逸事汇编》,岳麓书社,1986年,第259页。
[82]《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595页。
[83]《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631页。
[84]《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10页。
[85]《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399页。
[86]《左宗棠全集》第九册,第7页。
[87]《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597页。
[88]《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343页。
[89]《曾国藩全集·书信四》,第3707页。
[90]《胡林翼集》第二册,第335页。
[91]《水窗春呓》,第14页。
[92]《曾国藩全集·批牍》,第235页。
[93]《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127页。
[94]《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446页。
[95]《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66页。
[96]《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37页。
[97]《胡林翼集》第二册,第376页。
[98]《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42页。
[99]《曾国藩全集·书信四》,第2661页。
[100]《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30页。
[101]《湘军史料四种》,第678页。
[102]《胡林翼集》第二册,第377页。
[103]《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419页。
[104]《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448页。
[105]《左宗棠全集》第九册,第88页。
[106]《左宗棠全集》第二册,第144页。
[107]《江忠源集·王錱集》,第55页。
[108]《胡林翼集》第二册,第483页。
[109]《胡林翼集》第二册,第964—965页。
[110]《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222页。
[111]《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343页。
[112]《曾国藩全集·批牍》,第156页。
[113]《曾国藩全集·书信六》,岳麓书社,1992年,第3861页。
[114]《曾国藩全集·书信五》,岳麓书社,1992年,第3404页。
[115]《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152—153页。
[116]《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611页。
[117]《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686页。
[118]《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91页。
[119]《李鸿章全集》第二册,第67页。
[120]《胡林翼集》第二册,第177页。
[121]《曾国藩全集·奏稿十二》,岳麓书社,1994年,第7190页。
[122]《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121页。
[123]《曾国藩全集·书信九》,岳麓书社,1994年,第6182页。
[124]《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551页。
[125]《胡林翼集》第二册,第177页。
[126]《胡林翼集》第二册,第199页。
[127]《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159页。
[128]《曾国藩全集·家书二》,岳麓书社,1985年,第878页。
[129]《曾国荃全集》第三册,第261页。
[130]《胡林翼集》第二册,第163页。
[131]《曾国藩全集·批牍》,第143页。
[132]汪士铎:《胡文忠公抚鄂记》,岳麓书社,1988年,第139页。
[133]《胡文忠公抚鄂记》,第162页。
[134]《胡林翼集》第二册,第436页。
[135]《胡林翼集》第二册,第436页。
[136]《曾国藩全集·批牍》,第208页。
[137]《左宗棠全集》第六册,第185页。
[138]《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65页。
[139]《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65页。
[140]《曾国藩全集·批牍》,第151页。
[141]《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498页。
[142]《左宗棠全集》第四册,第114页。
[143]《左宗棠全集》第六册,第185页。
[144]《曾国藩全集·奏稿十二》,第7190页。
[145]《曾国藩全集·奏稿四》,岳麓书社,1988年,第2068页。
[146]《曾国藩全集·奏稿四》,第2072页。
[147]《曾国藩全集·奏稿四》,第2072页。
[148]《左宗棠全集》第三册,第327页。
[149]《左宗棠全集》第三册,第328页。
[150]《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395页。
[151]《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11页。
[152]《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457页。
[153]《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457页。
[154]《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457页。
[155]《胡林翼集》第二册,第80页。
[156]《左宗棠全集》第六册,第185页。
[157]《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310页。
[158]《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395页。
[159]《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653页。
[160]《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267页。(www.xing528.com)
[161]《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394页。
[162]《左宗棠全集》第十二册,第100页。
[163]《左宗棠全集》第五册,第495页。
[164]《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86页。
[165]《左宗棠全集》第一册,第289—290页。
[166]《曾国藩全集·奏稿八》,第4771页。
[167]《胡林翼集》第二册,第223—224页。
[168]《胡林翼集》第一册,第713页。
[169]《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723页。
[170]《胡林翼集》第二册,第754页。
[171]《左宗棠全集》第一册,第23页。
[172]《左宗棠全集》第一册,第23—24页。
[173]《胡林翼集》第二册,第428页。
[174]《曾国藩全集·奏稿二》,第1145—1146页。
[175]《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682页。
[176]《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654页。
[177]《曾国藩全集·奏稿九》,第5395页。
[178]《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48—349页。
[179]《胡林翼集》第二册,第394页。
[180]《胡林翼集》第二册,第678页。
[181]《胡林翼集》第二册,第678页。
[182]《胡林翼集》第二册,第677—678页。
[183]《胡林翼集》第二册,第552页。
[184]《胡林翼集》第二册,第222页。
[185]《胡林翼集》第二册,第201页。
[186]《胡林翼集》第二册,第221页。
[187]《胡林翼集》第二册,第232页。
[188]《胡林翼集》第二册,第692页。
[189]《胡林翼集》第二册,第194页。
[190]《胡林翼集》第二册,第252页。
[191]《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90页。
[192]《曾国藩全集·批牍》,第183页。
[193]《胡林翼集》第二册,第383页。
[194]《胡林翼集》第二册,第446页。
[195]《胡林翼集》第二册,第445页。
[196]《胡林翼集》第二册,第460页。
[197]《胡林翼集》第二册,第440页。
[198]《胡林翼集》第二册,第442页。
[199]《胡林翼集》第二册,第350页。
[200]《左宗棠全集》第十二册,第90页。
[201]《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024页。
[202]《曾国藩全集·批牍》,第243页。
[203]《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93页。
[204]《曾国藩全集·批牍》,第269—270页。
[205]《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352页。
[206]《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243页。
[207]《曾国藩全集·奏稿九》,第5645页。
[208]《郭嵩焘全集》第十四册,岳麓书社,2012年,第264页。
[209]《郭嵩焘全集》第四册,第1页。
[210]《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77页。
[211]《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77页。
[212]《曾国藩全集·奏稿八》,第4752页。
[213]《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347页。
[214]《胡林翼集》第一册,第56页。
[215]《胡林翼集》第二册,第610页。
[216]《李鸿章全集》第二十九册,第93页。
[217]《曾国荃全集》第三册,第173页。
[218]《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341页。
[219]《胡林翼集》第二册,第930页。
[220]《曾国藩全集·书信六》,第4516页。
[221]《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495页。
[222]《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496页。
[223]《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637页。
[224]《曾国藩全集·书信三》,岳麓书社,第1955页。
[225]《曾国藩全集·书信三》,第2250页。
[226]《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399页。
[227]《曾国藩全集·奏稿二》,第1163页。
[228]《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693页。
[229]《曾国藩全集·奏稿二》,第1162页。
[230]《李鸿章全集》第一册,第613页。
[231]《李鸿章全集》第十四册,第155页。
[232]《李鸿章全集》第十五册,第336页。
[233]《胡林翼集》第二册,第585页。
[234]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一册,岳麓书社,2013年,第369页。
[235]《胡林翼集》第二册,第394页。
[236]《胡林翼集》第二册,第552页。
[237]《左宗棠全集》第十一册,第347页。
[238]《左宗棠全集》第五册,第434页。
[239]《左宗棠全集》第五册,第123页。
[240]《左宗棠全集》第三册,第327页。
[241]《左宗棠全集》第七册,第367—368页。
[242]《左宗棠全集》第六册,第180页。
[243]《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366页。
[244]《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366页。
[245]《左宗棠全集》第六册,第444页。
[246]《左宗棠全集》第四册,第110页。
[247]《左宗棠全集》第十二册,第136页。
[248]《曾国藩全集·奏稿十一》,岳麓书社,1994年,第6501页。
[249]《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825页。
[250]《湘军新志》,第53页。
[251]贾熟村:《太平天国时期的地主阶级》,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29页。
[252]《曾国藩全集·批牍》,第197页。
[253]《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109页。
[254]《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102页。
[255]《曾国藩全集·书信三》,第1762页。
[256]《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527页。
[257]《胡林翼集》第二册,第1008页。
[258]《左宗棠全集》第七册,第567页。
[259]《曾国藩全集·书信四》,第2963页。
[260]《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326—327页。
[261]《曾国藩全集·书信三》,第1762页。
[262]湘军扎营时所筑的营墙称为墙子,站墙子即守卫营墙。
[263]《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63页。
[264]《曾国藩全集·书信三》,第1752页。
[265]《曾国藩全集·书信四》,第2963页。
[266]《曾国藩全集·书信十》,岳麓书社,2012年,第6952页。
[267]《胡林翼集》第二册,第197页。
[268]《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416页。
[269]《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427页。
[270]《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第427页。
[271]《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49页。
[272]《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517页。
[273]《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38页。
[274]《曾国藩全集·奏稿二》,第878页。
[275]《左宗棠全集》第七册,第567页。
[276]《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61页。
[277]《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61页。
[278]《江忠源集·王錱集》,第1027页。
[279]《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湘军》第二册,第293页。
[280]《江忠源集·王錱集》,第1027页。
[281]《江忠源集·王錱集》,第1027页。
[282]《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湘军》第二册,第293页。
[283]《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湘军》第二册,第314页。
[284]《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41页。
[285]《胡林翼集》第二册,第42页。
[286]《胡林翼集》第二册,第110页。
[287]《胡林翼集》第二册,第109页。
[288]《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332页。
[289]《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湘军》第二册,第293页。
[290]《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湘军》第二册,第314页。
[291]《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湘军》第二册,第293页。
[292]《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186页。
[293]《江忠源集·王錱集》,第1028页。
[294]《江忠源集·王錱集》,第1028页。
[295]《江忠源集·王錱集》,第1028页。
[296]《江忠源集·王錱集》,第1029页。
[297]《江忠源集·王錱集》,第1030页。
[298]《江忠源集·王錱集》,第1030页。
[299]《江忠源集·王錱集》,第1030页。
[300]《左宗棠全集》第十一册,第437页。
[301]《左宗棠全集》第十册,第480页。
[302]《曾国藩全集·批牍》,第183页。
[303]《曾国藩全集·书信四》,第2577页。
[304]陈昌:《霆军纪略》卷十四,页七,文海出版社,1967年。
[305]《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34页。
[306]《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50页。
[307]《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64页。
[308]《曾国藩全集·批牍》,第151页。
[309]《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65页。
[310]《曾国藩全集·书信八》,岳麓书社,1994年,第5868页。
[311]《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598页。
[312]《霆军纪略》卷十四,页七。
[313]《曾国藩全集·书信三》,第1959页。
[314]《左宗棠全集》第九册,第109页。
[315]《曾国藩全集·书信三》,第1949页。
[316]《左宗棠全集》第七册,第568页。
[317]《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374页。
[318]《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87页。
[319]《曾国藩全集·批牍》,第199页。
[320]《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湘军》第二册,第293页。
[321]《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湘军》第二册,第29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