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湘军谋势,布远势、择要点

湘军谋势,布远势、择要点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湘军谋势的特点可以用布远势、择要点加以概括。[166]这里的取远势,也指大包围。所谓择要点,是战略上布远势的具体化,抢占了要点即扼住了敌人的咽喉要害,即握住了全局之机。

湘军谋势,布远势、择要点

太平军作战的机动与湘军的静守相对照,很容易得出湘军取胜的关键在守拙,是以拙胜巧,这样的解释只陈述了一个表面现象,并未触及湘军最终获胜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湘军制胜的关键在战略。长期的学术训练,使曾、胡、左比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的太平军将领看待军事问题有更宽广的视野,更善于从全局的高度进行战略谋划,因此能够抢在太平军之先,对要点进行布局,从而弥补作战能力上的不足。如左宗棠所言:“用兵无他,只要训练得法,谋略总须先贼一着,自然应手。”[164]这里所说的“谋略”,主要是谋势,即确定作战的战略重心。湘军谋势的特点可以用布远势、择要点加以概括。

所谓布远势,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层含义是,为避免与敌短兵相接,而采取迂回包抄的策略,对敌形成大包围。同治二年(1863),左宗棠进攻余杭时说:“该逆(李世贤)自此次击败后,势愈穷蹙,昼夜鼠伏濠内,任我百计诱战,坚匿不出。我军若乘势逼攻,往往为枪炮所伤。非取远势包围,绝其粮道,不足制贼死命。”[165]此处所说的远势,即指大包围。曾国藩也曾说:“行军贵顾根本,贵取远势。昔年向荣、和春等进攻金陵,惟不能取上游之势以为根本,卒至覆败,几误东南全局。”[166]这里的取远势,也指大包围。可以看出,取远势,与孙子所说的“以迂为直”类似,看似迂远、效率低下,但可以断敌联络,能够更彻底地解决问题,且可以减轻因己方疏失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另一层含义则相对抽象,是从战略层面,即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更大的空间维度思考问题。胡林翼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枝枝节节而为之。吾恐三四年未必成功,而水陆将领精力尽疲,英华衰歇,是欲速而反迟也。若蓄势审机,驻兵于贼所必争之地,使贼欲不战而不可得,则一半年之后,城邑可尽复,是似迟而实速也。”[167]在这一过程中,要“不为近防,而布远势;不期速效,而勤远谋”[168],即从战争全局的视野来看待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曾国藩曾屡次对曾国荃讲:“弟论兵事,宜从大处分清界限,不宜从小处剖晰微茫。”[169]这里所说的大处,即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胡林翼的解释是“兵事不在性急于一时,惟在审察乎全局。全局得势,譬之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170]

其实不仅战略全局上要勤远谋,在具体的作战中也要有通盘的筹划,否则必陷于被动。左宗棠率部入浙时,未按清廷上谕救援衢州,而是由江西婺源入浙,左宗棠对这一做法的解释是,“臣若先入衢城,无论不能固江、皖边圉,亦且不能壮衢城声援,一堕逆贼长围诡谋,又成粮尽援绝之局”[171],所以他率亲兵营由江西婺源入浙,“先剿开化之贼,以清徽郡后路,饬所部老湘营由白沙关渐进,扼华埠要冲,以保广信而固衢城。幸三次克获大捷,开化肃清,婺源无警,饶、广两郡相庇以安,而杨逆又屡为徽军所创,败溃宵遁,臣军可无须远赴徽援,尤非意想所及。臣虽未亲赴衢郡,而开化贼巢扫荡无余。臣军现驻开化县城、马金街两处,正可兼顾衢城”[172]。可以看出,虽然此战目标不大,但左宗棠是从全局的高度来思考问题的。如果不做通盘的考虑,必会陷己于被动。(www.xing528.com)

所谓择要点,是战略上布远势的具体化,抢占了要点即扼住了敌人的咽喉要害,即握住了全局之机。如胡林翼所言:“军事有以先一着而胜者,如险要之地,先发一军踞之,此必胜之道也;有最后一着而胜者,待贼有变计,乃起而应之,此必胜之道也。”[173]

湘军出省作战初期,由于战略筹划不清,重点不突出,主要采取的是城池争夺战,尽管收获不少,取得了一些大战的胜利,但从整体而言,对太平军力量的削弱并不大。三河之战中,李续宾溃败,湘军遭受重创,也意味着原有与太平军的城池争夺战的失败。在反思中,湘军战略得以逐步清晰和明确,不再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而是将主要的战斗力量部署于长江上游,即首先抢占长江上游重点地区。清军江南大营崩溃后,清廷最关心的是如何尽快收复江浙这一首赋之区。但曾国藩的认识却有不同,他始终认为江南大营之所以围困金陵多年劳而无功,原因就在于只踞长江下游而未踞上游,能否占领安庆是能否扭转全局的关节点,如果放弃安庆而移军苏、常,即使有所斩获,最终也会重蹈江南大营的覆辙。

安徽是太平军主要的根据地之一,地处天京上游,是阻扼清军东进的主要门户,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占领安庆后,即设西征军大本营于此。对于安庆的重要性,曾、胡的认识比较一致,曾国藩曾说:“自古平江南之贼,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自咸丰三年金陵被陷,向荣、和春等皆督军由东面进攻,原欲屏蔽苏浙,因时制宜,而屡进屡挫,迄不能克金陵,而转失苏、常。非兵力之尚单,实形势之未得也。今东南决裂,贼焰益张。欲复苏、常,南军须从浙江而入,北军须从金陵而入。欲复金陵,北岸则须先克安庆、和州,南岸则须先克池州芜湖,庶得以上制下之势。若仍从东路入手,内外主客,形势全失,必至仍蹈覆辙,终无了期。”[174]所以要直捣金陵,必须首先跨过安庆这道坎。曾国藩在总结多次战斗的历史教训后,逐步确立了先剪枝叶、后拔本根的战略方针。在他看来,天京之所以长期围困而不能攻陷,太平天国之所以能内讧后声威再振,就是因为有滁州、合县、安庆为屏蔽,有陈玉成联合捻军往来游击,屡次击败湘军和胜保等人的进攻。若集中力量进攻安庆,陈玉成必然全力来争,这样就可迫其进行战略决战。如能攻陷安庆,消灭陈玉成这支部队,天京的攻陷就只是时间问题。他把攻陷安庆当成湘军作战的中心目标,甚至把它看成清王朝生死存亡的关键,他说,“吾但求力破安庆一关,此外皆不遽与之争得失。转旋之机,只在一二月可决耳”[175]。他下定决心,“纵使江夏(即武昌)或有疏失,安庆围师仍不可退”[1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