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兵书分类及其价值-《中国兵学通史.近代卷》

近代兵书分类及其价值-《中国兵学通史.近代卷》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代一般意义上的兵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论性的著述。尽管该书写成于1898年,但从其结构和语言风格来看,仍可归入传统兵书一类。甲午战争后,出现了一批吸收了西方军事理论的新型兵书,如前文提到的《淮军武毅各军课程》《兵学新书》。另一类是专论性的兵学著述。团练仅是低限度的武装力量,组织松散,因此,此类兵书的兵学价值多不高。

近代兵书分类及其价值-《中国兵学通史.近代卷》

近代一般意义上的兵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论性的著述。如壁昌的《兵武闻见录》,分为择帅、选将、肃伍、整械、修守、安抚、行军及善后8篇。尽管该书所论较为粗略,且较少涉及战略层面的问题,但比较贴近实际,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陈澹然的《权制》,是作者有感于清末中法甲申之战、中日甲午之战中清军败绩而作,包括《军地述》《军势述》《军情述》《军材述》《军政述》《军谋述》《军本述》7篇。尽管该书写成于1898年,但从其结构和语言风格来看,仍可归入传统兵书一类。

甲午战争后,出现了一批吸收了西方军事理论的新型兵书,如前文提到的《淮军武毅各军课程》《兵学新书》。此外,清末编练新军后,官方颁定了一系列系统化的军事教材。如由袁世凯主持编定的《训练操法详晰图说》、刘坤一主持的《江南陆师学堂课程》、张之洞主持的《自强军西法类编》等,这些教材从内容到形式已与传统意义上的兵书有很大区别,都大篇幅地介绍枪械构造和原理,对队列训练、技术训练、战术动作等,都有极为细致的介绍。书中也有大量以功名富贵相激励和忠君爱国的训词,以及以封建家长制维系新军内部关系的“道必师古,法必因时”[18]的治军思想。

另一类是专论性的兵学著述。这些论述或单独成册,或单独成篇,编入著者文集当中。报纸和期刊出现后,其中讨论兵学问题的文章也有不少。按照论述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海防类。魏源海国图志》中的《筹海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以守为战”的海防观。徐稚荪的《洋防说略》,除讨论海防外,也讨论了江防与陆战的关系。郑观应的《易言》中有《论船政》《论水师》《论火器》《论练兵》等篇,对于海军与海战有较深刻的认识。还有姚锡光的《筹海军刍议》,对海军重建的重要性及建设的重点有全面而深入的阐发。此外,在晚清几部《经世文编》中均设有兵政卷,其中讨论海防问题的文章也有很多。

二是武器类。为改变清军器械窳劣的落后状况,近代科学家们努力探索新式火器的原理和制造方法,如:鸦片战争后,丁拱辰的《演炮图说》,内容涉及火药的配方、火炮的铸造、炮台的构筑,西洋炮台、岸炮以及运炮器械的制造与使用等;龚振麟则改进了铸炮技术,并将铸炮经验汇纂为《铸炮铁模图说》;丁守存写成《西洋自来火铳制法》《详覆用地雷法》《造药法》等著作;19世纪60年代黄达权译、王韬整理的《火器略说》(后改名为《操胜要览》),介绍了洋枪洋炮的制造方法;数学家李善兰编写的《火器真诀》,第一次把系统的弹道学原理引入了中国。(www.xing528.com)

三是训练操典类。湘军时期有刘连捷的《临阵心法》和王錱的《练勇刍言》,都带有明显的传统兵书特色,除了强调技能训练外,还包含练胆和练心的内容;刘长佑的《畿辅练兵营规》涉及直隶练军的装备、训练、阵法、营规等,内容颇为丰富。淮军时期有周盛传编写的《操枪程式》,主要介绍枪支的使用与养护之法;丁日昌编译的《枪炮操法图说》,主要介绍基本的队列训练;潘鼎新编写的《洋枪队大操图说》,则主要讲阵法训练。新军时期有袁世凯主持编写的《新建陆军兵略录存》,是编练新建陆军过程中的文件汇编,其中有《临战要则》《发枪要则》《操法择要》等篇,比较具有实用价值。练兵处成立后,陆续颁定了《炮兵暂行操法》《马兵暂行操法》《步兵暂行操法》《辎重兵暂行操法》《工程兵暂行操法》,使兵种训练有了可资参考的依据。

四是团练类。如朱孙诒的《团练事宜》、许乃钊的《乡守辑要》、李柬的《乡兵管见》等。团练仅是低限度的武装力量,组织松散,因此,此类兵书的兵学价值多不高。

除以上四类外,还有蔡标的《地营图说》,专讲地营建法;李汝魁的《精神谈》,专讲军人的荣誉感与爱国心;刘连城的《将略要论》,专论为将之道;丁日昌编订的《百将图传》,主要介绍古代名将简要事迹;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