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劳动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劳动法的主要法律规范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一般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不包括个人劳动、农业劳动和家庭劳动关系。其特征是:
1.劳动关系的当事人特定
劳动关系的当事人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者是自然人,包括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我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组织。在我国,用人单位包括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不包括自然人。(www.xing528.com)
2.劳动关系兼具人身和财产属性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其人身在一定限度内由用人单位支配,因而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属性。人身属性决定了劳动者必须亲自履行劳动义务,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劳动。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因而劳动关系具有财产属性。无偿、义务、慈善性劳动关系不由劳动法调整。
3.劳动关系兼具平等和从属属性
劳动关系通过劳动合同确立,双方当事人依平等、自愿原则建立、变更或终止劳动关系,具有平等关系的属性。劳动关系一经确立,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身份、组织和经济上的从属关系,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具有从属性。
劳动法还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如劳动行政关系、社会保险关系、劳动市场服务关系、劳动团体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关系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