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大型动物。根据许多出土的文物和象形文字,证明麋鹿最初出现于黄河中游;而且,早在更新世晚期之前,曾经遍布江苏、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和河北省及北京、上海郊区。在新石器时代和大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0年之间,其数量很多。然而,在此后的年代里,其数量迅速下降,直至绝种。其最后的一群,在北京的南海子皇帝狩猎园里,存活到1865年。
1865年,法国的大卫神父在北京南海子皇帝狩猎园里,发现了残余的一群麋鹿。此后不久,一些麋鹿被送到了欧洲。1900年,皇帝狩猎园在战争中遭到破坏,从此,麋鹿完全从中国消失了。人们曾以为,麋鹿在其所有的分布区里都绝种了。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稀有的动物被从绝种的边缘拯救了出来。1865年~1894年,几只活麋鹿被送到了巴黎、柏林和其他的欧洲城市。1894年~1901年,英国十一世贝福德公爵,从欧洲几个动物园里,收集到18只麋鹿,并且在乌邦寺他自己的公园里,建立了麇鹿园。这就是在世界上存活的最后一群麋鹿的家园。从此,数百只麋鹿被保存在这里。这些麋鹿就成了当今所有活麋鹿的祖先。这种世界上美丽而雄伟的动物之一,终于从绝种的边缘被挽救了回来。
最初麋鹿是圈养的,以后才被释放到乌邦寺公园里辽阔的林地上和草地上。在那里,从巴黎引进的最早的一对麋鹿,于1896年5月生出了一只幼鹿。从1894年10月至1914年1月,麋鹿的数量增加到72只。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其数量急剧减少。它们的一半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亡了。(www.xing528.com)
1940年,英国十二世贝福德公爵意识到如果把存活的麋鹿仍然圈养在乌邦寺公园里,就是对麋鹿的一大危胁。因此,从1944年开始,他将麋鹿运送到全世界许多动物园里去。1956年春天,伦敦动物学会将两对麋鹿送到了北京动物园。于是,麋鹿在消失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又一次出现在它们的故乡了。第一批回归的麋鹿,对北京动物园的环境适应得很好。但是,像在欧洲动物园里的其他麋鹿一样,在北京动物园里的麋鹿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就是发生死胎和不受孕的问题。由于出现这些问题,就不可能在这里建立麋鹿种群。1973年,伦敦动物学会为了繁殖麋鹿,给北京动物园送来了另外两对麋鹿。这两对麋鹿也由于圈养的原因,没有繁殖成功。但是,它们终于回到了中国。
过去的教训告诉科学家们,必须将麋鹿放到有沼泽地、草地、小山、湖泊和稀树林的野外去,为它们提供天然的栖息地。在那里,它们可以享受充分的自由,才会繁殖成功,建立种群。因此,必须找到一个适当的野生动物庇护地,将一片足够大的地方保护起来,保证它们存活繁衍。这是拯救麋鹿的唯一途径。
1985年,对已经回归中国的麋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经过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的许多地方为选择麋鹿栖息地而进行的一系列的野外调查之后,位于北京南郊、以前的南海子皇帝狩猎园,被选定为最适合的麋鹿释放地。于是,建立了北京南海子麋鹿园,将乌邦寺公园送来的另外20只麋鹿放养在这个保护区里了。在世界保护联盟及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的协助下,自对麋鹿进行保护和释放以来,其数量已有所增加;而且,在其后的几年里,在中国其他的动物庇护地里,都可以看到麋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