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马鸡是中国的一种古代鸟,已经有300万年的生活史了。它的栖息地很少,只生长在中国华北的山西省和河北省。由于它繁殖率很低,所以,其数量非常少,而且,由于它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又遭受偷猎,其数量更是不断地减少。现在,在山西省的两个自然保护区里,只剩下1000多只褐马鸡了。这个数量,比世界上最稀有的动物大熊猫的数量,稍多一点。因此,它被认为是现在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已被列入了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禁止贸易公约,也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动物。为了保护和繁殖这种世界稀有的珍贵鸟类并保护其栖息地,1980年建立了这个保护区。
褐马鸡成体高约60厘米,体长0.8米~1米,体重1.4千克~2.5千克,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头侧连目有一对白色的角状羽簇伸出头后,宛如一块洁白的小围嘴。褐马鸡最爱炫耀的是它那引人瞩目的尾羽。但是它的翅膀很短,不能飞翔,只能从山顶滑行到山脚下。它的腿粗壮有力,所以跑得很快。
褐马鸡善良温顺,从不主动向其他动物和人进攻。但是,在对付其天敌和入侵者的时候,它却是勇敢善战的斗士。遇到天敌,例如狐狸、豹猫和秃鹫,公褐马鸡就啭啭鸣叫,通知其伙伴,并与侵犯者战斗,保护其繁殖地。无论何时,特别是在繁殖季节里,如果发现入侵者,它就与之斗争。在战斗中,它从不后退,即使已经精疲力竭,或者被啄被抓得遍体鳞伤,它也坚持战斗,显示它的力量和勇气。因此,这种鸟被认为是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据说,古代中国的勇士们,将这种鸡的羽毛佩戴在他们的头盔上,以鼓舞斗志。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褐马鸡
褐马鸡白天在灌木中到处悠闲地游荡,夜间栖息在高高的云杉树或松树上,云杉林或者松树林,都是它喜爱的栖息地。过去它们见到人就立即跑开。现在,它们已经习惯于见到游人后,不顾游人的观望,旁若无人、逍遥自在地走动着。在保护区里,饲养员每天给褐马鸡喂一些补充食物。听到饲养员的叫声,一群褐马鸡会就立即来到饲养员跟前,围着饲养员,等待食物。吃完以后,它们在饲养员周围走来走去,态度友善,似乎表示亲切和感激。
褐马鸡不挑剔食物,吃的食物种类较多,包括多种植物的根、茎、花和果实,也吃蚂蚁的卵和一些昆虫的幼虫。
褐马鸡在4月~5月之间进行交配。交配之前,公褐马鸡会为争夺一只母褐马鸡而与情敌进行拼死的战斗,获胜者在母褐马鸡周围唱着求爱歌,翩翩起舞。然后,它们进行交配。接着,它们生活在一起,在山坡上占领一块地方,作为它们的繁殖地,与其他褐马鸡分离开来。这对褐马鸡共同承担筑巢的任务。在一两天之内,在茂盛的森林深处一块非常隐蔽的地方筑起窝巢。每年5月,母褐马鸡一窝下4个~20个蛋,并负责日夜孵蛋,除了每天离开窝巢半小时出去寻找食物以外,其他时间,它都在孵蛋。经过26天~27天,或更长时间,小褐马鸡就能孵化出来了。孵化出来的小鸡,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以松树下面的蚂蚁卵为食。出生后第二天,小鸡就能随其父母到处走动。褐马鸡父母会共同照料它们的小鸡,为饲养小鸡而到处奔忙,直到秋季小鸡能够独立生活。
褐马鸡在爱情上是坚贞不渝的。当一方死亡以后,活着的一方永不另择配偶。如果一方被天敌杀害了,存活的一方就明显的情绪消沉,十分悲哀,整天闷闷不乐,到处游荡,寻找已经死去的配偶,而且,终身独居,并不再寻找新的配偶。(www.xing528.com)
为保护和繁殖这种已经处于绝种边缘的珍稀鸟类,这个保护区自建立以来,一直进行人工饲养褐马鸡,当然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在人工饲养的初期,圈养的成年褐马鸡拒绝吃食和饮水,还自己在铁丝网上碰撞,甚至严重受伤。以后,工作人员改变了人工饲养的方式,将褐马鸡的蛋从野外拣回来,由家养母鸡在饲养场里孵化,将由家养母鸡孵化出来的小褐马鸡与从野外捕捉回来的褐马鸡小鸡放在一起,由饲养员对它们进行饲养和驯化。数月之后,经过人工驯养的小褐马鸡开始表现出一些驯化了的特征。例如,跟随着饲养员,而且,当饲养场大门敞开的时候,小褐马鸡也不从饲养场里逃跑了。在喂给从野外收集来的天然饲料的同时,也试喂人工饲料。现在,这些褐马鸡已经接受了人工饲料。一代接着一代,人工饲养的褐马鸡已经成长起来了,创造了更大的褐马鸡种群。
保护区里,古树参天,巨树成林。有些松树、榆树、冷杉和杨树树龄长达100多年或200多年,高达25米~30米,直径达1米左右。有些树干,十分粗大,需要3人~4人手拉着手,才能将树干围起来。
有些树木奇形怪状,成为这个保护区独特的景象。有一棵巨大的云杉树与一棵较小的云杉树,树干长在了一起,从远处观看,似乎是一棵大树,但近看,两个树冠却相互分离。因此,人们将这棵云杉树叫做连理云杉。在另外一个地方,有一棵松树和一棵杨树的树干,在离地面四米处合二而一,人们称其为松抱杨。还有两棵山杨树与一棵落叶松的树干,长在了一起,似乎两棵山杨树紧紧拥抱着一棵落叶松,人们称之为杨抱松。这些奇特的树木,是由风倒树形成的。被风刮倒的树木,主根露在地面上,然后,流动的雨水将它们的主根冲到了一起,大风又将它们的树干刮到了一起,使它们最终融合在一起了。这些风雨冲击,发生在50多年以前。因此,这些奇形怪状的树木,是在50多年前形成的,都已生长50多年了。
从早春到夏季,保护区里野花到处盛开。小山旁、小路旁、大路旁和河流两岸,野花密布。山间的田野里,鲜花遍地,色彩纷呈。鲜红的山丹丹花,开得正旺,似乎对长期的冬眠已经不耐烦了。紫色的山丁香花,粉红色的野玫瑰花,黄色的黄刺玫,蓝色的勿忘我,粉红色的山杏花,蓝色和红色的野菊花,使这里的景观靓丽起来,空气中洋溢着野花的香气。巍峨的山峰、茂密的森林和野花繁茂的山间田野,层次分明,互相衬托,交映生辉,景色旖旎。
春季和夏季,是旅游高峰期,9月~10月,保护区里的阔叶林变为秋色。小山旁和向阳的山坡上,都展现出黄色、红色和橘红色,其间则会点缀着常青树的深绿色。秋季也是保护区最迷人的时候。秋季是果实累累的季节,野草莓、鹅莓、榛子和沙棘,都已成熟,等待着人们的采摘。
各种药草和各种可供食用的珍菌,也在这里茁壮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