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系统功能及评估标准

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系统功能及评估标准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射阳滩涂保护区中的芦苇首先,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后世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可以为人类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

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系统功能及评估标准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各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拯救濒于灭绝的物种,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进行保护和管理的特殊地域的总称。在这些自然保护区中,既包括各种自然地带中各种生态系统的代表;又包括一些珍贵、稀有动植物品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和迁徙的停歇地,以及饲养、栽培品种的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还包括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同时也包括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冰川遗迹、喀斯特地貌、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陨石所在地等。自然保护区只是一个泛称,实际上,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都是自然界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星散地分布在亟待修补的地球上。

自然保护区究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值得人们如此重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呢?下面就让我们用事实来回答这一问题。

射阳滩涂保护区中的芦苇

首先,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后世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可以为人类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但是现今世界上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各种自然地带的自然景观,正在大面积地遭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森林无限制地被采伐、草原的盲目开垦和过度放牧、热带的农业开发以及城市不断扩大等,使得许多地区生态平衡失调,有些地区的自然面貌已难以辨认。为了研究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特点,以便提出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措施,不得不借助于古代的文献记载、考古材料、自然界残留的某些特征(诸如孑遗生物种类、土壤剖面、地貌类型等)和古生物学的研究资料,来推测已不复存在的自然界的原始面貌。由此可见,在各种自然地带保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或原始景观地段,都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它对于衡量人类活动结果的优劣,提供了评价的准则,同时也对探讨某些自然地域生态系统和今后合理发展的方向指出了一条途径,以便人类能够按照需要而定向地控制其演化方向。

江苏省盐城保护区的丹顶鹤

第二,自然保护区是各种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现今世界上物种的确切数量究竟是多少,直到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尽管生物分类学家们在研究物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迄今对生物种类还缺乏系统可靠的资料。目前认为世界物种为500万种~1000万种,其中只有150万种是在科学文献中有记载的。人们从这些物种中获取生活的原料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的农业育种工作就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少数已被驯化或栽培的动植物物种。现在育种家们发现要对现有品种进行改良和提高生产潜力,其难度愈来愈大。因此除了对现有少数的物种进行育种改良外,必须发掘新的食物来源,从而又开始转向到大自然丰富的宝库中,寻找野生的物种资源。

人类利用生物物种的历史证明,我们不能预言哪一种生物将对我们有用。有些似乎最无用的物种突然变成医药、工业、农业育种和科学研究方面有用的甚至是不可代替的原料,这方面的例子在国际和国内都是很多的。例如许多原始的、分布区局限的野生植物,它们本身的产量可能是很低的,但往往却是培育抗病虫害品种的唯一来源。利用野生的近缘植物培育出的矮秆小麦水稻品种,曾使栽培方式有了革新,并使许多地方的产量大大提高。

近年来意外发现的犰狳和北极熊的科研价值,可为保护野生动物提供有力的依据。犰狳是迄今所知人类以外唯一能患上麻疯病的动物,这就为寻求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帮助。最近还发现北极熊的毛是罕见的高效吸热器,这一新的发现,为设计并制造御寒衣物及太阳能吸收器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www.xing528.com)

现在人们已知近半数的药物首先是从自然物质,特别是野生生物中发现而制成的,尤其是中国,直接应用野生生物作为医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世界上迄今为止,仅对不到1/10的植物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的需求不断提高,许多过去从未用过的野生物种,已陆续发现它们在工业、农业、医药以及军事方面的新用途。但遗憾的是由于人为干扰和自然环境的改变,许多物种正在迅速地遭到灭绝。有些物种在人类尚未深入研究它们的用途之前,甚至有的还未来得及定名就濒于灭绝或已经消失,其数量之大是极其惊人的。据一些野生生物学家统计,大约在35亿年以前,地球上开始有生物,从那以后,生物种类逐渐增多,最多时曾达1亿种~2.5亿种。其后,减少的速率逐渐加快,到现在只有500万种~1000万种了。仅以鸟类来看,从1600年~1900年的300年间,共有75种灭绝,但进入20世纪以来,每年就有一种鸟类灭绝。现在,平均每天就有一种生物从地球上绝迹,甚至加快到每小时减少一种。有人估计,如果目前的趋势得不到控制,当前生存在世界上的物种中至少有1/6将要灭绝。

自然保护区正是为了要保存这些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现在许多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及完整的生态系统相继被发现,就是在自然保护区中调查研究出来的。特别要控制目前世界上许多物种,由于环境的变化或人为的干扰,过去曾经一度繁茂分布,现在濒临灭绝的状态。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合理的管理,将有助于这些生物的保护及其繁衍。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保护区无疑是一个物种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天然贮存库。

第三,自然保护区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里保持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就为进行各种有关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成为设立在大自然中的天然实验室。由于自然保护区的长期性和天然性的特点,对于进行一些连续的系统的观测和研究,准确地掌握天然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变化、分布及其活动规律,对自然环境长期演变的监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及驯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浙江省南麂列岛保护区的海藻

第四,自然保护区是向群众进行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和自然讲坛。除少数为进行科研而设置的绝对保护地域外,一般保护区都可以接纳一定数量的青少年、学生和旅游者到保护区进行参观游览。通过在保护区内精心设计的导游路线和视听工具,利用自然保护区这一天然的大课堂,增加人们的生物、地学的知识。自然保护区内通常都设有小型的展览馆,通过模型、图片、录音、录像等设施,宣传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的知识。因此,人们把自然保护区又称为活的自然博物馆。

第五,某些自然保护区可为旅游提供一定的场地。由于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系统和珍贵而稀有的动植物或地质剖面,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有些以保护天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更是旅游者向往之地。在不破坏自然保护区的条件下,可划出一定的地域有限制地开展旅游事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自然保护区在这方面的潜在价值将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第六,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了天然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对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河流上游、公路两侧及陡坡上划出的水源涵养林,它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特殊类型,能直接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当然,要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仅靠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是远远不够的,但它却是自然保护综合措施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