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看电影,发现一种少见的情况。一般来说,电影放完了,片尾曲出现,观众就噼里啪啦往外走,但是昨天是片尾曲结束了,字幕也走完了,而全场人还在发呆。听说上次《天涯》杂志社参与众筹的放映也是这样。电影放映的时候,很多年轻人泪奔、鼓掌,然后好像有很多话想说,走出影院了还三五成群,恋恋不舍,意犹未尽。这也是多年来很少见的。最近这几年,我也看过一些电影,包括一些大片,投资千万或者数亿的东西,为什么都没有《我的诗篇》这样的放映效果?这部片子并没有描述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不过是记录一些凡人小事,五六个农民工诗人的命运及其背景,但它能使人发呆、泪奔、情不自禁地鼓掌,那么它肯定是有一种力量打动了我们。
刚才我问导演,在其他的国家或者地区是否也有这么多农民工诗人,或者说工人诗人?他说他到了不少地方,很少发现这样的情况,像台湾只有文人诗,包括描写底层的文人诗,但不像我们有两亿多农民工,这样巨大的群体,这么多边打工边写诗的人。我想,中国工人群体还有大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普及率还不错,打工者基本上都有初中、高中毕业的学历,因此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不像非洲的文盲率50%左右,印度的文盲率30%左右。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即中国诗文传统的影响,比如从民国到现在,报纸都有发表诗歌、散文的“副刊”版,不像西方的报纸,一般只有书评版,再就是娱乐版,没诗歌什么事。虽然从总的出版市场来看,诗歌已经有些衰落,甚至边缘化了,但是在整个民族文化的特性里,可能还潜藏着一种对诗歌的需求和创作冲动。也许,多种因素相交集,促成了工人队伍中出现的诗人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小批,这成了晓宇这部片子成功的前提。当然,晓宇他们做了辛勤的工作,推动了这件事的发生。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你,感谢你的团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