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权作为一项基本人身权利,受到国际法和各国法律的普遍保护。
【案例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的传染病大楼里,70岁吴老伯因不堪病痛折磨,在老伴的忌日,趁家属不注意,从三楼一间病房医院跳楼自尽。老人的儿子说,父亲是肺癌晚期,此次已是第九次入院,而今天正好是母亲的忌日,老人心情很不好[6]。
【案例2】泉州市将新建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全市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7]今后,老年人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可实现一站式服务。2014年,全市将新建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拟定总投资为783万元。根据安排,今年,鲤城、丰泽区将逐步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明后两年,收录其他县(市、区)老人档案。此外,该市还将开设12349紧急呼叫网络平台。这个平台专门为空巢老人话机设置了“一键呼救”的紧急呼救功能,通过按一个键,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将老人所在的地理位置、身份资料、健康档案等信息上传到平台,实现快速救助。
【评析与总结】自杀,是一种不必要的死亡。[8]老年人自杀,深层原因是医疗、社会保障不足。预防老年人自杀,法律应成为“抢救针”。现实中,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常发生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如癌症、脑血管病等,往往要受慢性疾病的折磨,生活质量因此受到损害,高昂的医疗费用也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一大问题,使他们恐惧、悲伤、绝望甚至为了不想拖累家人产生轻生的念头。赡养人为患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使老年人老有所医、病有所治,是应尽的赡养义务。拒绝为患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是赡养人没有履行赡养义务的一种表现;患病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的权利。老年病多为慢性病,且往往多种疾病并发。从泉州市的实践来看,老年人反映最突出的是包括社会保障和家庭保障两方面“老有所医”问题。老年人虽然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但由于报销比例低,大病救助“门槛”太高,而救助标准太低,部分老年人只好抱着“小病撑下去,大病等死”的消极态度。此外,部分农村老人们心中所求的“就近就医”其实是对医疗设备的改善、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医疗费用的降低等医疗整体质量提升的期盼。
【法条】2013年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5条 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
第29条 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
第30条 国家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第49条第2款 国家鼓励医疗机构开设针对老年病的专科或者门诊。
【释义】健康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保证。老有所医是指老年人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得到保障和必要的方便照顾。老年人是疾病高发人群,他们更加需要医疗资源和保健服务。据卫生部调查:老年人发病率比青壮年高3~4倍,住院率高2倍。[9]为此,老人就医权并非意味着获得健康的权利,而是包含自身健康免受干涉和获得卫生保健的基本条件的权利。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医疗待遇必须得到保障,医疗机构要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个人和赡养人确实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当地政府的民政部门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当帮助,并提倡和组织社会救助。低收入的失能老年人需要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却又没有更多的钱购买社会养老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针对低收入的失能老人发放福利补贴,现在北京上海一些城市已推出了养老助残券。给低收入的老人一些福利补贴,解决一些生活难题,这也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当前医疗服务体系主要针对急性病,而老年人大多是慢性病且往往一人多病,医疗服务体系要适应这种变化,针对老年病建立专科或者门诊。
【调查与思考】
(一)泉州市农村老年人医疗状况调查[10]
为了解泉州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情况,我们对泉港区、石狮市、南安市、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等6个县(市、区)的295名农村老年人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
1.基本情况
在接受我们调查的295名60~90岁的农村老年人中,男性占67.7%,女性占32.3%;文化程度的调查显示,大专以上占4%,高中、中专占8.8%,初中占25.7%,初中以下占46.8%,文盲占14.7%。从数据上看,这些样本来源具有代表性。
我们的调查共有八个方面,并就此展开分析,主要是农村老年人身体状况、嗜好、就医状况、老年人平时的看病处所、老年人对自己村里的医疗条件的满意程度、老年人得了大病所花的费用来源、老年人每年的医疗花费和乡村卫生人员的素质等方面。
从总体情况看,泉州市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从我省农村村级卫生保障目标确立以来得到了加强,广大农村老年人就医条件有所改善,但治病就医仍成为农村老年人最担心的养老问题。141人(占总人数的47.7%)有不同程度的怕生病顾虑。262人(占总人数的89%)希望在优待老年人、医疗卫生方面有所改善。
(1)从身体状况看,农村老年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疾病,不是以前有过大病,就是最近为疾病所困扰,其中曾经得过大病的有27人,占问卷总人数的9.1%,而自我感觉身体状况一般的有229人,占77.6%,在这229人中,有的曾经没有生过什么大病,但几十年累积的其他症状也在威胁老年人的健康,这些老年人在现阶段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身体状况也不容乐观。有调查资料表明,我国60岁以上老人人均患有2~3种疾病,其活动受限率为8.1%,残疾率为25.2%。另据南安市老龄办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75岁之后),农村老年人患病率和伤残率呈上升趋势,有49%的老年人每年都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且许多为慢性病。而在一些常见疾病中,骨关节炎问题成为困扰泉州市农村老年人的头号顽疾,贫血和高血压、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白内障分别居后。这说明泉州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
那么,骨关节炎发病率为什么如此之高呢?初步分析,这与农村老年人的日常劳作有密切关系。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不断地劳作,有些高龄老人至今还在做农活。发病原因:一是下地劳作常要赤脚,跋山涉水,风里来雨里去;二是劳作量大,休息少,常背重物,导致腰腿疼;三是气候潮湿,又疏于防患,很容易对骨关节造成伤害。
(2)从嗜好看,其中,抽烟79人占26.7%;喝酒34人占11.5%。调查也发现,农村老年人缺乏一定的饮食健康知识,几乎没什么讲究。据德国医学家的研究表明,常年吸烟者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萎缩,易患老年性痴呆。有些老年人经常抽烟、喝酒,这其中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3)从就医状况看,有140人(占总人数近五成)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会立即找医生。这说明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健康意识增强,但也有39人(占总人数的13.2%)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选择撑不下去时再找医生。他们中除一小部分是自我感觉身体素质好,能撑下去,不用找医生外,大多数人是因为家里缺钱,现在医药费用高,不敢看病,看不起病。调查中,还有34人认为病轻能忍就忍。有26人平常一旦有症状,就找些中草药,“一根针,一把草”,选择用民间药方等土办法自疗。这表明,农村老年人缺医少药现象还普遍存在。
(4)从就医地点看,平时在当地私人办诊所或村卫生所看病的老人有158人占53.5%;到乡镇卫生院看病的老人有139人,占47.1%;到县级以上医院看病的老人有69人占23.3%。可见,一方面村里的医生和乡镇卫生院担负着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平时看病就医的重任。另一方面,农村老年人选择费用比较低的乡镇村医疗单位主要原因还是钱的问题。
(5)从就医满意程度看,有近80.3%的农村老年人认为当地医生医术一般,有10%的老人认为当地医生医术比较差或很差,有的还怀念当年的赤脚医生。可见,农村老年人所接受的医疗服务质量不容乐观。
(6)从医药费支出看,每年可以承受的医药费支出数额,可承受200~400元的95人,占总数的32.2%;200元以下的38人,占总数的12.9%;400~600元27人的,占总数的9.1%;1000~10000元的26人占8.81%;其他占36.99%。可见,由于经济状况不好,农村老年人整体医疗消费水平还很低。
(7)从医药费主要来源看,农村老年人得了大病所花的钱,有34.5%的老年人是由儿女们负担或完全由儿女们支持,有28%以上的老年人是自己负担。可见农村老年人在医疗上能够花多少钱,主要取决于儿女们的经济状况。老年人自己没有积蓄或积蓄很少。调查发现,从商业医疗保险获得救助的有53人,占18%;参加大病统筹的仅4人,占1.4%。这说明,广大农村老年人从现有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受益偏少。
(8)从看病难易程度看,多数老年人反映看病难,在被调查的295名老人中,有111人感到看病难,占37.6%。看病难的原因中,有39人(占13.2%)认为家庭经济困难看不起病;有82人(占27.8%)认为交通不便。药价昂贵也困扰着老人看病,有94.5%老人反映,当地医药费收费方面,缺乏有效管理,认为医药费收费较高的有221人占74.9%,不合理的58人占19.6%。
2.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但农民收入的提高毕竟是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完全依靠农民自身收入的提高来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是“等”不起的。泉州市农村老年人口分布相对面广、分散,在一些交通不便、缺医少药的偏僻山村老年人因病返贫现象较严重。即使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由于病情严重及医药费昂贵,因病返贫的老农户也为数不少。首先,农村社会相对缺少让老年人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途径,老年人缺少对自己身体保护、保养、保健的知识,没有这些认识,农村老年人预防不够,疾病很容易产生。首先是环境污染。比如散落在乡村各处无人管理的医疗垃圾如果不规范处理,其所含病菌是各种疾病的传染源,对生活在附近的老人影响是很大的。其次,部分农村医疗设施还不完备,医疗护理没有到位,重大疾病只能到县级以上的医院进行治疗,这就增加了就诊难度。再次,由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能顺利展开,一些重病的发生严重增加了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负担,一人得病往往拖垮全家。应该说,农村老年人的病普遍是小病不治,大病治不了,常见病久拖不治造成的。最后,部分地区的村医由于工作繁杂,时间长,待遇低,生存压力大,尤其是退休后无保障,造成村医队伍不稳定。
3.对策建议
老年人医疗健康问题是全社会都应积极关注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应努力改善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条件,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1)普及农村老年人卫生保健知识。要在农村定期举办疾病预防的讲座、基本医学护理的培训,从预防和保健方面多做一些科普宣传;要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做好老年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降低老年期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能力;要在农村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增强老年人体质,搞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2)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各地应以推广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契机,完善乡镇、村(居)级卫生院医疗服务功能,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通过政府投资和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医疗救助基金,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应对农村老人特别是“五保”老人、低保老人、革命“五老”人员等的健康和生存予以更多关注,适当增加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补助范围,降低医疗救助门槛,提高医药费报销比例。
(3)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全科医生以满足乡镇卫生院医疗工作的需求,应加大对乡村卫技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条件,使农村老年人能在家门口得到有效的治疗。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可借鉴丰泽社区启动的“居家养老计划”,即给85名7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免费安装报警服务器,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老人只要按一下电钮,医生或保安立即上门。老年人可享受小病不出社区,购物不出社区,安心住社区的优质服务;要发动城市的医疗组织机构志愿定时定点地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义诊和体检,鼓励医学专业的本科生经常下基层为农村卫生服务;要完善自县(市、区)到乡镇到村的进药渠道,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杜绝过期和伪劣药;要保障乡村医生的基本待遇。要提高村医的专业素质,可考虑对未参加社保、即将退休的村医给予适当生活补助,适当解决其养老问题。对经济状况较差的偏僻山区和农村,可考虑由省级财政统筹。
(4)解决老年人临终关怀问题。要在老人生命最后阶段的疾病治疗中,更多地给予其人道主义的关怀,给予无微不至的照料,实行照料和药物治疗两不误,让老人减少临终病痛的折磨,带着美好的回忆辞别人世。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而有的老人一生省吃俭用,留下钱财,就是希望用来隆重办理后事。为此,应该在农村大力提倡厚养薄葬新风和推行殡葬改革,做到移风易俗。
(5)推行老年人的医疗补贴制度。要提倡经济较发达、收入较高的村对经济较困难的老年人看病进行一些补贴(目前我市丰泽区、石狮市已有这方面的尝试),提高扩大老年人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的补贴标准和范围。首先,要使经济较困难的农村老年人能免费享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如补贴或免收挂号费和常规体检费。其次,要倡导社会各界救助患病特困农村老人,与他们结对帮扶。最后,农村土地经营收入应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如城乡接合部征地款应为老农民留下养老、医疗补贴金。
(6)推广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好经验。晋江市建立居家养老和村级敬老院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该市英林镇东埔等因地制宜建成日间托老所和医疗咨询室等,为村(社区)老年人提供“朝至夕归”的养老服务,并逐步向医疗保健、应急救援、临终关怀等服务拓展,探索解决好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老年人急需的服务项目,提升老年人晚年幸福指数。为此,要在农村社区开展推广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拓展服务平台,开展上门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权益维护、安全保障等居家服务。农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把为居家老人提供保健康复和基本医疗服务作为重点,提高老年人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加强上门随访和健康干预,规范收费行为,使居家老人在社区享有良好的保健医疗服务,就近解决农村社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问题,确保居家养老医无忧。
4.结束语
综上,农村老年人的医疗状况应引起各方关注。当前,由于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农村老年人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致使个人医疗经济负担加重,小病不医、大病医不了、因病返贫的老年人逐渐增多,从而降低了整个农村社会的健康和经济水平。为此,要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有乡土特色的农村医疗卫生之路。以推广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契机,完善乡、村级卫生院医疗服务功能,提高乡村医疗水平,发展家庭医疗病床,实行定点诊疗,定期送医送药上门为老服务,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净化乡村医药市场;通过政府投资和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医疗救助农村老年人基金;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养生之道和养老方式。相信农村老年人的医疗现状是能够改善的。
(二)健康长寿从心开始[11]Health And Longevity Start From The Heart——以泉州市区田安南路广益花园百岁老寿星吴淑仪长寿之道为例
古往今来,如何养生才能延年益寿,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黄帝内经》[12]上说:“金克木,怒伤肝,悲胜怒;木克土,思伤脾,怒胜思;土克水,恐伤肾,思胜恐;水克火,喜伤心,恐胜喜;火克金,悲伤肺,喜胜悲。”意思是过于愤怒,会使肝气上逆;过于喜乐,会使心气散乱,神不守舍;过于悲哀,便会耗伤肺气,使意志消沉;常怀恐惧,能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受到惊吓,就会心无所依,惊慌失措;思虑过度,能令人气机郁结,阻碍脾胃运化。《黄帝内经》主张治病先要治心,养生先要从养心开始,强调“心”对养生的主导作用。具体而言,养生外要养其形,内要养其心、养其神,形神皆养不可偏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情不舒畅易患病。笔者赞同,养生应先从养心做起,才能祛病延寿。
如果深究起家住泉州市区田安南路广益花园老寿星吴淑仪曲折的百年沧桑历史和人生感悟,正好印证了健康长寿要从养心健体开始的养生之道。吴老太生于1913年,小学文化。现眼明手巧,不用戴眼镜就能穿针引线,为儿孙们缝缝补补,又能手绣伟人毛泽东头像;能唱歌跳舞吟毛泽东诗词,也能打麻将、玩纸牌,且胜多输少;闲暇时还能顺口说几句“闽南四句”——大量大发财,钱银频频来,大屋起三排,旧钱用未了,新钱已再来……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会背诵长达数百字的卓文君万言诗。老寿星何以长寿?与吴老太共同生活20多年的儿子蒋侃、儿媳江雪华介绍:一是天伦之乐,亲情融融。老寿星全家共有5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教授、高级工程师及欧、美、日或国内名牌大学博士硕士等高级知识分子17个,还有一大批海内外的工程师、大学生。他们中有近20位是老寿星亲手养育长大的。吴老太以长者的情怀和宽厚的态度教导后辈:“工作要向能人看齐,生活要与穷苦人对比,知足常乐。”2011年6月,事业有成的儿孙们相约从世界各地回泉州,为吴老太祝贺百岁寿诞,老寿星心情极好,她说:“儿子孙都有成就,又很孝顺,真高兴。”吴老太常住儿子蒋侃家,生活起居都由儿媳江雪华无微不至服侍着,像在蜜罐中过日子。江雪华是泉州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退休后任所在单位离退休支部书记6届13年,2009年荣获“福建省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称号,经常开会或活动,工作再繁忙,但从不影响婆婆的三餐,总要会后回家做饭。平时总顺着吴老太。二是勤劳朴素,心疗胜药疗。吴老太现除了听力较差外,既无高血压,也无高血脂,更无糖尿病,连常见病也少见。近百年来从未住过医院,平时基本不吃药。这既得益于她常年辛勤劳作练就的好身板,又得益于她的常怀平常心。即使在旧年代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可安身,历经20多次搬迁、租借住所的困境下,她仍能保持良好心态,化脆弱为坚强,吃苦耐劳,处变不惊,毅然卖掉嫁妆,购置2亩多田地,每天起早贪黑地干农活,一天只睡4~5个小时,以此来维持一家生计。她性格开朗,豁达乐观。晚年的她喜欢用旅游、玩牌来放松心情。平时喜欢儿子蒋侃驾驶摩托车或小汽车带她到处兜风。92岁时,儿孙们带她到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珠海等大半个中国远游。她居然还能爬上八达岭长城的五个烽火台。近期儿子、儿媳已办好旅游出国护照及港澳通行证,3人正准备到东南亚各国和香港、澳门地区游玩。兴趣所至,吴老太还与儿子玩起纸牌来,因她技术高超,有时儿子输太多次了,只得偷看吴老太手中的牌,偶胜几次。自娱自乐之余,有时还到阳台数一数临街过往车辆有多少部或跳跳舞唱唱歌。三是饮食有节,生活有规律。吴老太吃惯粗粮,即使生活条件改善,也不挑肥拣瘦。她早上5:00—7:00起床,自己折叠整理好床铺被单,如厕后,用温水洗脸刷牙,有条理梳好满头银发后,喝一大碗的五谷杂粮;午餐和晚餐则视做饭时间而定,儿媳时间紧,她就吃点面线类;时间松就吃点煮烂的地瓜、稀饭、白米饭等,其中新鲜的菠菜、花菜、胡萝卜是必备菜肴。为改换口味,有时儿媳干脆带吴老太下馆子。吴老太偏爱吃馆子里加工过的猪腰子。中午小憩1~2个小时,下午2:00—3:00起床,再次梳头、洗脸;下午4:00—5:00,婆媳俩习惯到阳台上做自由操。夏天时,则坚持洗冷水澡,从未间断。四是学习养生,生活无忧。万事无常,皆从心忧。吴老太平时在家里除保持良好睡眠外,多数时间在看书读报且喜欢读出声,坚持用脑,以获得健康长寿的思想营养源泉。她的床头摆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二儿子蒋凡著作的《诗书薪火》及《故事会》多本小说、杂志。她还现场向笔者朗读起《泉州晚报》上的新闻,咬字清楚,吐音标准。她崇敬伟人毛泽东,常会吟诵毛泽东《长征》等诗词,精神上有寄托,情绪自然良好。五是处事大方,助人为乐。她会路见不平,自掏腰包化解快要大打出手的两个农民的纠纷;会救济又冷又饿的乞丐。她常年身心愉快,心胸豁达。
从心理学和养生学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吴老太的确养心有方。
(1)养心要有健康心理,做情感的主人。吴老太的大半生其实坎坷很多,直到晚年才得以享清福。但她无论面对逆境还是顺境,对己有利或有害,都保持一种豁达淡泊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心理学上看,人只要思想宽达,周身血气冲和,便可祛病延年。吴老太在潜移默化中以一种良好的心理状况来影响着生理过程,实现了生理和心理的动静互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达到身心愉悦的养生效果。她身上的这种传统美德也启示我们,要学会“自我调适”,掌握可因时、因地、因情境不同而灵活运用的自我调适方法。
(2)养心离不开健康的生活情趣。吴老太平时跳舞、唱歌、旅游,自娱自乐时还偏爱学习。从学习养生上看,书籍上的文章,因由文字排列而成,它有一定的节律性,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通过眼睛的视神经传入大脑的视觉中枢,能使全身的组织细胞产生良好的共振现象,从而使人体的生物节律更加整齐,生物潜能得到进一步激发,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状态,生命力增强,衰老的过程变慢,人的寿命延长。因此,多学习,勤用脑,能更新知识,推迟智力衰退,获得心理满足,思想升华,能达到养生之目的。据研究发现,美国诗人朗费罗的《夜的赞歌》、英国诗人济慈的《睡去》等可辅助治疗失眠症;苏格兰作家卡莱尔的《今日》、英国诗人科珀的《黑暗中透出的闪光》等可辅助治疗忧郁症。又根据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一项研究,研读文学巨著(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可以预防老年人患痴呆症。利物浦大学英语系与神经科学专家共同对30人进行了研究,发现当他们阅读辞藻较深奥的大师级作品时,脑部的活动比较活跃。而阅读一般文章时,脑部活动就没什么特别变化。研究人员指出,当人们阅读莎翁等文豪的作品时,会觉得字句艰涩,句子结构特别,脑部必须格外努力。因此,国外如德国已有500多家医院设有病人图书馆,供病人学习养生之用。
(3)养心要有天伦之乐。吴老太对家庭成员严训育教,儿孙们又个个争先孝顺,事业有成。当吴老太见到儿孙绕膝,特别是庆贺百岁的空前盛况时,其心境可想而知是愉悦的,情绪是积极的。研究表明,情感在家庭天伦之乐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情绪调节作用。据科学家统计发现,家庭烦恼易诱高血压病。有科学报告指出:7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庭问题所引起的烦恼。其中,47%是由孩子问题引起的,13%是由夫妻关系不良造成的,10%则是由亲戚关系不良引起的。可见,家庭天伦之乐对人的健康是何等之重要[13]。有的研究还表明,家庭应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理想场所。否则,人在忧虑、沮丧、焦躁的家庭心境状态下会导致头痛、失眠、反应迟钝、肌肉疲劳、消化功能降低、免疫功能下降等现象。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研人员就指出:回乡过年是城市人实行“自我疗伤”的一种不错选择。原因是回家过年,既能从老家的山水中放松疲惫不堪的心情又能从家庭中享受到亲人、老乡们那些掏心窝子的甜言蜜语的“话疗”……这些都早已被心理学家证实了对人的心理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所以,老年人在家庭中要能享有天伦之乐,要能亲情融融。
(4)健康长寿还得从保护心脏开始。研究表明,心脏病是健康的头号杀手,死亡率最高的是心脑血管病,而心血管又多于脑血管。甚至脑血管病多由心血管病引起。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亡是由心脏病引起的,在我国,每年就有几十万人死于心脏病。中医认为“心在志为喜”,指心的生理功能与七情六欲中的“喜”关系密切。“喜”即高兴的情绪,对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良好的刺激,有益于心脏,也有益于人体的身心健康。吴老太心境愉悦,情绪积极,平时既无高血压,也无高血脂,更无糖尿病,连常见病也少见。专家建议,保持乐观愉悦的好心情是心脏养生保健的最好方法。因为,首先,心主血脉,即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到全身以滋养各个脏腑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其次,心主神志,即心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密切相关。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反之,心脏不好,则失眠多梦、神志不清、反应迟钝等,重则出现精神失常、神昏谵语,甚至昏迷、不省人事。专家建议,老年人要使心脏保持健康、年轻,心理平衡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药物调理占25%。
总而言之,吴老太的长寿特征明显,有养生之道可循,她的养生精髓在于养心,贵在坚持以下几大原则:
(1)安不过度原则。终日无所事事,会丧失对生活的情趣而心灰意懒,所以即使退休在家,也应勤于动脑,多散步聊天、写字作画、下棋看戏等,心情由此舒畅,益于延年增寿。
(2)衣不过暖原则。穿衣戴帽不要过于暖和,也不可过于单薄,过暖容易感冒,过冷容易受寒。
(3)食不过饱原则。吃饭不要过饱,粗细都吃,荤素相兼。
(4)住不过奢原则。要随遇而安,居室富丽堂皇易夺心志。
(5)行不过富原则。身体健康允许,尽量以步代车。如出门必乘车,日久腿脚就要失去灵便。
(6)劳不过累原则。劳动超过负荷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每日工作8小时,在8小时外适当逛逛街、看看报,劳逸结合是必要的。
(7)喜不过望原则。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喜不能喜过头,“过喜则伤心”,古人范进中举后变疯,即为过喜所致。
(8)怒不过暴原则。有不顺心的事也不宜生气恼怒。怒则伤肝,伤肝就要发病,不要动肝火、发脾气,要有涵养,要乐观处世。
(9)利不过贪原则。名不过求、利不过贪。平平安安,克勤克俭,无牵无挂,顺其自然,无欲常乐,活到耄耋。
但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的情感波浪势必造成感情世界的大起大落,控制不好严重者会折寿。从心理学上看,人的情绪也有酸甜苦辣。在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心是个口袋,装入美好东西时叫心灵,装进圆滑时叫心眼,再多装时叫心计,装更多时叫心机,装得太多时就成了心事。生活中,人们就常用“五味杂陈”来形容复杂的情绪。人的情绪就像味道有酸甜苦辣一样,也有喜怒哀乐,搭配适宜,就能有滋有味;调和不当,也会伤心伤身,影响生活生命质量。现略作些分析:
(1)嫉妒是酸。羡慕他人、仿效他人而忽略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缺陷。嫉妒,通常是弱者所具有的一种心理。当人们遇到心仪的事物,通常先会羡慕不已;求而不得,难免心里酸溜溜的;到最后,情绪难以自控,因妒生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者的地位,因此,容易产生各种嫉妒的心理。他们往往不肯服老,爱论资排辈,不愿“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愿别人胜过自己。这种异常的心理,既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又不利于社会和谐进步。
(2)快乐是甜。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较高的血糖水平有助于稳定情绪。因为甜品中含有丰富的苯乙胺,能调节人的情绪。也就是说,甜能带来愉悦的体验。研究表明,老年人在快乐时,呼吸、脉搏、血压、新陈代谢等均处于平稳、协调的状态,有利于健康。
(3)悲伤是苦。现实生活中,当老年人遭受到严重的精神创伤,就会陷入可怕的忧虑和绝望、痛苦中。研究表明,消极悲观的情绪起初可以使体内激素失去平衡,继而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4)愤怒是辣。有些老年人性情火暴泼辣,脾气暴躁、爱发火。这多数是由于无所事事造成的。研究表明,人在愤怒时,会肝气上逆,损害心脏,头晕头疼,四肢发抖,甚至昏厥猝死。西医学也认为,愤怒会造成精神紧张,使心脏受刺激,使肾上腺素急速进入血液,引起血液中的脂肪量增加而导致胆固醇升高。
可见,心态良好,保护好心脏是长寿的重要因素。《黄帝内经》指出:大脑(心)属于思维器官,具有思维功能,它在全身处于主导地位,一切随机应变的发号施令,都由它做主。思想开朗,指导正确,则全身皆安,五脏六腑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用这个办法养生就会长寿,并且终生不会有危险;反之,“主不明”,即贪心太大,杂念横生,致使思想混乱,对全身各个器官必然指挥不当,或役使过度,则会导致“十二官危”(指心、肺、肝、胆、膻中、脾、胃、大肠、小肠、肾、三焦、膀胱等12个脏腑器官)。用这种办法养生,就会诱发各种疾病,带来全身祸殃。强调指挥全身以“心”为主,调摄七情六欲更要以“心”为主。并把调“心”作为“治未病”和养生之道的重要措施。现代养生学也认为,心理因素即紧张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对人类生命健康威胁最大。人类80%的疾病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如高血压、神经衰弱等。所以,老年人要健康长寿,就要克服消极心理,保持乐观心态。调查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心情不舒畅,就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患疾病。根据山西等地统计,食道癌患者中56%以上有忧虑、急躁的消极情绪。心理学专家据此指出,不良情绪可能是癌细胞的促活因素。据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调查,有悲观失望情绪的老人,精神病和抑郁症患病率最高。情绪易激动者,冠心病发病率比遇事冷静者要高6倍。很多心肌梗死患者,都是在情绪极度激动后发作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同时指出,老年人长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加速免疫系统的老化。因此,老年人要健康长寿须善于调节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护好心脏,善于养心。
特此建议,老年人不妨尝试几种养心方法:其一,理智。要提高自制力,当感情要爆发时,先迫使自己冷静下来。等冷静以后再理智地加以调整,并将思维顺序改变一下,使之符合逻辑,就可以化激动为平静。现实生活中,很多表面看上去令人悲伤的事件,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或从发展上看,常可发现某些正面的积极的意义。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坏事、好事有时可以相互转化。其二,转移。在发生情绪反应时,头脑中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可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尽快转移情绪,以使情绪得到缓解。其中,看电影、听音乐、下棋、打球、散步等积极而有意义的活动,能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其三,幽默。幽默可以使人放松,有助于消除紧张心理状态和压抑情绪。一个得体的幽默往往可以使一个本来紧张的情况变得比较轻松。其四,升华。众所皆知,歌德年轻时,曾遭受失恋的痛苦,几次想自杀,但他终于抑制了这种轻率的行为,把自己破灭的爱情作为素材,写出了震撼欧洲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是对情绪的一种较高水平的宣泄,是将情绪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面去。其五,洒脱。即用各种理由强调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与痛苦,避免精神崩溃。但不宜用得过多,否则是一种病态。其六,放松。即用心理过程来影响生理过程,从而取得松弛入静的效果。其七,跑步。跑步“从生理学上说是一项完美的运动。跑步是按自己控制的速度,以一种有节奏的形式使用大腿和小腿的肌肉,这是安全地、最大限度地增强心肺功能所需要的”。跑步能大大减少患冠心病的危险,还能帮助心脏病患者恢复原来的活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以上几种方式都不奏效,老年人总是无法控制不良情绪,就要另想办法了。
人生百岁不是梦,养生贵在养心。一个人护心有方,乐观、心理平衡、情绪愉悦,则免疫系统功能好,抵抗力增强,不易生病。所以,养生重在“自我调适”,重在持之以恒。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薄宁所说:“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无论怎么叫人发愁,它总还是美的。”岁月虽无情,人生虽苦短,但生活终究给人希望。只要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善于调控自我,心静意善,豁达大度,随遇而安,就能延年益寿,拥有长命百岁的健康晚年人生。
(三)15分钟内的悲泣有益于“空巢老人”健康[14]
1.前言
我国“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日渐增高。调查显示,200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空巢”比例约为38.9%,现已发展到50%左右。在泉州,2000年泉州市65岁及以上“空巢老人”家庭的家庭户为28.7%,其中,城镇为26.62%,农村为28.92%。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泉州市65岁及以上“空巢老人”家庭的家庭户有近六成在农村,农村的空巢率已达37.4%,平均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出门一把锁,入门一盏灯。”根据2007年泉州市老龄办的问卷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显现。经济困难、无人照顾、精神生活贫乏,这三大问题长期困扰着泉州市“空巢老人”。2008年泉州市丰泽区后坂社区的75岁吴老伯就因独居丧偶悲伤过度,心理失衡,在亡妻去世49日后跳楼自杀。为此,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2.在养生学里,悲伤和哭泣是常见的情绪反应,亦是养生良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千古名句是指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对己有利或有害,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泊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败而狂妄自大或妄自菲薄。古往今来,这一直在教导我们,要学会“自我调适”,掌握可因时、因地、因情境不同而灵活运用的自我调适方法。常言道: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在养生学里,悲伤后哭泣是常见的情绪反应。根据哭泣的原因分类,其中,1/2由于悲伤,1/10由于恼怒,1/15由于同情,1/20由于担心,1/30由于恐惧。假如一个人遭受巨大打击后,过分的冷静绝不是一种正常状态。一项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的“忧郁症与哭泣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有忧郁倾向的人比不忧郁的人更不易掉眼泪,受害更大。英国诗人丁尼生也曾描述:一位战死疆场战士的妻子悲恸欲绝,但只是发呆而不能哭。有学者建议:必须让妇人哭,否则她会死去。当一位聪明的妇女将她的小孩子带到她的眼前,她终于哭着说:“我的孩子,我为你而活着。”这里,哭缓解了突如其来的打击所造成的高度紧张,缓解了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压力,避免了不幸的后果。可见,哭泣对人的心理具有保护作用,特别是当人遭到严重的精神创伤,陷入可怕的忧虑和绝望时,如果能大哭一场,就可能得到拯救。因此,悲伤后流泪,是情绪的宣泄,更是一种情绪语言的表达。生活中,人们不仅悲伤时会流泪,也会喜极而泣。但老年人因泪腺开始萎缩,对精神刺激反应迟钝,虽哭泣但泪腺分泌液不多,有时会干哭无泪;而笑逐颜开时,眼睑收缩,大量泪液被挤入结膜囊内,容易笑出眼泪来。这种情感变化引起的哭泣是机体自然反应的过程,不必克制,尤其是心情抑郁、悲伤流泪时。俄罗斯心理医生也证实,悲伤后流泪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良方”,对人的心理起着一种有效的保护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人们情绪压抑时,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哭泣时,它们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有效地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浓度,从而缓解了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如果这种紧张情绪被强忍压抑下去,势必成为一种积蓄待发的能量,引起机体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久而久之,会增大心脏病发作的概率,还会危害大脑的一些区域。如果悲伤后哭泣则能提供一种释放能量、缓解心理紧张、解除情绪压力的宣泄途径,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类似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美国生物化学家费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有害健康,是慢性影响。他调查发现,长期不哭的人患病概率比通常会哭的人高1倍。这解释了哭后感觉比哭前要好了许多的原因。所以,当我们蒙受突如其来的重击时,不妨痛快一哭。
哭泣,不代表脆弱,只因坚强了太久。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悲伤后哭泣有时是有益健康的,是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环节。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受了委屈而悲伤或被悲痛折磨而挥泪痛哭时,都能把心中的痛苦宣泄出来,这对改善情绪非常有益。泉州市东湖社区96岁的曾焕英老人不仅有着令人羡慕的硬朗身体,矍铄的精神,还是个养生有方的“舞林高手”。他主张该哭就哭。他伤感回想起孩提时因家境贫困小学辍学与姐姐、姐夫前往菲律宾当学徒。好学的他每次看到同龄人背着书包上学去,常会伤感地小哭。但伤感过后,他会很快调适自我,一边为谋生打拼,一边勤学好问,在异国他乡刻苦学习英语,至今还能现场翻译英语呢。就笔者所走访了解过的几位百岁老人中,如果深究其曲折的百年沧桑和身体力行的人生感悟,他们前半生大都在泪水中度过。泉州市泉港区山腰街道办事处锦山村的百岁老人郭妸娘一提起自己的苦难往事常会悲泣道:“说起过去的日子,泪流一溪呀!”该区界山镇狮东村现年5~10岁的老寿星张蜂吓也可用“苦命一生,劳作一生”来形容。她说,在那缠脚的年代,她一边哭哭啼啼叫疼,一边不停地劳作;即使是正值壮年的丈夫病死后,她也是含着心酸泪水拼命地上山下地,一天不停地劳动;如今还习惯腰系围裙麻利地劳作,一点也不马虎。尽管悲伤或哭泣对于这些百岁老人来说也许不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但从养生学角度看,应该说,那些动不动就悲泣的百岁老人,实际上是通过悲泣来释放自己的压抑或不良情绪。这对他们恢复健康方面非常有效,不会是坏事。据悉,在重庆市,曾有位115岁的范秀英老寿星更是喜欢哭。她几乎每周要哭一次,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眼泪就下来了。在广西容县容厢镇,百岁老人吴进祥的长寿秘诀是不顺心就哭泣。由此可见,从哭泣方面来看,生活中的哭泣还是延长寿命的一个因素。追溯至古代,梁武帝萧衍活了89岁,应是封建帝王中的长寿冠军了。倘深究其原因来,与常人不同的,只不过是他爱“哭”罢了。一是梁武帝信佛,心地慈善,时常因事恸哭;二是从小爱哭,史料有记载,在梁武帝6岁时,先皇太后驾崩,尚不谙世事的他哭得死去活来,令人为之动容落泪。即使平日仪式性祭祀,他也哭得“涕泪所洒,松草变色”。更不用说凡有棘手之事,进退两难之时,他的黯然哭功。如此才有了他特殊的养生之道,获得健康长寿。纵观中外,人口统计数字均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寿命要长5~10年。有关专家就此分析,除职业、生理、心理等因素外,哭泣也是女性长寿的重要原因。英国《独立报》调查发现,女人一年平均至少哭47次,男人只哭7次。十之八九的人哭完后能舒缓郁闷的情绪,而且流泪是资源丰富又容易“支取”的宣泄方式。
3.在老年人中提倡悲伤时有节制地“哭一哭”
当然,悲伤后哭泣不能毫无节制。专家指出,当心情随着哭泣而缓解时,就不要再悲恸欲绝,号啕不止了,这反而会伤身。因为人的肠胃机能对情绪的反应极为敏感,忧虑悲伤和哭泣时间过长都会降低免疫力使胃蠕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且酸度下降,进而影响食欲,导致胃部疾病的发生。就此专家建议,每次悲伤后哭泣最好控制在15分钟之内。所以,老年人一旦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不要太过于难为自己,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不妨“悲一悲”、“哭一哭”,只要不吓到人就行。当然,一方面,我们并不想天天看到老年人肝肠寸断、老泪纵横的凄景;另一方面,老年人悲伤或哭得太久还会有损记忆力和注意力。所以,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也要学会调控自己,做情感的主人,对不良情绪则要节制。(www.xing528.com)
(四)学习与养生[15]
西汉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句话,对于我读书学习和修身养性影响最大。他强调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对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这里也可以理解为,“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冈察洛夫语),能够减少无端的“感情损伤”,达到养生之目的。而所谓养生,就是指合理、科学地调整人类的行为,以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代替不良的行为。
1.在心理学上,思想和感情既造就了生活,又渗透了整个生活层面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现代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往往受社会环境、情感倾向、精神生活与物质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具有感染、激发、凝聚、支配等动态特征。一旦精神生活不健康,身体就处于失调状态进而引起“感情损伤”的后果,即生理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低下。调查显示,对某些人来说,退休往往造成感情和思想上的波动及心理上的病痛引发下列几种情感:一是孤独感。人老退休属正常现象,但退休前,习惯于热热闹闹的,顿时会觉得孤孤单单。二是隔离感。退休前习惯于忙忙碌碌的,顿时会觉得空空荡荡。三是自卑感。退休前习惯于人来茶热的,顿时会觉得人走茶凉。四是怀旧感。退休前,习惯于谈死色变的,顿时会觉得油尽灯灭,进而终日惶恐不安,给人老气横秋、老病丛生的感觉,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无端的“感情损伤”。
也就是说,人的心理状态很重要,我们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状态的影响。有人分析过227名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史,发现65%的发病诱因是极度悲伤或性情暴躁。由此可见,这些人患病很多是心理不健康引起的,并非由生理疾病引起的。
所以,哲学家说:“生活像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
2.在养生学里,书籍是难得的营养品
养生学(俗称养生之道)即从人类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中认识到合理行为而加以系统总结的知识体系。我国的养生之道,内容丰富,史载千年,大部分通过诗文经著流传后世,书中那些健康长寿的经验,那些衣食住行的知识,那些防治疾病的方法,开卷有益。这样看来,古人读书求学,讲究方法即眼到、手到、心到,是很有道理的。研究证实,书籍上的文章,因由文字排列而成,它有一定的节律性,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通过眼睛的视神经传入大脑的视觉中枢,能使全身的组织细胞产生良好的共振现象,从而使人体的生物节律更加整齐,生物潜能得到进一步激发,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状态,生命力增强,衰老的过程变慢,人的寿命延长。因此,多学习,勤用脑,能更新知识,推迟智力衰退,获得心理满足,思想升华,达到养生的目的。正如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所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读书可以消遣。”宋代诗人陆游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尚能活到85岁,这与他平时爱读书有一定的关系。他曾说过“读书有味身忘老”、“病需书卷作良医”等。清代学者汪荌也说,“读书能养气,爰善读书”。原因在于,人在宁静中读书,脑内无杂念之扰,心情平和,精神欢愉,中枢神经系统松弛,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的精气内侍不耗散,外邪无机可乘,疾患无处可生,给人以亲抚和安慰。因此,国外如德国已有500多家医院设有病人图书馆,供病人学习养生之用。
3.在老年人中推广学习养生之道
老人的养生更注重精神保健。调查表明:老人精神赡养被忽视。一句“别跟他(她)多啰唆”往往成为对“难以理喻”的老人的简单“见面礼”,这样一颗“逆心丸”,老人容易被伤害。况且,现实生活中,中青年人群确因工作繁忙,常常无暇顾及老人,缺乏同老人交流沟通。这在“空巢”家庭较为普遍。老人们一旦忧愁烦恼袭来时,不妨多学点养生之道,以保持心理平衡。不妨一卷在手,悠然展读,欣然,怡然,乃是一种享受。建议读读唐诗,吟吟宋词,看看卷中山川。比如可以细细品味唐代王勃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可以慢慢领会宋代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或悄悄走进“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境,领略“枯藤老树昏鸦”的情韵……当老人阅尽人世沧桑,饱餐中外山川秀色,偶有所得时,往往会壮心不已,物我两忘。在一些突然彻悟瞬间,头脑清醒了,痛苦摆脱了,襟怀通畅了。现代医学家就指出,反复吟诗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能使血液循环加速(活血),体内的新陈代谢更加旺盛,增加一些有益的激素及活性物质的分泌,从而把血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水平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无疑有益于身心健康。我国老年人主体是一个相对健康,对科技、对知识有渴望的老年群体。由此看来,当前该是在老年人中推广学习养生之道的时候了。2000年8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老龄工作会议,提出“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就便学习的机会。泉州市委、泉州市政府历来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将老年教育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2011年10月13日,由福建老年大学、台湾老人社会大学、福建省社科联和泉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老年教育论坛”在泉州举行。目前,泉州市各级老年学校2365所,市、县、乡三级建校率达100%,村级建校率88.8%,在校学员逾22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29.6%,居全国前列,基本形成个人、社会和政府共同建设学习型老龄化社会的合力。这为老年人学习养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条件。如泉州籍台湾女作家、画家龚书绵教授,年近九旬高龄,却“学不因老而废”,参加泉州老年大学合唱团,兼该老年大学顾问,她锲而不舍,乐以忘忧,与时俱进。她的又一个人专著《龚书绵诗文集》出版发行后,颇受好评。这给人老当益壮、老而弥坚的感觉。为此,建议在兴办老年大学(学校)及开设老年医学课程的同时,多研究、多采用老年人学习养生这种非药物疗法。
4.学习养生要与时俱进
应该说,只要通过普及教育,读书保健,养生有道,老年人就能获得健康长寿的思想营养源泉。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毕竟印刷的书籍不如光盘立体感强,光盘不如网络的图书具备的视野拓宽。因此,学习养生要与时俱进,要扬长避短,不能脱离信息化这个时代背景环境。老年人要把书籍阅读、思维逻辑化同网络学习思维发散化、平面化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不断适应自己需求的养生之道。也就是说,老年人要学习,不妨顺便结合文学艺术等美感载体,多了解一些文学、戏剧、美术、园艺、收藏等知识,为自己营造一个更佳更合适的学习养生环境。须知,这些都是丰富的保健“药源”!
(五)预防老年人自杀问题初探[16]——以泉州市个案为例
1.引言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更是老年生活模式发生转型的长寿时代。老年人通过更新科技文化知识,或互发电子邮件或彼此视频聊天或偶玩电子游戏或网购电子保姆或闲按GPS定位功能手机……然而,此时此刻,文明喧嚣的背后却有许多老年人与周围环境越来越隔离,社会支持越来越缺失。他们面对危机时,往往陷入精神失落的迷途中,且越发不能自拔,在觉得生活没有指望的瞬间,将自杀当作摆脱内心痛苦,获得自我解脱的唯一出路。
2.老年人自杀问题的理论视角
“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浙江省宁波大学心理学教授杨心德认为,自杀是指自己策划的直接或间接地伤害自我的行为,而且完全清楚行为的后果可能导致死亡,但还是启动并完成此行动。杨心德教授指出,如果从自杀的后果来看,老年人自杀有三种类型。一是有自杀的意念,但未采取行动,或在关键性阶段放弃自杀的念头。二是自杀未遂,即已经采取了行动,但未导致死亡。在自杀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使自杀成为一种仅让人看见企图而未能真正自绝。三是自杀死亡。现有研究也表明,老年人自杀观念和行为比年轻人更趋于理性化,他们往往从各个方面深思熟虑后再决定是否采取自我伤害的行为。但据有关机构对200例自杀未遂老人的分析结果显示:自杀前考虑自杀的时间,15%的老人不超过10分钟,27%的不超过15分钟,58%的不超过30分钟。这意味着老年自杀者对生命的态度与其他人群一样是不理智的、极其草率的。如果梳理老年人自杀原因,从心理到行动变化轨迹,即负性生活事件冲击—陷入困境—产生心理危机(精神抑郁、悲观绝望)—导致自杀[17]。也就是说,健康危机可能诱发养老危机,而养老危机进一步可能演变为自杀危机。所以,我们不能把老年人自杀的原因仅局限于老年人自身的原因,而应该把自杀事件提高到社会层面上来理解。正如19世纪末,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定义为受害人以直接或间接之积极或消极行动来达到他预期死亡结果的一切情形。即个人因精神上、人际上及社会上等因素,而产生的一种生气、敌意或混乱的反应,是一种自我伤害的行为。按照他的分析,自杀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利己型自杀,这种类型自杀根源于个人没有同社会融为一体,对身处的社会及群体毫不关心,因严重孤独感而自杀,如孔孟追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疾病缠身的老年人怕给家人增添负担而自杀,老年人自杀多属于这种情形。二是利他型自杀,因为过分地从于一种社会目标和意义,过密地结合社会中,以致个人失去了自主而导致的自杀。三是失调型自杀,是由于个人缺乏社会约束调节而自杀。四是宿命型自杀,当个人因各种原因受到外界的过分控制,感到命运完全不能由自身控制时而导致的自杀。按照杜尔凯姆的观点,我国老年人自杀,多数属于利他型自杀。
3.老年人自杀问题现状和存在误区
(1)老年人自杀现状
全球平均每20秒就有1人自杀,平均每1~2秒,就有1人自杀未遂。[18]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韩国是世界上老年人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在65~74岁的人群中,其自杀率是59.8/10万;我国台湾地区位于第二,39.0/10万;第三就是中国大陆,37.34/10万。在我国,老年人已成为中国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据北京市政协会议资料显示,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老年人口的增多,我国老年人自杀问题日趋突出,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占每年自杀人群的36%,其中,75岁以上高龄率比低龄老年人高5倍以上,老年人群体已成为我国自杀率最高的群体。老年人自杀有几大特点:一是男性略多于女性。男性自杀率51%;女性自杀率49%。二是农村多于城市。农村老年人自杀率94%;城市老年人自杀率6%,且城市自杀率在不断上升。三是文盲半文盲多。其中,61%是纯文盲。四是生活贫困者居多。自杀者的家庭人均收入普遍偏低,贫困是导致老年人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在农村,自杀死亡者中大部分是由于吞服农药而死,40%的自杀者在死亡前接受医学抢救但未能成功;30%~60%的自杀未遂者在自杀时不伴有精神障碍;人际关系危机后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冲动行为在自杀未遂者中占较高比例。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老年人自杀这一现象往往讳莫如深或置若罔闻或麻木不仁。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期望寿命的延长,心理危机的引发,老年人自杀数字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并增加。根据深圳市康宁医院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被抽样调查的7134位成年人当中,有过自杀行为的人占0.74%,在自杀人群中,以中老年人居多。在泉州市,老年人自杀问题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与深刻思考。很遗憾,目前泉州市尚无确切的老年人自杀数字。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学术界和媒体已有的泉州市实证个案资料,试图分析泉州市老年人自杀的多种因素及存在的误区,尝试提出预防老年人自杀的几点建议,以引起政府危机管理的参考。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就是一个个比较详尽的个案分析,与杜尔凯姆依据统计资料作总体分析的方法不同,但这两者方法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不应当构成矛盾冲突。
(2)老年人自杀个案及分析
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人生“丧失期”。许多老年人往往出现丧偶、退休、独居、身体健康、生活照顾或遭遇负性生活事件等问题。
①拆迁等负性生活事件类
【个案】泉州市永春县91岁的被拆迁老人刘阿婆,因为接到当地拆迁通知书,之后三四天常抹眼泪,念叨着“没地方住了”,结果服农药而死。在城市化进程之中,房屋拆迁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而村镇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或者在外工作,造成众多“空巢老人”,他们就成了拆迁之中最脆弱的群体[19]。
【分析】研究表明,拆迁等负性生活事件既是促发老年人自杀意念的关键因素,同时又是老年人自杀过程的导火线。“老来怕空。”“空巢老人”情感往往比较脆弱,他们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内心常有被人拒绝或遗弃的感觉,易为一些小事甚至是鸡毛蒜皮的事而患得患失。特别是一旦受到某种负性事件的冲击和打乱,他们容易内心伤感、精神崩溃、无助、敌意以致想不开。抵制拆迁之所以使老人反应最强烈。最主要的原因是老人最难接受拆迁后的生活变迁。专家呼吁,决策层应该从制度和政策上,保护这个拆迁中最脆弱的群体。上述“空巢老人”在接到当地拆迁通知书,之后三四天常抹眼泪,念叨着“没地方住了”的种种症状,如果能早点发现端倪并采取措施,比如采用危机介入方法,看护好老人、与老人心灵沟通、稳定她紧张的情绪,恢复自我抗衡危机的功能,在危机时又能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帮助,就可以避免非理性的自杀行为。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泉州市65岁及以上“空巢老人”的家庭户有近六成在农村,农村的“空巢”率达37.4%,平均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如何让众多农村“空巢老人”“空巢”不“空心”,安度晚年,是当务之急。笔者建议,一是巩固农村家庭养老基础;二是增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功能;三是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和养老保障制度;四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部分农村老年人向城镇转移;五是尊重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老年精神障碍者的基本人权,并为老年人提供合理的社会保障与社会帮扶,使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解决实际问题;六是限制杀虫剂和毒药的获取,并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抢救技能。
②癌症晚期和疾病类
【个案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的传染病大楼里,70岁吴老伯因不堪病痛折磨,在老伴的忌日,趁家属不注意,从三楼一间病房跳楼自尽轻生。老人的儿子说,父亲是肺癌晚期,此次已是第九次入院,而今天正好是母亲的忌日,老人心情很不好[20]。
【个案二】泉州市丰泽区前坂社区的73岁何老伯为解脱久病的痛苦,从宿舍五楼跳楼自杀。据死者家属称,老人几度住进医院救治,每次疼痛时,都对家人和医生说生不如死[21]。
【个案三】泉州市鲤城区新华路三代四口“蜗居”40平方米的74岁沈阿婆被查出患有食道癌,从“蜗居”的三楼坠落身亡,沈阿婆的儿子说母亲是跳楼死的,目的是不想拖累家人[22]。
【分析】研究表明,男性癌症患者明确诊断后的两年内自杀率总体增加[23]。现实生活中,面对死亡,有些人从容,有些人安详,但更多老年人会表现出害怕恐惧和悲观情绪,他们备受病痛折磨,谈病色变,恐惧等死,无能为力,又无可奈何,经常会对未来产生绝望和毫无价值之感,生活极度枯燥。因而,往往通过自杀来祈求重生和强烈幻想与亲人团聚。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年人一旦丧偶容易触景生情(逢忌日或看到过去相片等),特别是身患绝症又丧偶的老年人由于久治不愈,对生活的绝望和对子女的深爱两种心理交织就会使得老年人走向理性的自我毁灭。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4的人经常患病。即使没有生病,也会因器官和机能的老化而感到四肢酸软、身体疲惫或有其他不适,这给老年人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老年人深感苦恼和焦虑。而老年人常患冠心病、高血压及各种癌症等疾病,使他们恐惧、悲伤、绝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老年人要突破死亡恐惧症,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死神,从容不迫与死神“握手”。
③丧偶、独身和离婚类
【个案一】丰泽区后坂社区的75岁吴老伯就因独居丧偶,悲伤过度,心理失衡,在亡妻去世49日后跳楼自杀。吴老伯是位退休员工,两个月前妻子因中风去世,之后他一人住在套房里,儿子和儿媳则住在楼上。吴老伯每天都在儿子家吃晚饭,关系很好,家庭融洽。据当地丰泽派出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时在吴老伯家发现了一份遗嘱,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自杀的原因是由于老伴去世,自己一个人孤单,想自行了断;第二,交代了些后事,如银行卡账号等。[24]
【个案二】78岁的邱阿婆,因过度思念刚离世的老伴,在泉州西郊旧货市场跳河,幸好被多名路人及时救起。据她的儿子薛先生介绍,是因为父亲在3个月前去世,母亲思念过度可能由此产生轻生的念头。[25]
【分析】老年人的婚姻类型有亲密无间型、感情融洽型、凑合过日子型和关系较差型。家庭结构型有单亲家庭、一对夫妇的家庭、两代人的家庭、三代人的家庭和四代或四代以上的家庭。此外,还有少数老年人独身寄居亲戚家或采取其他的居住形式。[26]
“必须接受单身,这对男性来说是非常严酷的现实。”独身的老年人则易产生与世隔绝、孤苦伶仃的心理,他们自守金身,自我封闭,情感脆弱,从而导致无助感、无望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丧偶和离婚是对人生健康影响最大的事件[27]。离婚对于感情破裂者来说,应该说是一种解脱。然而,由于长期的夫妻生活骤然结束,老年人会陷入无目的状态,会令人心烦,忍无可忍,很可能导致自杀。丧偶对于老年人来说,无疑是最痛苦的。特别是失去妻子的男性老年人,不适应和早逝的可能性更大。美国学者罗斯(Rose)和西夫卡(Civca)研究认为,有配偶老年人比无配偶者较幸福的原因是寂寞感少、精神健康、长寿。相关研究也表明,老年丧偶者在配偶去世后头6个月的死亡率最高,达40%。丧偶后,老年人悲伤感和孤独感最为典型[28]。数据显示,刚刚丧偶的鳏寡老年人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的7倍。婚姻对老年夫妻所起的三大主要作用:亲昵、互相依靠和一种归属感[29]。美国研究认为,对于女性老年人来说,丈夫去世意味着失去家务分工和互相依赖,成为无人注意的老太婆。老年期易失去健康和配偶,也易在心理上感到失去生存的意义。老年人在伴侣或所爱的人去世的第一年自杀的风险最高,以后这一风险会逐年减退。
④代际关系不融洽类
【个案一】石狮市永宁镇一老人受媳妇虐待而自杀,老年协会出面为其报案,使其媳妇受到行政拘留处罚,起到教育效果[30]。
【个案二】2009年9月10日,惠安县城中新花园80岁的赵某在家里的阳台上吊自杀,死前还在客厅墙上留下“我被林某某迫上自缢之道”的字迹,而林某某正是其二儿媳的名字。警方表示,如果有证据证实赵某的二儿媳在老人生前确对其存在虐待行为,并导致老人上吊自杀,将以虐待罪正式立案[31]。
【个案三】70多岁的老阿婆因儿子儿媳又与她闹矛盾,一气之下从家里出走,步行五六里路到市区西街裴巷41号院内,趁无人时自己跳到井里,准备自尽获救[32]。
【分析】应该说,家庭地位、社会地位的下降,子女家庭社会支持的缺失,整个社会敬老爱老助老风气的式微,都是老年人自杀现象的原因。养老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代际关系问题。“在代际养老方式中,反哺关系和接力关系在中西方都是现实的客观存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小型化、核心化、高龄化,老年人逐步从过去的“一家之主”向被照顾者转变;其经济角色由抚养子女到依附子女的转变过程以致老年人在家庭生活中决策权和管理权弱化。为此,现实生活中,经济困难、无人照顾、精神生活贫乏往往是困扰老年人的三大问题;导致两代人在代际上潜伏着危机,面临着压力。一项对芬兰的1067名自杀死亡者的研究项目发现,这些自杀者中有80%的人曾在自杀前不久经历过负性事件,其中,最常见的家庭不和占23%。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法院调查中发现:在法院所审结的案件中,有50%以上的案件反映儿媳在赡养问题上“起决定作用”。儿媳参与、指使不赡养,甚至殴打老人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案件被赡养人甚至直接起诉了儿媳,诉称儿媳打骂自己,要儿媳赔偿、赡养。因此,在赡养纠纷中,儿媳角色的作用不容忽视。福建省职业心理咨询师委员会泉州分会副主任委员崔建华认为,丧偶、儿女赡养问题、生病或能否自食其力、生活爱好及生活圈这四个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导致老年人心理失衡。一旦引发老年人内心的空虚感,自杀风险就会加剧。现实生活中,多数老年人“不求吃好穿好,只求尊老敬老”。他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往往较为强烈,子女如果不过问、不尊敬、不孝顺老年人,打击伤害不言而喻。对此,笔者认为,子女应贵有孝心,“常回家看看”,顺亲心赡养,履行好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让老年人扬长避短,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或者老有所为,以融入社会直至通过临终关怀使老人无疾而终,死而无憾。有关群众团体、法律服务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和老年群众组织,不能把对虐待、遗弃老年人事件看成是一般家庭纠纷,以“清官难断家务事”来搪塞,而是应加强指导、健全网络,经常保持与老年人的密切联系,做好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工作,发挥好在老年维权工作中的“消防”作用。政府资金扶持上应承担主导作用,并为家庭养老提供法律保障。如泉州有的地方实行家庭赡养协议制度,将赡养义务具体化,明确规定赡养具体内容和标准,并大力抓好落实。
⑤精神疾病或痴呆类
【个案】家住鲤城区西湖社区70岁的梁阿伯,因长年失眠,在市区西湖社区跳楼,不幸殒命。儿子梁先生说,父亲已经失眠十多年了,精神抑郁,长期要靠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听力和视力大不如前,这段时间失眠更为严重。以前跟家人说过“想跳西湖自杀”。据小区居民说,梁阿伯平时是个慈祥的老人,见面都会主动跟大家打招呼,还喜欢去西湖边锻炼身体[33]。
【分析】杨心德教授认为,抑郁是指以持续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人格障碍。最初表现为疲乏无力、无精打采、失眠早醒、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以后逐渐出现情绪消沉、忧郁沮丧,进而感到前途渺茫,悲观厌世。失眠又称睡眠障碍,指个体的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所产生的不愉快体验。因而,对生活的厌倦或渴求死亡是抑郁症常见症状,尤其是中重度病例中,抑郁症状的基本特征是丧失感严重。据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北京市13.7%的老年人有明确的抑郁症状。儿时受到虐待、一生人际关系困难、物质滥用和长期抑郁都与老年人自杀相关。国外研究显示,在所有年龄段人中,男性自杀都高于女性。在我国,男性老人的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且农村高于城市。
关注以上类似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问题。可尝试采用优势视角法和验证疗法,帮助老年人在精神上如何界定自我的现实世界,从精神上关怀老年人。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是当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的作出建设性、正向的选择和处理方法。抗逆力是个人的一种资源和资产,能够引领个人在身处恶劣环境下懂得如何处理不利的条件,从而产生正面的结果。第一,珍惜生活;第二,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此构建生命的意义;第三,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生活的缺憾;第四,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与不好的一面,寻求和解与宽恕;第五,拓展个人爱好和同情的圈子。专家指出,如果自杀伴抑郁性淡漠症状是精神病后抑郁症或缺陷综合征的一部分,精神药物学的治疗一般要遵循治疗指南。对此,泉州市卫生局等7个部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精神卫生工作实施意见》提出,要利用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建立老年性痴呆看护治疗服务机构,普及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预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⑥情感缺失类
【个案】鲤城区学府路南2号,一位身穿白色背心的老人吊死在自家阳台的晾衣竿上。据老人的护理工透露,老人姓苏,今年68岁了,一直一个人生活。老人近来一直念叨着儿子一个多星期没有去看他了[34]。
【分析】人到老年,现实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经常出现事与愿违的尴尬。因而老年人容易出现烦恼、冷漠、愤怒、焦虑过度和恐惧等。苏老伯一直念叨着儿子一个多星期没有去看他了,这种担心既有点焦虑过度又有点敏感多疑了。这可能是社会隔离对老年人造成的致命危害。因为老人长期“空巢”,孤独感、空虚感在所难免,久而久之易多愁善感以致凡事以自我为中心,遇事很少与人沟通交流,不愿向人求助等。如此产生的抑郁症若不能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尝试自杀以求解脱长期悲哀和感到毫无价值带给自己的痛苦。研究表明,重性抑郁症状的自杀致死率为10%~15%。为此,老年人要摆脱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应做到“一个中心”即自助自立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生活得宽容一点,潇洒一点;“三乐”即自得其乐,自娱自乐,助人为乐;“四老”即有老伴(可尝试再婚),老窝,老底(经济储备),老友。当然,整个社会也应关爱“空巢”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
此外,还有独居老人去世数日后才被发现类型的。
【个案】永春县横口乡福联村79岁的曾阿婆,平时独自居住祖厝,去世数日后才被家人发现。曾阿婆育有一子五女,5个女儿分别嫁到横口乡及周边乡镇的村庄。她平时身体不错,大多数时候独自一人居住在离儿子家不远的老房子里。几位堂亲说,老人平时有高血压,经常到卫生院、诊所量血压、挂瓶,也因为老人独来独往,他们一天也难得看到老人一回。老人生活没有规律,不时到几个女儿家串门,也因此,大家忽略了老人的动向,以为她又去女儿家小住了。据介绍,当天,曾阿婆被发现过世后即被送往殡仪馆火化。儿子说,平时太忙了忽视照顾母亲。永春县老龄委办一位人士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示痛心。他们经常在下乡时宣传“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为人子女,应该孝顺老人,除了物质上的赡养外,更要在精神上给予赡养”。[35]
【分析】老人离世无人知,独居老屋距儿子家仅数米。可以说,老人没人陪伴,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总之,老年期要解决的危机是自我完整与自我绝望。在这个时期,个人必须学会接受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并得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理解。从心理学看,老年经济贫困化、老年生活孤独化、老年健康残疾化、老年地位边缘化共同构成老年人自杀机制的四大社会因素。另有资料表明,意外伤害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继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肿瘤之后排在第四位的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原因。上述从自杀动机上划分四种自杀类型,但并不意味着某一特定动机导致某个自杀事实,自杀往往是多重动机导致的结果。从泉州市老年人自杀问题来看,每种动机的老年人自杀行为都可能在未来继续出现,只是数量积累和趋势强弱的问题。
(3)对待老年人自杀问题的误区
“人固有一死。”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下去!在中国,由于对自杀没有较强的宗教禁忌及法律约束。因此,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或存在慢性生活刺激(如患绝症)的人也许会认为自杀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方式,用于减轻自身痛苦减少家庭成员的情感负担[36];况且自杀行为本身不存在犯罪问题。在这种相对宽容的环境中,老年人自杀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一,老年人自杀体现蔑视逝者生命,亵渎生者价值。面对年老、面对生死,很多老年人只是看到老的衰弱和死的终结,而看不到生的希望。
第二,老年人自杀易带来老年人群体内的模仿效应[37]。之所以容易模仿自杀,主要因素有:其一,老年人在身份地位、生活状况等方面的相似度高;其二,老年久病患者,一样承受着相同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经历着相似的家庭纠纷等,因而易产生相似的理想期望,认为死亡是痛苦的解脱,而已有的老年人自杀先例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选择;其三,社会高密度和高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模仿理论认为观察者的参与程度越高越容易发生模仿行为。
第三,老年人自杀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和社会价值观念,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老年人自杀会使家人面对社会歧视,甚至无端指责。这些矛盾易引起家庭间、子女间矛盾甚至宗族矛盾,引发打架斗殴等事件发生,易在社会上产生“不孝”之风和道德世风日下等负面影响。
第四,老年人自杀造成的“后遗症”亦不容忽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一个人自杀平均会使6个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去世人口达913万,以逝者一人有直属亲友6人计,则有5478万人有哀伤问题;若以每一逝者约有10个亲朋好友来计,则每年又有9130万人有生死之痛的问题。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每年9月10日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目的至少有两个:一是唤起世界各国政府对自杀这一严重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二是唤起现代人对生命的爱护和珍惜。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我们主张,以“以死观生”为核心价值来处理我们面临的种种养老问题和生死问题。以让逝者特别是低层生活的逝者在人生的最后一程有尊严地离去,得到安息;让生者得到慰藉,缓解他们的悲痛。
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一些人就开始争论寿命的延长到底对于人们的生活是利大还是弊大[38],存在几种主要观点。古罗马有过允许老年人自杀的记载[39]。西方人类学家西蒙斯考察中发现(1945年),在39个保持着原始文化习惯的部落中,有18个部落存在虐老和抛老的习惯[40]。在中国、印度、日本也有类似传说流传于世。[41]另以弗莱斯为代表的乐观论者认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将最终使老年人的患病期压缩到死亡前的很短的一段时间里。因此,这些未来的老年人可以指望在百岁时“自然死亡”,或由于所有器官系统功能自然衰竭而死亡。现实中,一方面,高龄老年人发生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概率大大增加,例如癌症、脑血管病等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往往要受慢性疾病的折磨,生活质量因此受到损害,高昂的医疗费用也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一大问题。另一方面,生命支持系统、器官移植系统和其他医学技术的进步已能延长慢性和晚期疾病患者的生命,模糊了生命尽头的定义。以格伦伯格和克莱默为代表的悲观论者认为,伴随着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是各种疾病包括慢性精神疾病的流行,医学技术进步使许多患有严重疾病的人能够存活很长时间,这会降低这些老年病人生活质量,使他们在痛苦中度过的时间也相应增加了。因此,“在老龄化社会里,最重大的道德困境是延长生命问题”。这个问题重新引起了安乐死有选择的死亡的讨论,并引起复杂的哲学社会和法律问题的争论。毕竟,安乐死对传统死亡观提出了挑战。浙江大学医学博士陈作兵拒绝医治78岁身患绝症的临终父亲陈有强,让老人安静、有尊严离世的做法引起了网友们和社会各界的热议。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为无痛苦的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我国的定义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安乐死,在中外法学界争议很大,理论上也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杨鸿台认为[42],长期以来,传统伦理观念或法律观念只注重人的生存权利,往往忽视或剥夺了死亡的权利,或者说是不尊重人选择死亡的权利。目前在我国刑事法律尚未将“安乐死”明确规定为正当行为的情况下,一般以故意杀人罪论处(通常是指积极安乐死)。也有学者主张,消极安乐死(如为使绝症患者无痛苦提早死亡,经病人本人请求或其近亲属同意,采取放弃治疗撤除维持生命的医疗器械等方法,致人死亡的),一般不作为故意杀人罪处理。笔者认为,人的生命权以及与生命休戚相关的重大健康权是不能由行为人自己处分的或者说生命权是不能放弃的,经请求或者同意剥夺他人生命,不能排除故意杀人罪的成立。数据表明,在我国,每年有100多万人在疾病的极度痛苦的折磨中死去,占因疾病或衰老死亡人数的1/8[43]。在临终关怀实践中,提倡既不刻意延长晚期病人的生命,也不人为地缩短晚期病人的生命(所谓的消极安乐死),以着力提高晚期病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尽最大可能使晚期病人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和空间里,享受生命所赋予他(她)的幸福与快乐。但是目前在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的条件还不成熟,至少有如下理由:其一,安乐死违背了生命神圣的原则,任何人对生命及危及生命的重大健康权是不能承诺放弃的;其二,安乐死违反了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基本义务。所以,在中国,法律还没有承认安乐死的合法性。对待安乐死,应是“杀人不难,难的是如何活下去”的问题。
总之,人不可以把自己的痛苦建筑在别人的身上,也不可以把自己的痛苦感染给周遭的人。如在佛教看来,自杀仍然是杀生,是不道德的行为。佛法不允许人自杀。在亚洲儒家文化伦理观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日本,就有一处“青木原树海”,因为经常有人到此自杀,富士吉田警察署特别在入口处立了一块告示牌,劝告想要自杀的人:“我们的生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很珍贵的东西,请您静下心来,再一次为了您的父母亲,兄弟和孩子们想一想。不要独自一个人苦恼,请您来与我商量一下。”因此,要从人道主义出发,对绝望的人加以帮助。
4.预防老年人自杀的探讨
综上所述,杜尔凯姆针对他的自杀论,开出的预防自杀的唯一药方是强调客观社会结构的作用,发展职业性团体,提倡妇女就业;在这些职业团体中培养一种家庭般的亲情气氛,构建一种团结、友善、温暖、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用它来把社会成员融入集体和社会之中,抑制过分的个性化、过分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不等于损人的利己主义)倾向,以减轻利己型自杀和动乱型自杀对人们的有害诱惑。但在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曹连元看来,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尚未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降低自杀率的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许多积极的因素可以预防人们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这些因素包括:良好的自信心、足够的社会支持(特别是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稳定幸福的婚姻。也可以说,老年人自杀是由多重因素引起,解决方法就在于教育、自我意识和全民参与。
(1)初级预防[44]。重点是针对尚未有自杀念头的老年人,着力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确保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预防老年人自杀现象的发生。
预防老年人自杀,法律应成为“抢救针”。在美国,各州都有针对老年人的监护法。建议我国在1996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增加“珍惜生命,预防自杀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更是老年人的义务”,“尊重老年人的合法权利,保障老年精神障碍者的基本人权,并为老年人提供合理的社会保障与社会帮扶,禁止对老年人的各种歧视,建立社区老人心理保健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主要赡养人或监护人因赡养或监护不力造成被赡养人或被监护人自杀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或滥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致使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或者精神失常的应承担刑事责任”。针对在我国法律中,没有公婆对儿媳的抚养义务,也无儿媳对公婆的赡养义务,并且在非特定条件下儿媳对公婆遗产也无继承权。还建议在1996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增加儿媳(女婿)有赡养公婆(岳父母)的义务等条文。
老年人自杀,深层原因是社会保障不足。政府资金扶持上应承担起养老主导作用,并为家庭养老提供法律保障。如泉州有的地方实行家庭赡养协议制度,将赡养义务具体化,明确规定赡养具体内容和标准,并大力抓好落实。又建议福建省人大制定《家庭赡养与扶养法规》,既使家庭具体化,又使家庭养老有法可依。同时,应加强对家庭养老的监督,弘扬孝道文化,强化子女在家庭养老中的法律责任;鼓励老年人自我保障,提高自助自立能力,使老年人生活家庭化、社区化。从养老主体看,国家和政府是义不容辞的,应不断运用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障老年人权益。泉州市必须自觉地突破伦理型家庭养老的思维定式,在经济上建立起养老金制度和老年农民养老补贴制度,推动制度定型,并向法制型家庭养老迈进,使老年人受养权得到法律保障,这显得尤其必要。如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又如建立“过渡性养老救助制度”,即一经发现老人无人赡养,或义务主体赡养不力的情形,有关部门应立即启动过渡性救助程序,及时照顾好老人的生活,并积极与其子女协调处理好相关事宜。其间,所产生的赡养费用由“养老基金”(政府支付启动资金)垫付,待与其子女协调妥当以后,由子女支付救助期间的赡养费用。这样,以政策和法律手段鼓励或强制子女履行赡养义务,既防止老人因无人赡养而生活没有着落,又体现了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即以政策和法律手段鼓励和强制子女履行对老年父母的赡养和长期照护服务义务。
(2)次级预防。[45]主要是及时辨认和处理影响老年人自杀的因素。“活着没意思,活着是受罪。”这是老年人自杀的共同呼救信号。老年人之所以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与他们的生活条件、生态环境恶化及社会氛围的营造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老年人自杀现象的危机干预,最根本的方法和路径应是给他们面对现实的勇气、力量,提振他们生活的信心,学会看到生命的意义和希望。这无疑有待于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生活条件,优化他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要制订老年人自杀预防方案。目前,预防自杀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另外,成立专门机构提供电话咨询,或进行专业干预,也是防范措施之一。在台湾地区,提倡做到一“问”(即多倾听)二“应”(即适当回应和陪伴)三“转介”(即资源转介与持续关怀),以加强老年人自杀防治。在韩国,因自杀率过高设置自杀热线。在美国,除了提供心理支持和远程服务外,家访使情感脆弱、障碍情绪、闭门不出的老年人减少与世隔绝之感,并被认可且乐于寻求帮助。建议举办由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负责人参与的有关自杀预防工作方案。研究显示,大多数自杀者在自杀死亡前曾接触过基层全科医生。要强化训练,提供指导,增进医务人员对处理与自杀相关知识的了解,以使他们掌握心理治疗技巧,提升其应对能力。
(3)三级预防。[46]主要是包括管理那些由于亲人自杀忍受痛苦的家人。对家人来说,老年人的自杀无疑是一场危机。危机造成的问题是当事人依靠自身能力、资源及原有经验所无法解决的,当危机发生时,如果不能及时缓解,将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诸多问题。研究表明,中国每年大约有13.5万名小于17岁的孩子经历过父亲或母亲死于自杀的悲剧。专家认为,这种严重的心理影响会持续十余年,甚至会持续影响他们的后半生。
首先,要鼓励哀伤辅导专业社工岗位,协助人们在遭遇老年人自杀及在养老、善终的事件内,提供人性化关怀,引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让逝者特别是底层生活的逝者在人生的最后一程有尊严地离去,得到安息;让生者得到慰藉,缓解他们的悲痛。
其次,要帮助老年人自杀的家庭恢复正常。如何帮助家人重构生活的意义,减轻丧亲痛苦,保持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其一,组织老年人自杀家庭成员开展认知活动,鼓励家人坦诚地表达内心的感受,理解老年人选择自杀的内外因素,帮助消除家人将老年人自杀归咎于自身,产生过度自责愧疚感,以致不愿意原谅自己达到无法收拾等障碍。避免家人错误理解老年人自杀是对家人的轻视,重拾家人自我认同,并提供恢复措施。其二,科学评估家人潜在的自杀倾向,给家人灌输希望,排除自杀危机。尽量通过自杀未遂者的现身说法,让大家共同感受、回忆、想象、思考有关死亡的体验,减轻丧亲带来的心理压力,以情真意切的经历引导家人纠正企图自杀的非理性念头,并协助他们建立起互助人际关系,寻找面对现实,重新生活的勇气。
最后,要控制环境,行之有效降低老年人自杀率。政府部门要出台政策,净化家用燃气和汽车尾气;降低媒体过度渲染报道,既不要因失语而预警缺位,又不要因乱言而误导公众与决策者;家人要对农药等有毒物质的供应实施控制或对剃须刀、玻璃瓶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物品都须妥善地收藏,消除眼前的危险并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如找人在艰难时刻陪护老年人等。预防老年人自杀的一个目标就是鼓励老年人使用精神卫生服务,要在社区中开展这种专业干预,以有效起到预防自杀功效。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迈向权利的时代,已由人权扩展到生权的时代。老年人自杀的“死”已经承载了一切,但不能也带走了权利时代的一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