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预评估,就要注重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课程目标的要求是: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4]。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基于课标“四基四能”的基础上来落实数学活动,而不是照搬课标,教师要真实思考为什么而教,唯有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融入个人的理解和建构才能使教学目标真实落地。
(一)要预设课程的知识内容
课标是给教学者的一个规范性参考,每位教师的课堂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学情,要进行适当的调适,但不可偏离课标中对课程的具体要求,仔细揣摩“了解、知道、理解、会用、能够掌握”等词代表的内涵。要合情合理地设计适量的教学内容与目的,避免密度过大、不切实际,课时内容把握不恰当。教师要思考一节课后学生要了解哪些数学内容,要会解决怎样的数学问题和必须要理解哪些数学概念或定理,甚至教师可以在一节课前告知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后,他们可以理解和解决哪些问题,充分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实现深度学习。
(二)要预设课程的过程(www.xing528.com)
着重分析知识形成的过程,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合理的分析,预设课堂每个环节学生会经历怎样的数学活动和思考,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好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等价、类比、归纳、合情合理,等等。教师预设课程过程可以使课堂更加地发挥自如,也使学生顺利完成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三)要预设学生的学习体验
数学深度教学特征之一就是学生的高参与感,教师要通过传授数学知识让学生热爱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在预设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对开放式教学和传授式教学进行有效的合理设计,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