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注重文化情境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二是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体现为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可以说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艺术家在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下创作出来的,所以每件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创作的特定文化背景,学生只有了解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以下笔者详细介绍五种美术鉴赏的方法。
第一,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该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
第二,从传记的角度,力求使学生对作者的生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创作该作品、什么时候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他的什么思想情感,以及作品在作者的创作生涯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第三,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不是把分析重点放在艺术语言上,而是借助作品来介绍某一历史背景或者某一历史事件。(www.xing528.com)
第四,从美术史的角度,从某一画派,某一艺术运动出发,看他们的演变和兴衰。介绍美术作品时,可以着眼于作品的某一画派中的地位,以及在美术史上的贡献。
第五,从文化的角度,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中同一类的题材,放在一起欣赏,采用文化比较的方法,会使学生看清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面貌。
作者的生平、艺术观点,艺术流派的演变,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化,这些构成了作品的文化情境,教师只有借助这些文化情境才能更好地鉴赏美术作品。例如,朱耷的作品,如果我们不了解朱耷的生平,就不能理解他作品中的枯枝败叶、孤影怪石以及翻着白眼的花鸟鱼虫,亦不能体会他在作品中表达的荒芜凄凉的意境,更无法体会艺术家内心情感。又如,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因为学过历史,学生一般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西班牙内战)是非常熟悉的,知道毕加索想要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什么主题。但是,学生不了解立体主义,不明白毕加索用什么方式去表达的,亦不明白艺术家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来表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了解立体主义的艺术风格,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以及他在艺术道路的发展上是如何走向了立体主义。如陈坚的油画作品《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表面上看这幅写实的作品不像《格尔尼卡》一样让人难以理解,但很多学生对这幅作品不熟悉,如果不看作品的名称,直接让学生去鉴赏这幅作品,学生只能看出这是一幅写实的场景油画,并不能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鉴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